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3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属于基桩领域,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包括外罩,外罩的底部固定有尖锥部,外罩的外侧涂覆有贴合层、防渗透防潮层和外部防护层,外罩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槽,每个通槽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潮框,防潮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出连接杆,防潮框和伸出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潮组件,外罩的内侧装配有内侧通柱,内侧通柱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压紧伸出连接杆,每个压紧组合均包括有下压块,下压块固定于内侧通柱的外侧;它能够有效的隔离潮气,防止水汽渗透,并通过增加外罩和土地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外罩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

技术介绍

[0002]建大型或高层建筑物时,如果遭遇地层强度不足或松软土层时,往往需应用打入地面的基桩,以将上层的建筑物的载重传递至土壤承载层或较坚硬的地盘,以增加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现有的普通基桩的防渗水性能较差,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其端壁上会因外界自然因素而产生缝隙,地下水以及雨水往往会沿着缝隙渗透至基桩的内部,基桩受到浸泡后严重影响其强度,从而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承载效果,此外,基桩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因地质变动等因素导致基桩在地底的固定效果变差,从而使得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变得较为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它能够有效的隔离潮气,防止水汽渗透,并通过增加外罩和土地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外罩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0004]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底部固定有尖锥部,所述外罩的外侧涂覆有贴合层、防渗透防潮层和外部防护层,所述外罩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槽,每个所述通槽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潮框,所述防潮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出连接杆,所述防潮框和所述伸出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潮组件,所述外罩的内侧装配有内侧通柱;所述内侧通柱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伸出连接杆。
[000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压紧组合均包括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固定于所述内侧通柱的外侧,且所述下压块与所述伸出连接杆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伸出连接杆靠近所述下压块的一端固定有抵接块,所述伸出连接杆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抵接块和所述外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防潮组件均包括有第一阻潮块和第二阻潮块,所述第一阻潮块固定于所述防潮框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潮块固定于所述伸出连接杆的外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外罩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圆块,所述转动圆块的外侧安装有多个卡接块,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卡接槽,所述转动圆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圆块跟随所述
螺纹杆转动,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内侧通柱均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圆块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卡接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装配槽,且所述卡接块就位于所述装配槽的内侧滑动,所述装配槽的内侧还安装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卡接块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限位板,且所述外罩顶部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板相对应的限位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切面,所述切面设置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且所述转动圆块的内侧且与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切面相对应的切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抵接块和所述下压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相对应的斜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潮块和所述第二阻潮块均朝向外罩的外侧倾斜,且所述第一阻潮块的底部抵接所述伸出连接杆,所述第二阻潮块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阻潮块的根部。
[0014]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防渗透防潮层的设置,使得外罩能够有效的隔离潮气,防止水汽渗透,并通过贴合层使得防渗透防潮层贴附在外罩上,且通过外部防护层的设置,对内部的结构进行保护,使得防渗透防潮层发挥处较长时间的作用。
[0015](2)本方案通过下压块和抵接块的设置,使得下压块在下移时,驱动下压块朝向远离下压块的方向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使得伸出连接杆移动出外罩的内侧,增加外罩和土地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外罩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0016](3)本方案通过第一阻潮块和第二阻潮块形状和摆放位置的组合设置,使得第一阻潮块和第二阻潮块能够对外部的潮气进行阻隔,进一步防止了外部潮气的渗透,保证了外罩的使用强度和承载效果。
[0017](4)本方案通过将顶板、外罩和内侧通柱相互进行固定,进而使得顶板、外罩和内侧通柱形成一个物体,进而保证了该物件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会因后期的地质变动,而造成伸出连接杆松动,进而进一步保证了外罩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尖锥部、通槽和限位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贴合层、防渗透防潮层和外部防护层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外罩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出连接杆、第一弹簧和下压块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潮框和伸出连接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螺纹杆、限位槽和外罩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顶板、切面和螺纹杆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10第一弹簧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B处的放大图;图11通槽为本专利技术转动圆块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1、外罩;2、尖锥部;3、贴合层;4、防渗透防潮层;5、外部防护层;6、内侧通柱;7、伸出连接杆;8、抵接块;9、下压块;10、第一弹簧;11、通槽;12、防潮框;13、第一阻潮块;14、第二阻潮块;15、顶板;16、限位板;17、限位槽;18、安装槽;19、转动圆块;20、卡接块;21、卡接槽;22、螺纹杆;23、切面;24、装配槽;2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11,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包括外罩1,外罩1的底部固定有尖锥部2,通过尖锥部2的设置,使得外罩1更加方便的插入至土地的内侧,外罩1的外侧涂覆有贴合层3、防渗透防潮层4和外部防护层5,该贴合层3的材质为热塑性材料,该防渗透防潮层4的材质为橡胶,并在橡胶的内侧填充有干燥剂粉,该外部防护层5的材质为陶瓷能够有效的防止渗透和具备金属所不具备的防腐烂功能,通过这样的组合,使得外罩1能够有效的隔离潮气,防止水汽渗透,外罩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槽11,每个通槽11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潮框12,防潮框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出连接杆7,防潮框12和伸出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潮组件,每个防潮组件均包括有第一阻潮块13和第二阻潮块14,第一阻潮块13固定于防潮框12的内侧,第二阻潮块14固定于伸出连接杆7的外侧,通过多个第一阻潮块13和第二阻潮块14的设置,使得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包括外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的底部固定有尖锥部(2),所述外罩(1)的外侧涂覆有贴合层(3)、防渗透防潮层(4)和外部防护层(5),所述外罩(1)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通槽(11),每个所述通槽(11)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潮框(12),所述防潮框(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出连接杆(7),所述防潮框(12)和所述伸出连接杆(7)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潮组件,所述外罩(1)的内侧装配有内侧通柱(6);所述内侧通柱(6)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用于压紧所述伸出连接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紧组合均包括有下压块(9),所述下压块(9)固定于所述内侧通柱(6)的外侧,且所述下压块(9)与所述伸出连接杆(7)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伸出连接杆(7)靠近所述下压块(9)的一端固定有抵接块(8),所述伸出连接杆(7)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抵接块(8)和所述外罩(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潮组件均包括有第一阻潮块(13)和第二阻潮块(14),所述第一阻潮块(13)固定于所述防潮框(12)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潮块(14)固定于所述伸出连接杆(7)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用防渗透性能好的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圆块(19),所述转动圆块(19)的外侧安装有多个卡接块(20),所述安装槽(18)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新陈燕陈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