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蜗壳及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13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蜗壳及具有其的离心风机,模块式蜗壳包括底座和蜗壳主体,蜗壳主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分别设有轴通孔和进风口;蜗壳主体包括蜗壳下部和蜗壳上部,蜗壳上部盖设于蜗壳下部的上侧,蜗壳上部和蜗壳下部可拆连接,蜗壳下部设于底座;蜗壳上部的边缘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蜗壳下部的边缘设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组合形成轴通孔,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组合形成进风口。进行离心风机的装配时,可先把底座和蜗壳下部放在地上,然后把离心叶轮吊装至第一内腔,然后盖上蜗壳上部即可,便于装配。便于装配。便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式蜗壳及离心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风机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式蜗壳及离心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离心式风机由蜗壳、主轴、离心叶轮、轴承传动机构及电机等组成。现有的离心风机在装配时,把叶轮从蜗壳的进风口处、沿蜗壳的轴向放入蜗壳内即可;然而,对于尺寸较大的离心风机,其叶轮需要用吊具辅助安装,蜗壳会阻碍吊具的移动,导致装配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式蜗壳及离心风机。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提出一种模块式蜗壳,模块式蜗壳包括底座和蜗壳主体,所述蜗壳主体的轴向为横向,所述蜗壳主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分别设有轴通孔和进风口;所述蜗壳主体包括蜗壳下部和蜗壳上部,所述蜗壳上部盖设于所述蜗壳下部的上侧,所述蜗壳上部和所述蜗壳下部可拆连接,所述蜗壳下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蜗壳上部的边缘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蜗壳下部的边缘设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组合形成所述轴通孔,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四缺口组合形成所述进风口。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离心风机的装配时,可先把底座和蜗壳下部放在地上,然后把离心叶轮吊装至第一内腔,然后盖上蜗壳上部即可,便于装配;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组合形成轴通孔,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组合形成进风口,便于用吊装的方式安装叶轮轴和集流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壳上部包括前部件和设于所述前部件后侧的后部件,所述前部件和所述后部件可拆连接,所述前部件的边缘设有第五缺口和第六缺口,所述后部件的边缘设有第七缺口和第八缺口,所述第五缺口和所述第七缺口组合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六缺口和所述第八缺口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缺口。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然后把离心叶轮吊装至第一内腔后,可先把前部件安装在蜗壳下部上,然后尝试转动离心叶轮,观察运行情况,叶轮轴与轴通孔没有干涉、离心叶轮与蜗壳主体没有干涉后,再安装后部件,防止装配时离心叶轮位置太高而导致装配后与蜗壳上部产生干涉。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凸沿,所述前部件的后侧设有第二凸沿,所述后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三凸沿,所述后部件的前侧设有第四凸沿,所述蜗壳下部的顶部设有第五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三凸沿分别与所述第五凸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四凸沿可拆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可使第一凸沿和第三凸沿分别与第五凸沿叠设、第二
凸沿与第四凸沿叠设,再进行后续的安装,便于前部件和后部件的定位。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五凸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凸沿与所述第五凸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四凸沿通过螺栓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易于装配。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沿、所述第二凸沿、所述第三凸沿、所述第四凸沿均称为凸沿部,所述蜗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加强组件,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竖向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有一端与所述凸沿部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沿部的受力能通过第一加强组件均匀分布到蜗壳主体上,蜗壳主体的结构牢固。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蜗壳的外壁设有第二加强组件,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设于所述轴通孔的旁侧,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包围所述轴通孔,所述第四加强筋设于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包围所述进风口。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组件能增强轴通孔和进风口处的结构强度,防止轴通孔和进风口变形损坏。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设有集流器。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流器的设置能改善进风口处的气流,建立起均匀的速度场和压力场,降低流动损失提高风机效率。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流器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设于所述集流器的外周壁,所述第二缺口的边沿和所述第四缺口的边沿均插入所述环状凹槽。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离心风机的装配时,把离心叶轮吊装至第一内腔后,可把集流器吊装至第四缺口内、使环状凹槽的下半部套在第四缺口的边沿的外侧,然后盖上前部件和后部件,便于装配。
[002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离心叶轮、叶轮轴、驱动器以及上述的模块式蜗壳,所述离心叶轮设于所述模块式蜗壳内,所述叶轮轴穿过所述轴通孔,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叶轮轴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离心叶轮连接。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离心风机的装配时,可先把底座和蜗壳下部放在地上,然后把离心叶轮吊装至第一内腔,然后盖上蜗壳上部即可,便于装配。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器包括电动机、轴承座和设于所述轴承座的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沿横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轴承均套于所述叶轮轴的外侧;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蜗壳下部固接,所述轴承座设于所述支撑台,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端联动。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叶轮轴设置在支撑台上,叶轮轴的定位精准,防止叶轮轴与轴通孔产生干涉。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蜗壳主体分开成为至少两个模块、即蜗壳下部和蜗壳上部,进行离心风机的装配时,可先把底座和蜗壳下部放在地上,然后把离心叶轮吊装至
第一内腔,然后盖上蜗壳上部即可,便于装配;通过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三缺口组合形成轴通孔,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组合形成进风口,便于用吊装的方式安装叶轮轴和集流器。
[002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式蜗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
[0032]100

底座;101

支撑台;102

电动机;103

轴承座;200

蜗壳下部;210

第五凸沿;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蜗壳主体,所述蜗壳主体的轴向为横向,所述蜗壳主体的左侧壁、右侧壁分别设有轴通孔和进风口;所述蜗壳主体包括蜗壳下部和蜗壳上部,所述蜗壳上部盖设于所述蜗壳下部的上侧,所述蜗壳上部和所述蜗壳下部可拆连接,所述蜗壳下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蜗壳上部的边缘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蜗壳下部的边缘设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三缺口组合形成所述轴通孔,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四缺口组合形成所述进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部包括前部件和设于所述前部件后侧的后部件,所述前部件和所述后部件可拆连接,所述前部件的边缘设有第五缺口和第六缺口,所述后部件的边缘设有第七缺口和第八缺口,所述第五缺口和所述第七缺口组合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六缺口和所述第八缺口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一凸沿,所述前部件的后侧设有第二凸沿,所述后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三凸沿,所述后部件的前侧设有第四凸沿,所述蜗壳下部的顶部设有第五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三凸沿分别与所述第五凸沿可拆连接,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四凸沿可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沿与所述第五凸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凸沿与所述第五凸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第四凸沿通过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沿、所述第二凸沿、所述第三凸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刚董丽青叶俊凯梁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方风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