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910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设置有与之导通的支线管道;过滤板,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用于对收集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口;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与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壁上的双层槽体配合,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由行程末端复位时,使所述刮除组件与所述过滤板分离;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沿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导通组件与所述刮除组件适配,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运动时,将所述过滤口中的废物顶起;下料组件,设于所述集水井的一侧,以对污水进行过滤,降低污水处理的负载。处理的负载。处理的负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污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的提升,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市中,给城市中的多个领域带来的挑战,其中,以污水系统为例,由于人员数量的增加,污水的处理量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恶劣气候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传统的污水系统虽可满足日常生活使用,但是在极端环境下,其将处于一个极高的负载。
[0003]具体的,现有的污水系统在针对日常的污水排放大多具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但是当恶劣气候出现后,如长时间的暴雨,此时由于雨水可携带路面上的枯枝烂叶,使得这些枯枝烂叶将进入到污水系统中,并增加污水系统中污水处理设备的负载,长时间处于高负载工作状态下,使得污水处理设备不堪重负,而为了降低污水处理设备的负载,就需要对雨水进行一次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及其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包括:进水口、管道系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与利用构筑物以及出水口,五者之间依次连通;所述进水口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设置有与之导通的支线管道;过滤板,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用于对收集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口;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用于对所述过滤板上的废物进行刮除,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刮除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可驱使所述刮除组件沿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刮除组件与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壁上的双层槽体配合,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由行程末端复位时,使所述刮除组件与所述过滤板分离;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沿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导通组件与所述刮除组件适配,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运动时,将所述过滤口中的废物顶起;下料组件,设于所述集水井的一侧,所述下料组件可在所述刮除组件运动至行程端部时,将废物移出所述集水井。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线管道内的轻质叶
轮,所述轻质叶轮与所述支线管道同轴,且所述轻质叶轮连接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上转动安装有牵拉杆,所述牵拉杆远离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同所述刮除组件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集水井内壁上的两个驱动轮,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的转轴连接所述轻质叶轮,且两个所述驱动轮之间套设有驱动链;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的两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随动套筒,所述随动套筒上连接有随动件,所述随动件与所述牵拉杆转动连接,且所述随动件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容滞槽,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链上的滑块可在所述容滞槽中滑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井两侧内壁上的滑动槽体,所述滑动槽体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牵拉杆转动连接的连接架体,所述连接架体内套设有刮除板,所述刮除板与所述连接架体之间通过弹性结构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体内壁上的一号立杆,所述一号立杆远离所述连接架体的一端可插入至所述刮除板内,且所述一号立杆上套设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刮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体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层槽体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内壁上的一号水平槽体、倾斜槽体、竖直槽体以及二号水平槽体,所述一号水平槽体与二号水平槽体之间相互平行,且所述一号水平槽体与倾斜槽体的连接处转动安装有换向件;所述一号水平槽体、倾斜槽体、竖直槽体以及二号水平槽体形成换向槽,转动安装在所述刮除板上的一号滑轮可在所述换向槽内滑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通组件包括沿所述过滤板宽度方向设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过滤孔同轴的立轴,且所述升降板与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上的二号立杆滑动连接,所述二号立杆上套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板,所述斜板与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体上的举升辊轮适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水井侧部的废弃箱体,所述集水井通过斜斗与所述废弃箱体连接并导通;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过滤板上的翻折板,所述翻折板与所述过滤板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所述翻折板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体上的二号滑轮适配,用于在所述连接架体运动至行程端部时,驱使所述翻折板旋转。
[0013]一种所述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总平面图设计,根据市政规划要求、街区现有地下管道情况(包括现有的污水管道、燃气管道、电缆通道等)以及街区街道面积情况选择合适的线路,避免背离市政规划或者与现有地下管道产生干涉;步骤二:干、支管线的平面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管线进行定位,并完成管段
的设计,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步骤三:确定设计标准,根据管道路径上的居民人口数量确定日均排水量,并结合近30年的历史最大降雨量,得出极限状态下的排水量,以选择合适管径的污水管道;步骤四:管道水力计算,根据排水量选择控制点,并依次逐段进行水力计算;步骤五:绘制管道系统的平面图以及纵剖面图。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动力组件以及刮除组件,实现了在暴雨条件下,可对雨水进行一次预过滤处理,避免进入到污水处理设备中的雨水由于携带大量的废物而提高了设备的负载,且刮除组件运动的动力由雨水推动轻质叶轮提供,而不需要额外的输出装置,降低了使用成本以及运维成本;同时刮除组件与双层槽体配合,实现了对过滤板上的废物进行刮除,以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同时在刮除板复位的过程中,其将与过滤板发生分离,提高了流经过滤板的水流量,避免刮除板在动作时,始终遮挡部分过滤口而引起过滤板的滤水量下降;通过设置的导通组件,可将过滤口中堵塞的废物顶出,并由刮除板刮除,有效避免了由于废物进入到过滤口内部,使刮除板无法刮除的现象,实现了对过滤口的疏通,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同时在刮除板反向运动的过程中,立轴同样可进行疏通动作,并再次对过滤口进行疏通,使废物进入到过滤口中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清除,以进一步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的下料组件,实现将废物移出集水井,保持集水井中的废物含量较低,避免由于水流冲击导致,将废物冲散,从另一角度,也提高了过滤板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一种实施例中集水井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用于智慧城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包括:进水口、管道系统、污水泵站、污水处理与利用构筑物以及出水口,五者之间依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包括:集水井(1),所述集水井(1)上设置有与之导通的支线管道(2);过滤板(23),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用于对收集的污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板(23)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口;刮除机构,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用于对所述过滤板(23)上的废物进行刮除,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动力组件以及刮除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可驱使所述刮除组件沿所述过滤板(23)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刮除组件与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壁上的双层槽体配合,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由行程末端复位时,使所述刮除组件与所述过滤板(23)分离;导通组件,所述导通组件沿所述过滤板(2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导通组件与所述刮除组件适配,用于在所述刮除组件运动时,将所述过滤口中的废物顶起;下料组件,设于所述集水井(1)的一侧,所述下料组件可在所述刮除组件运动至行程端部时,将废物移出所述集水井(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线管道(2)内的轻质叶轮(3),所述轻质叶轮(3)与所述支线管道(2)同轴,且所述轻质叶轮(3)连接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上转动安装有牵拉杆(10),所述牵拉杆(10)远离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同所述刮除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集水井(1)内壁上的两个驱动轮(4),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4)的转轴连接所述轻质叶轮(3),且两个所述驱动轮(4)之间套设有驱动链(5);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内的两个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上滑动安装有随动套筒(8),所述随动套筒(8)上连接有随动件(7),所述随动件(7)与所述牵拉杆(10)转动连接,且所述随动件(7)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容滞槽,转动安装在所述驱动链(5)上的滑块(6)可在所述容滞槽中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水井(1)两侧内壁上的滑动槽体(12),所述滑动槽体(12)内滑动设置有与所述牵拉杆(10)转动连接的连接架体(11),所述连接架体(11)内套设有刮除板(13),所述刮除板(13)与所述连接架体(11)之间通过弹性结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慧城市的分布式管网污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体(11)内壁上的一号立杆(14),所述一号立杆(14)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连何佳峰夏冰张静朱林侯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