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33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制备预制件、制备沉井底座、拼接预制件、连接螺杆柱、现浇混凝土、沉井下沉、注入砾石、重复实施步骤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施施工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井是筒状的结构,将井内的泥土挖除,在自身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客户井壁摩擦阻力后下沉,下沉至设计标高;对井底进行填塞,成为其他建筑物的基础结构。沉井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桥墩的基坑,取水、污水处理厂泵房,河流、湖泊旁水利设施的基础。
[0003]在传统的沉井施工中,井体的施工方式包括现浇混凝土和预制井体。现浇混凝土施工,在沉井施工现场搭建模架,将混合好的混凝土浇筑在模架内,完成施工;存在模架现场搭建施工难度大,搭建周期长的特点;沉井井壁厚度大,现浇混凝土凝固时间、保养时间长。预制井体是将井体分隔成若干预制件,将预制件提前制备;在沉井施工现场拼装;具有施工速度快,但施工的沉井整体性差,降低沉井的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沉井施工效率和整体性,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沉井施工效率和整体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制备预制件:将沉井井壁分隔成结构相同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连接钢柱,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平行间隔布置;所述连接钢柱两端分别预埋在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内,用于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连接成一整体;在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右端设置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卡槽用于与相邻预制件的右端第一卡台连接,所述第一卡台用于相邻预制件的左端的第一卡槽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台,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台分别与上下相邻预制件适配;
[0007]步骤2制备沉井底座:根据沉井尺寸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沉井底座;所述沉井底座包括环台,在所述环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制件适配的第二卡槽或第二卡台;在所述环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的轴向竖直布置,所述螺杆柱的下端预埋在所述环台内;
[0008]步骤3拼接预制件:将步骤1中预制件拼接在环台上,形成一层预制件层,所述预制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台卡接,相邻预制件之间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二卡台实现卡接;
[0009]步骤4连接螺杆柱:通过与螺套两端螺纹连接,将下一个螺杆柱的下端连接在步骤2中的螺杆柱的上端,实现螺杆柱向上延伸;
[0010]步骤5现浇混凝土:绑扎钢筋,浇水将预制件湿透,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沉井底座围合形成的腔室内,捣实、凝固和保养;
[0011]步骤6沉井下沉:移除沉井下端泥土,使所述沉井均匀下沉,沉井下沉深度符合工
艺要求;
[0012]步骤7注入砾石:在沉井的外侧壁与坑壁之间注入砂或砾石,用于填充间隙;
[0013]步骤8重复实施步骤3

7:重复实施步骤3至步骤7,使沉井下沉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完成沉井的下沉;
[0014]步骤9填塞井底:向井底铺设砾石,整平井底,现浇钢筋混凝土完成井底施工;
[0015]步骤10注水泥浆液:将水泥溶液渗入步骤7中砾石之间的间隙内,填充砾石间隙。
[0016]本专利技术沉井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将沉井井壁设置成若干预制件,预制件采用模具批量制备,提高生产效率;将预制件设置成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连接钢柱,连接钢柱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连接成一整体;拼接时,在沉井的圆周方向上,通过第一卡台与第一卡槽之间的卡接;在竖直方向上,通过第二卡台与第二卡槽之间的卡接;以及预制件与沉井底座上端面之间的卡接,使相邻预制件之间、以及与沉井底座之间连接成一整体;提高沉井的整体性;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制件的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沉井底座围合形成腔室,在腔室内绑扎钢筋和现浇筑混凝土,使预制件之间的缝隙与现浇筑混凝土的接头在竖直方向错位,有利于提高沉井的整体性、强度和抗渗能力;螺杆柱通过螺套连接,实现螺杆柱向上延伸,螺杆柱掩埋在现浇筑混凝土内,提高分层浇筑的现浇筑混凝土的整体性;预制件与底座围合形成腔室,无需在沉井施工现场搭建模架;解决模架现场搭建施工难度大,搭建周期长的问题;预制件无需拆卸,支撑井壁大部分重量的同时,对现浇筑混凝土具有限位作用,无需等待现浇筑混凝土保养完成后,才能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提高生产效率。
