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881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吸收元件、收集腔以及位于收集腔底部位置的挤压部,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挤压,收集腔内设有测试元件,挤压部连通设有连通槽;其中,挤压部的侧壁内设有存储腔,存储腔与收集腔连通,连通槽的高度低于挤压部的高度,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的侧壁贴合。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样本检测装置,其吸收元件所释放的样本部分进入到收集腔中,部分进入到存储腔中,收集腔中的样本直接与测试元件接触进行检测,存储腔中的样本用于二次检测,不会与测试元件接触,避免了样本污染的问题;此外,在取样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部件进行取样,只需要打开第一壳体上的取样塞,十分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外快速检测
,尤其是快速诊断领域内的收集和检测液体样本中被分析物质的装置,例如尿液、唾液收集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下的
技术介绍
介绍仅仅是一些背景常识的介绍,不会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
[0003]目前,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被分析物质的检测装置,被大量用于医院或者家中,这些应用于快速诊断的检测装置包含一种或多种检测试剂条,比如早孕检测,毒品滥用检测等等。这种快速诊断的检测装置非常便利,可以在一分钟,或者至多十分钟左右在检测试剂条上得到检测结果。
[0004]毒品检测应用广泛,常用于禁毒部门、公安局、戒毒所、体检中心、国家征兵体检处等机构。毒品检测种类多样,次数频繁。有些需要收集样本,然后需要专业的检测机构或者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有些需要现场及时完成检测,例如吸毒后进行驾驶的人员(简称“毒驾”)需要现场进行检测,然后及时获得检测的结果。毒品检测,样本可以是尿液、汗液、头发和唾液样本。
[0005]申请人递交的于2022年4月1日授权的技术专利:一种液体样本检测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6160648U,该专利对应的产品:样本检测装置,其位于第一壳体的底部位置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薄壁,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尖状物品,伸入缺口内刺破薄壁,让第一壳体中收集腔内的样本流出来,用于样本二次检测。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二次取样比较繁琐,且需要自备尖状物品,另外,这样取出来的样本在收集腔中是与测试元件接触过的,存在样本被污染的可能。
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吸收元件、收集腔以及位于收集腔底部位置的挤压部,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挤压,收集腔内设有测试元件,挤压部连通设有连通槽;
[0008]其中,挤压部的侧壁内设有存储腔,存储腔与收集腔连通。
[0009]进一步地,连通槽的高度低于挤压部的高度。
[0010]进一步地,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的侧壁贴合。
[0011]进一步地,挤压部上设有连通存储腔的导通孔。
[0012]进一步地,导通孔的截面积小于存储腔的截面积。
[0013]进一步地,存储腔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开口。
[0014]进一步地,样本检测装置还包括取样塞,取样塞用于密封第三开口。
[0015]进一步地,挤压部设有向上敞开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大下小,呈圆台状。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样本收集器,样本收集器包括盖合端、棒体、采样端,收集腔具有第二开口,盖合端能用于盖合收集腔的第二开口,采样端用于连接吸收元件。
[0017]进一步地,盖合端上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8]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的样本检测装置,其吸收元件所释放的样本部分进入到收集腔中,部分进入到存储腔中,收集腔中的样本直接与测试元件接触进行检测,存储腔中的样本用于二次检测,不会与测试元件接触,避免了样本污染的问题;此外,在取样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部件进行取样,只需要打开第一壳体上的取样塞,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CN216160648U中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样本采集器未插入收集腔中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样本采集器插入到收集腔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涉及的结构或这些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备指明,按照本领域的通用的一般术语进行理解和解释。
[0025]授权技术专利CN216160648U所对应的产品:样本检测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位于第一壳体20的底部位置设有缺口29,缺口29内设有薄壁28,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尖状物品,伸入缺口29内刺破薄壁28,让第一壳体20中收集腔22内的样本流出来,用于样本二次检测。采用这样的方式比较繁琐,需要自备尖状物品,且样本在收集腔22中是与测试元件接触过的,这存在样本被污染的风险。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能解决以上难题,包括吸收元件99、收集腔22以及位于收集腔22底部位置的挤压部23,吸收元件99能与挤压部23挤压从而释放吸收元件99采集到的样本,收集腔22内设有测试元件,挤压部23连通设有连通槽26,连通槽26能起引流的作用,挤压而释放的样本通过连通槽26的引流能与测试元件进行接触,从而进行待分析物质的检测。在本技术中,挤压部23的侧壁内设有存储腔98,存储腔98与收集腔22连通,在吸收元件99与挤压部23的挤压过程中,吸收元件99所释放的样本部分进入到收集腔22中,部分进入到存储腔98中,收集腔22中的样本直接与测试元件接触进行检测,存储腔98中的样本用于二次检测,不会与测试元件接触。
[0027]优选的,连通槽26的高度低于挤压部23的高度,这样能使吸收元件99挤压所释放的样本尽可能的都流入到连通槽26中。
[0028]优选的,吸收元件99能与挤压部23的侧壁贴合,这样在吸收元件99处于被挤压的状态下,吸收元件99能够起到隔断的作用,避免存储腔98中的样本进入到收集腔22中,或是,收集腔22中的样本进入到存储腔98中,如附图5所示。
[0029]优选的,挤压部23上设有连通存储腔98的导通孔89,收集腔22内的样本通过导通孔89进入到存储腔98中。进一步地,导通孔89在竖直面内的截面积小于存储腔98的截面积,
这使得进入到存储腔98中的样本不易从导通孔89中流出。
[0030]优选的,存储腔98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开口97,第三开口97方便操作者取出存储腔98中的样本,取出样本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倾倒第一壳体20。进一步地,样本检测装置还包括取样塞96,取样塞96用于密封第三开口97。
[0031]优选的,挤压部23设有向上敞开的第一开口24,第一开口24上大下小,呈圆台状,吸收元件99与挤压部23接触进行挤压样本时,除了吸收元件99与挤压部23的底部发生挤压外,圆台状第一开口24还能对吸收元件99的侧部进行挤压,这提高了挤压效率,同时也能释放出更多的液体样本,另外对样本还能起到一定的汇集作用。
[0032]优选的,检测装置还包括样本收集器30,样本收集器30用于采集样本,样本收集器30包括盖合端31、棒体32、采样端33,盖合端31能用于盖合收集腔22的第二开口88,防止收集腔22内的样本漏出,采样端33用于连接吸收元件99,吸收元件99可以是由吸水性强的无毒海绵,吸收元件99与采样端33能通过专用胶水进行粘结,当样本收集器30沿收集腔22的第二开口88插入到收集腔22内的过程中,采样端33上的吸收元件(未示出),吸收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元件、收集腔以及位于收集腔底部位置的挤压部,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挤压,收集腔内设有测试元件,挤压部连通设有连通槽;其中,挤压部的侧壁内设有存储腔,存储腔与收集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槽的高度低于挤压部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元件能与挤压部的侧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部上设有连通存储腔的导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通孔的截面积小于存储腔的截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江方少华孔庆波王丹妮卢雨佳周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