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52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2
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包括输入轴总成、回转体总成、转盘箱体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输入轴轴承、轴承盒、小锥齿轮,所述回转体总成包括大锥齿轮、回转体、大轴承、泥浆伞、拨柱、回转梁、方补芯,所述转盘箱体总成包括转盘箱体、下端盖、上压盖,所述小锥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大锥齿轮安装在回转体下端,且齿面朝上,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回转体由上、下两盘大轴承支承于转盘箱体上,所述上、下两盘大轴承位于大锥齿轮的两侧,且位于回转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回转平稳,承载能力强,且结构紧凑等优点。且结构紧凑等优点。且结构紧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


[0001]本技术渉及钻探设备
,尤其是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

技术介绍

[0002]转盘是钻探设备中的重要部件,转盘主要功能是将动力传递给井下钻具,驱动钻头旋转,钻出井眼。该技术主要用于拖车式转盘钻机上,满足拖车式转盘钻机回转钻具、拧卸扣等工作。转盘工作时需要承载来自钻头的振动冲击,工况恶劣,因此回转体及支承结构的优劣对转盘的可靠性起关键作用,市面上多数转盘采用大锥齿轮上置式,回转体采用两大轴承悬臂支承,两大轴承均位于大锥齿轮下方,导致两大轴承间距近,支承刚度弱,转盘回转平稳性以及承载能力欠佳,特别是轴承磨损后,回转不平稳,且结构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转盘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平稳,承载能力强,且结构紧凑的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包括输入轴总成、回转体总成、转盘箱体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输入轴轴承、轴承盒、小锥齿轮,所述回转体总成包括大锥齿轮、回转体、大轴承、泥浆伞、拨柱、回转梁、方补芯,所述转盘箱体总成包括转盘箱体、下端盖、上压盖,所述输入轴安装在输入轴轴承上,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在轴承盒上,所述轴承盒安装在转盘箱体上,所述小锥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大锥齿轮安装在回转体下端,且齿面朝上,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回转体由上、下两盘大轴承支承于转盘箱体上,所述上、下两盘大轴承位于大锥齿轮的两侧,且位于回转体的端部,所述泥浆伞安装在回转体的上端,所述拨柱安装在泥浆伞上,所述回转梁安装在拨柱上,所述方补芯安装在回转梁上。
[0006]进一步,所述泥浆伞与回转体止口定位,采用标准圆柱销传扭和螺钉连接紧固,所述泥浆伞与转盘箱体采用非接触式迷宫密封。
[0007]进一步,所述拨柱与泥浆伞内部镶有圆柱销轴定位传扭,外部采用螺钉连接紧固。
[0008]进一步,所述回转梁与拨柱采用凸凹连接,向上提回转梁可与拨柱分离,所述回转梁两端设有“凹”型豁口,直接卡入两拨柱之间。
[0009]进一步,所述方补芯插入回转梁中间方孔内,并采用螺钉紧固。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锥齿轮置于回转体下端,齿面向上与其连接,回转体两端采用大轴承支承,大锥齿轮上、下均有大轴承支承,两大轴承间距远,支承刚度高,转盘回转平稳,承载能力强;大锥齿轮下置设计,大锥齿轮齿面浸在油中,润滑散热好,小锥齿轮上端无遮挡,齿轮油飞溅润滑上端大轴承;此结构下相同通径转盘外形尺寸最小,结构最紧凑。
附图说明
[0011]图1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3]图中:1、输入轴,2、输入轴轴承,3、轴承盒,4、小锥齿轮,5、大锥齿轮,6、回转体,7、下端盖,8、大轴承,9、转盘箱体,10、泥浆伞,11、上压盖,12、回转梁,13、方补芯,14、拨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参照图1

图2,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包括输入轴总成、回转体总成、转盘箱体总成;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1、输入轴轴承2、轴承盒3、小锥齿轮4,所述回转体总成包括大锥齿轮5、回转体6、大轴承8、泥浆伞10、拨柱14、回转梁12、方补芯13,所述转盘箱体总成包括转盘箱体9、下端盖7、上压盖11,所述输入轴1安装在输入轴轴承2上,所述输入轴轴承2安装在轴承盒3上,所述轴承盒3安装在转盘箱体9上,所述小锥齿轮4安装在输入轴1上,所述大锥齿轮5采用圆柱销及螺钉安装在回转体6下端,且齿面朝上,所述大锥齿轮5与小锥齿轮4相啮合,所述回转体6由上、下两盘大轴承8支承于转盘箱体9上,所述上、下两盘大轴承8位于大锥齿轮5的两侧,且位于回转体6的端部,所述泥浆伞10安装在回转体6的上端,所述拨柱14安装在泥浆伞10上,所述回转梁12安装在拨柱14上,所述方补芯13安装在回转梁12上。
[0016]本实施例中,所述泥浆伞10与回转体6止口定位,采用标准圆柱销传扭和螺钉连接紧固,所述泥浆伞10与转盘箱体9采用非接触式迷宫密封,无磨损,可靠;所述泥浆伞10的作用是密封转盘箱体9,防止泥浆进入箱体,污染油液。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拨柱14与泥浆伞10内部镶有圆柱销轴定位传扭,外部采用螺钉连接紧固;所述拨柱14的作用是驱动回转梁12回转,并可使回转梁12方便分离,以适用于不同工况。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梁12与拨柱14采用凸凹连接,向上提回转梁12可与拨柱14分离,所述回转梁12两端设有“凹”型豁口,直接卡入两拨柱14之间;所述回转梁12的作用是通过中间方补芯13驱动主动钻杆旋转。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方补芯13插入回转梁12中间方孔内,并采用螺钉紧固;所述方补芯13直接驱动主动钻杆旋转,与主动钻杆磨损后可单独更换,为易损件。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箱体总成的主要作用是对输入轴总成及回转体总成支承并对大轴承8进行定位。
[0021]工作时,输入轴1将动力依次传递给小锥齿轮4、大锥齿轮5、回转体6、泥浆伞10、拨柱14、回转梁12、方补芯13后,驱动主动钻杆旋转带动钻头钻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锥齿轮下置式转盘,包括输入轴总成、回转体总成、转盘箱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总成包括输入轴、输入轴轴承、轴承盒、小锥齿轮,所述回转体总成包括大锥齿轮、回转体、大轴承、泥浆伞、拨柱、回转梁、方补芯,所述转盘箱体总成包括转盘箱体、下端盖、上压盖,所述输入轴安装在输入轴轴承上,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在轴承盒上,所述轴承盒安装在转盘箱体上,所述小锥齿轮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大锥齿轮安装在回转体下端,且齿面朝上,所述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回转体由上、下两盘大轴承支承于转盘箱体上,所述上、下两盘大轴承位于大锥齿轮的两侧,且位于回转体的端部,所述泥浆伞安装在回转体的上端,所述拨柱安装在泥浆伞上,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核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