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81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模组;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筒体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筒体内部,所述上盖、下盖用于对筒体进行密封;所述电池模组的外部设有耐高温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外部设置高温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并将电池模组安装在外壳内部,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高温和强冲击环境下发生爆炸,提高了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的大力推进,锂离子动力电池越来越普及。但随之而来的电池安全问题也逐渐爆露出来,现在世面上的二轮动力电池包在某些特殊的工况下运行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0003]公开号为CN2098047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轮电动车锂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液晶显示屏和第二液晶显示屏,所述壳体上部开有腔体,所述腔体中设有电动机箱,所述电动机箱上端固定连接有PLC电路板,所述电动机箱左右两端传动连接有横向转轴,所述电动机箱前后两端连接有纵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和纵向转轴末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散热窗,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均开有第二散热窗,所述齿轮外侧铰接有铰链,所述铰链下端依次连接有挡板,所述壳体腔体下端四角均设有减震垫,该种二轮电动车锂电池外壳,既能在长期放置时防止灰尘进入锂电池内部,又能在使用时开启散热窗提升锂电池散热效率。该专利的锂电池外壳虽然可以起到散热防尘的作用,但不具有耐冲击和耐高温的作用,在夏季使用时,环境温度过高,通过散热窗也无法有效降低电池包的温度。
[0004]现有的二轮动力电池包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5]1)通常现有二轮动力电池包结构无隔热保护设计,电池包容易受到外部热量和内部发热的热量叠加,以致于发生热失控事件进而引起起火、爆炸事故,特别是夏天的高温天气;
[0006]2)通常现有二轮动力电池包设计时未足够考虑到车辆在发生车祸等非正常情况下,对电池的挤压、冲击、落摔等滥用场景下的安全,以致于对人员、财产产生二次伤害;
[0007]3)通常现有二轮动力电池包设计时只将郊区和城市的路况纳入振动考量,致使电池在一些农村路况下长期行驶后,由于电连接等、电芯受到伤害等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模组;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筒体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筒体内部,所述上盖、下盖用于对筒体进行密封;所述电池模组的外部设有耐高温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
[0011]本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外部设置高温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并将电池模
组安装在外壳内部,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在高温和强冲击环境下发生爆炸,提高了电池包使用的安全性。
[0012]具体地,所述上盖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上盖内侧的输入端连接有软电子线,所述软电子线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输出端位于上盖外侧;通过设置软电子线可以很好的释放电池模组受到的各种外力的传递,从而进一步保护了电池包。
[0013]进一步地,所述耐冲击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对应连接器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便于安装连接器,连接器的软电子线可以穿过避让槽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连接。
[0014]具体地,所述上盖上设有电量显示面板,所述电量显示面板与电池模组连接,用于显示电池模组的剩余电量;便于随时查看电池模组的剩余电量。
[0015]具体地,所述上盖上设有气压平衡阀,用于平衡外壳内外的气压,避免外壳内外气压差过大。
[0016]具体地,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提手,方便电池模组的拿取及携带。
[0017]具体地,所述筒体与上盖、下盖连接的端面均设有密封条,通过设置密封条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
[0018]具体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包和BMS保护板;所述BMS保护板与电池包连接,安装在电池模组靠近上盖的一端,用于监控电池包的温度、电压、电流以及保护电池包的控制单元。
[0019]具体地,所述耐冲击防护层为绝缘弹性体,所述绝缘弹性体通过粘接的方式包覆在电池模组的外壁上。电池模组外部粘贴绝缘弹性体后,当电池模组受到振动、冲击和落摔时,能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使电池模组一直处于有利的环境之中,从而保护了电池。
[0020]具体地,所述耐高温防护层为气凝胶片,所述气凝胶片通过粘接的方式包覆在耐冲击防护层的外部。电池模组的耐冲击防护层外粘贴气凝胶片后,其外层被一层气凝胶片包裹着,外部的高温源和低温源,甚至火烧和极寒等极端环境都会被气凝胶片阻挡在外面,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外部设置耐高温防护层,减少电池包外部热源转入到电池内部发生热失控事件引起的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通过在电池模组的外部设置耐冲击防护层,减少电池包在挤压、冲击、落摔等滥用场景下发生的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同时减少了因高振动发生的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有耐冲击防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的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耐冲击防护层和耐高温防护层的电池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0027]图中:1、电池模组;101、限位柱;2、筒体;3、上盖;301、连接器;302、软电子线;303、提手;304、电量显示面板;305、气压平衡阀;306、上盖容纳腔;4、下盖;401、下盖容纳腔;5、密封条;6、耐冲击防护层;601、限位孔;7、耐高温防护层;8、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模组;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筒体两端可拆卸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筒体内部,所述上盖、下盖用于对筒体进行密封;所述电池模组的外部设有耐高温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上盖内侧的输入端连接有软电子线,所述软电子线与电池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器的输出端位于上盖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防护层和耐冲击防护层对应连接器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电量显示面板,所述电量显示面板与电池模组连接,用于显示电池模组的剩余电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冲击的电池包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德时徐金祥李少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毅斯智能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