[0018]在步骤5中在步骤7中,在沉井的外侧壁与坑壁之间注入砂或砾石,为坑壁提供支撑,防止坑壁垮塌。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槽为燕尾槽,所述第一卡台为燕尾台;拼装时,燕尾台从上下方向卡入燕尾槽内,实现左右方向上两相邻的预制件之间的卡接。
[0020]有益效果:在沉井的周向上,两相邻的预制件之间通过燕尾台从上下方向上卡入燕尾槽内,实现卡接,具有连接紧密牢固,并两两相邻预制件之间连接缝隙为折弯缝隙,提高二者之间连接密封性,减少现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逃逸。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钢柱包括若干根;在竖直方向上,若干根连接钢柱设置在所述预制件的中部,沿所述预制件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连接钢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钢台。
[0022]有益效果:若干根连接钢柱均匀间隔布置,有利于提高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整体性;将连接钢柱设置在预制件的中部,以连接钢柱的中心连线为分界线设置模板,避免模板与连接钢柱之间干涉,提高模板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0023]进一步地,步骤5现浇混凝土中钢筋绑扎在步骤2拼接预制件之前绑扎;在步骤2拼接预制件之后进一步固定,绑扎固定在螺杆柱和连接钢柱上。
[0024]有益效果:将步骤5中钢筋绑扎提前到步骤2拼接预制件之前,避免拼接预制件时,绑扎的钢筋与连接钢柱之间干涉;在步骤2拼接预制件之后,进一步固定,使绑扎的钢筋位于现浇筑混凝土的中部,有利于提高现浇筑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强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沉井底座还包尖脚,所述尖脚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尖脚设置在所述环台的下端,与所述换台为一整体;在所述尖脚的下端镶嵌有V形钢板。
[0026]有益效果:将尖脚设计成三角形,沉井底座下沉过程中,减少受力面积,有利于提
高下沉效率的同时,部分泥土挤压向坑壁,提高坑壁的紧实度,减少坑壁塌陷;在下端镶嵌V形钢板,避免下沉过程中尖脚磨损脱落。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或第二卡台和螺杆柱设置在所述环台上端面内侧;所述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井壁外侧与坑壁间存在间隙,用于供砾石填充。
[0028]有益效果:沉井井壁外侧与坑壁之间存在间隙,减少摩擦阻力,提高下沉效率;砾石传递部分压力,减少坑壁的塌陷。
[0029]进一步地,步骤7中所用的砾石的粒径为5mm~20mm;砾石的磨圆度为圆状或极圆状;在步骤10中水泥浆液为压力注入,将注液管的出液端埋入砾石内,注入压力控制在0.2~3MPa。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预制件:将沉井井壁分隔成结构相同的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连接钢柱,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平行间隔布置;所述连接钢柱两端分别预埋在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内,用于将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连接成一整体;在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右端设置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卡槽用于与相邻预制件的右端第一卡台连接,所述第一卡台用于相邻预制件的左端的第一卡槽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台,所述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台分别与上下相邻预制件适配;步骤2制备沉井底座:根据沉井尺寸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沉井底座;所述沉井底座包括环台,在所述环台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预制件适配的第二卡槽或第二卡台;在所述环台的上端面设置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的轴向竖直布置,所述螺杆柱的下端预埋在所述环台内;步骤3拼接预制件:将步骤1中预制件拼接在环台上,形成一层预制件层,所述预制件的下端与所述环台卡接,相邻预制件之间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二卡台实现卡接;步骤4连接螺杆柱:通过与螺套两端螺纹连接,将下一个螺杆柱的下端连接在步骤2中的螺杆柱的上端,实现螺杆柱向上延伸;步骤5现浇混凝土:绑扎钢筋,浇水将预制件湿透,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第一弧形块、第二弧形块和沉井底座围合形成的腔室内,捣实、凝固和保养;步骤6沉井下沉:移除沉井下端泥土,使所述沉井均匀下沉,沉井下沉深度符合工艺要求;步骤7注入砾石:在沉井的外侧壁与坑壁之间注入砂或砾石,用于填充间隙;步骤8重复实施步骤3

7:重复实施步骤3至步骤7,使沉井下沉深度达到设计标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涛王德业张灿党同均于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建设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