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械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54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水下机械人,包括主体机构,以及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底部的机架机构,主体机构,其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顶部的气泵,设置于所述气泵一侧的连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一端的气囊,所述气泵顶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机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推进组件,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雷达,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水下作业完成后,通过气泵通过气管抽取外界的气体或氦气,将气体送入气囊内部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对机体产生浮力支撑,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拖拽以及后续收纳。人员进行拖拽以及后续收纳。人员进行拖拽以及后续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械人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探测
,尤其涉及水下机械人。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机械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作业机器人,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遥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746494A的专利,公开了水下机械人,包括机体,在所述的机体下安置采用磁钢作材料的履带,在机体上固定安置钢柱,在钢柱的顶部安置一个滑动轴连接一个前伸钢杆的一端,在前伸钢杆和钢柱之问连接一个伸缩钢杆:前伸钢杆的另一端通过钢叉支撑钢架连接至少一个以上的铲斗钢叉,在前伸钢杆的另一端还安置一个通过锯盘钢架连接的、由锯盘马达带动的锯盘,在前伸钢杆的另一端还安置一个通过前伸钢条钢架连接的前伸钢条,一个控制线缆连接中央监控室的装置。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在水下作业完成后,难以将机体拖至水面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水下机械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水下机械人,包括主体机构,以及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底部的机架机构,主体机构,其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顶部的气泵,设置于所述气泵一侧的连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一端的气囊。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泵顶部设置有气管,所述机体一侧设置有支撑杆。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推进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超声波雷达。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照明灯。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表面设置有防滑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进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底部的调节架,设置于所述调节架底部设置有减速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的推进扇。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架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一侧设置有固定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水下机械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在进行水下作业完成后,通过气泵通过气管抽取外界的气体或氦气,将气体送入气囊内部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对机体产生浮力支撑,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拖拽以及后续收纳。
[0016]2.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照明灯对外界进行照明后,摄像头对外界环境进行检测,同时在较为浑浊的水域进行工作时,超声波雷达对周围物体进行探测,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与外界杂物碰撞导致机体受损。
[0017]3.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位置偏移时,气缸带动调节架进行移动,使得调节架底部的减速电机进行偏移,将减速电机输出端的推进扇进行角度移动,使得该装置进行都角度探测。
[00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水下机械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水下机械人的机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水下机械人的推进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主体机构;101、机体;102、气泵;103、连接管;104、气囊;105、支撑杆;106、气管;200、机架机构;201、固定架;202、安装槽;203、超声波雷达;204、摄像头;205、照明灯;206、滚轮;207、防滑圈;208、推进组件;208a、调节架;208b、减速电机;208c、推进扇;208d、气缸;208e、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水下机械人,如图1

3所示,包括主体机构100,以及包括螺栓固定于主体机构100底部的机架机构200,主体机构100,其包括机体101,螺栓固定于机体101顶部的气泵102,螺纹连接于气泵102一侧的连接管103,以及粘接于连接管103一端的气囊104,气泵102顶部螺纹连接有气管106,气泵102通过气管106抽取外界的气体或氦气,将气体送入气囊104内部进行充气,机体101一侧焊接有支撑杆105。
[0027]进一步,机架机构200包括螺栓固定于机体101底部的固定架201,以及螺栓固定于机体101底部的推进组件208,固定架201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02,安装槽202内部螺栓固定有超声波雷达203,安装槽202内部的超声波雷达203对周围物体进行探测,防止在工作过程中
与外界杂物碰撞导致机体101受损。
[0028]具体的,固定架201一侧螺栓固定有摄像头204,固定架201一侧螺栓固定有照明灯205,照明灯205对外界进行照明后,摄像头204对外界环境进行检测,固定架201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06,滚轮206表面粘接有防滑圈207,方便在水下进行行走。
[0029]本实施例:在进行水下作业完成后,通过气泵102通过气管106抽取外界的气体或氦气,将气体送入气囊104内部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对机体101产生浮力支撑,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拖拽以及后续收纳。
[0030]实施例2
[0031]水下机械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图1

3所示,推进组件208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101底部的调节架208a,焊接于调节架208a底部设置有减速电机208b,以及转动连接于减速电机208b输出端的推进扇208c,调节架208a一侧焊接于气缸208d,气缸208d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08e,气缸208d带动调节架208a进行移动,使得调节架208a底部的减速电机208b进行偏移,将减速电机208b输出端的推进扇208c进行角度移动。
[0032]本实施例:在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位置偏移时,气缸208d带动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机械人,包括主体机构(100),以及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100)底部的机架机构(200),其特征在于,主体机构(100),其包括:机体(101),设置于所述机体(101)顶部的气泵(102),设置于所述气泵(102)一侧的连接管(103),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管(103)一端的气囊(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械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02)顶部设置有气管(106),所述机体(101)一侧设置有支撑杆(10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机械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机构(2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01)底部的固定架(20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101)底部的推进组件(2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械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1)一侧设置有安装槽(202),所述安装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天祖洁梁毅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