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0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解决了现有制作叠层电池的技术不适用于顶衬二六族电池与晶体硅或顶衬二六族电池与铜铟镓硒电池的叠层电池,所制备的叠层电池的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底电池,对薄膜顶电池进行膜层刻划及绝缘介质填充,得到第一预制件,在第一预制件底部粘接底电池,得到第二预制件,对第二预制件进行电极层镀膜,得到第三预制件,对第三预制件进行膜层刻划,得到叠层电池;通过多次膜层刻划实现了叠层电池正负电极的快速引出,用透明导电胶粘接底电池与顶电池消除了空气间隙,减少了光照的反射损失,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提升了电池的性能。提升了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叠层电池的结构设计,通过将不同光谱响应的太阳能电池合理地叠放在一起以便尽可能多地吸收转化自然光,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常见思路。有文献报道,理论计算得到采用CdTe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二六族电池作为顶电池,配合铜铟镓硒或者晶硅电池作为底电池,能够制得转化效率超过30%甚至是40%的叠层电池(DOI:10.1039/c6ee01778a)。这里所说的“顶电池”,即是光照在入射叠层电池的过程中首先进入的电池;而“底电池”,则是光照最后进入的电池。至于制作叠层电池的方法,通常又分为机械叠层和一体叠层两种。其中,所谓“机械叠层”即是将顶电池和底电池分别制好后,再机械地放置在同一光路上,使得入射光能够先通过顶电池再通过底电池,从而制成叠层电池。已有的机械叠层技术方案,如2011年提出申请但最终未获授权的《CN201110268965.5一种机械叠层碲化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专利技术]》,该方案通过将碲化镉电池与多晶硅电池上下叠放制成叠层电池,但却未能消除碲化镉电池与多晶硅电池之间的空气隙,致使光照在从顶电池进入底电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的反射损失,进而降低了叠层电池整体的转化效率,同时该方案中也未给出能够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从绝缘的玻璃衬底上引出碲化镉电池电极的方法。类似的技术方案,还有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CN202111174123.3双面受光的机械叠层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专利技术]》,该方案中的电池正负极引出方式同样难以在实际生产中投入使用。至于所谓“一体叠层”,则是以某一电池作为衬底,在该电池上直接堆叠镀膜制成另一电池,进而得到叠层电池。其中,在堆叠的不同电池之间,通常采用透明导电含氧物材料制作隧穿层。常见的透明导电含氧物有ITO、SnO2:F、ZnO:Al等,还有如2010年提出申请但最终未获授权的《US20120000519

TRANSPAREN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LAY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SAME》中提到的CdSnO3类材料。已有的一体叠层技术方案,如2014年URIEL SOLAR公司在美国提出申请但最终未或授权的《US20150207011

MULTI

JUNCTION PHOTOVOLTAIC CELL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该方案中以玻璃基顶衬CdSeyTe(1

y)或Cd(1

x)ZnxTe薄膜电池为顶电池,以ZnTe和ITO/ZnSe薄膜作为隧穿层,然后再在隧穿层上制作晶硅电池,以制成叠层电池。但是,由于晶硅电池极难通过镀膜方式进行制作,所以此种技术方案基本无法在实际生产中实施。这里,所谓“顶衬”薄膜电池,即是指在衬底上镀膜制成电池后,在电池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光照的入射方向是先进入顶部的衬底,然后再进入薄膜电池中。同样的,也有“底衬”薄膜电池,即是指在衬底上镀膜制成电池后,在电池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光照的入射方向是先进入薄膜电池,然后再进入底部的衬底中。在前述《US20150207011》中也有给出以“底衬”技术在晶体硅电池上镀膜制作二六族电池,进而制成叠层电池的技术方案。然而,实际上对于以CdTe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二六族电池来说,由于“底衬”电池的制作技术还不够成熟,当前商业化量产取得成功的二六族电池基本都是采用“顶衬”制作技术(DOI:10.1016/B978
‑0‑
12

819727

1.00137

0)。所以,如果想以晶硅电池或者铜铟镓硒电池作为底电池衬底,再采用“底衬”技术制作二六族电池作为顶电池,很难取得较好的电池性能。类似的技术方案,还有《CN201611048919.3一种CIGS/CdTe双结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技术]》和《CN202122806866.X CdTe/晶硅叠层电池[技术]》等,这两种方案也都是以“底衬”技术制作CdTe电池进而得到叠层电池。另外,在2021年FirstSolar公司提出申请的《WO2022061295

TRANSPARENT CONDUCTING LAYERS AND PHOTOVOLTAIC DEVICES INCLUDING THE SAME》中,也给出了类似《US20150207011》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提出一套以“顶衬”技术制作二六族叠层电池的方法,但同样不适用于二六族电池与晶体硅或“底衬”铜铟镓硒电池配合而成的叠层结构。
[0003]那么,能否开发出一种叠层电池制作方法,使得该方法既适用于“顶衬”二六族顶电池,并可配合晶体硅底电池或者“底衬”薄膜电池,如“底衬”铜铟镓硒电池等,制成叠层电池,同时又能消除叠层电池之间的空气隙并可以方便地引出电池的正负电极?这将在实际商业化量产中成为当前提高二六族叠层电池性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制作叠层电池的技术不适用于顶衬二六族电池与晶体硅或顶衬二六族电池与铜铟镓硒电池的叠层电池,所制备的叠层电池的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透明导电胶粘接底电池与顶电池的方式,消除了普通机械叠层电池之间的空气隙,减少了光照反射损失,进而提高了叠层电池的转化效率;同时,通过多次的膜层刻划配合电极镀膜的方式,实现了叠层电池正负电极的快速引出,也方便了今后制成组件时电池之间的串并联设计,为本专利技术叠层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提供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底电池;
[0008]S2.对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进行膜层刻划及绝缘介质填充,得到第一预制件;
[0009]S3.采用透明导电胶在第一预制件底部粘接底电池,得到第二预制件;
[0010]S4.对第二预制件进行电极层镀膜,得到第三预制件;
[0011]S5.对第三预制件进行膜层刻划,得到叠层电池。
[0012]可选的,所述S1包括,以玻璃为衬底,在玻璃衬底上依次生长前电极层、二六族光电转化层、背电极层,得到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提供的底电池为晶体硅电池、铜铟镓硒电池中的一种。
[0013]可选的,所述前电极层及所述背电极层为透明导电含氧物膜层。
[0014]可选的,S2包括,依次刻划薄膜顶电池的各膜层,形成第一刻划槽,并在第一刻划槽内填充绝缘介质;依次刻划顶电池的的各膜层,形成与第一刻划槽对应的第二刻划槽。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刻划槽与所述第二刻划槽相距10

500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底电池;S2.对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进行膜层刻划及绝缘介质填充,得到第一预制件;S3.采用透明导电胶在第一预制件底部粘接底电池,得到第二预制件;S4.对第二预制件进行电极层镀膜,得到第三预制件;S5.对第三预制件进行膜层刻划,得到叠层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玻璃为衬底,在玻璃衬底上依次生长前电极层、二六族光电转化层、背电极层,得到顶衬二六族薄膜顶电池,提供的底电池为晶体硅电池、铜铟镓硒电池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极层及所述背电极层为透明导电含氧物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依次刻划薄膜顶电池的各膜层,形成第一刻划槽,并在第一刻划槽内填充绝缘介质;依次刻划顶电池的的各膜层,形成与第一刻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华明蒋猛潘锦功傅干华余柯良李甍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