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47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包括:基座,其设有贯通上端面和前端面的活动槽;卡竿支架,其下端通过枢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活动槽内;分度销,其安装有基座上,且分度销端部还伸入活动槽的前端,该分度销端部与活动槽后内壁之间形成卸力行程;双扭簧,其两端均定位于基座内,双扭簧中部的抵压部抵靠于卡竿支架下端后侧面;触发开关,其设于基座上,且触发开关中的触发轴可伸入活动槽内并抵靠于卡竿支架下端后侧面,且触发轴与活动槽后内壁之间形成刺鱼行程,刺鱼行程小于卸力行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刺鱼功能和卸力功能,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卡竿支架旋转90度至倒下,从而实现折叠,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同的使用要求。同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钓鱼器具产品
,特指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

技术介绍

[0002]垂钓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户外活动,首先垂钓环境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有利于养身保健。其次,垂钓活动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种不良情绪,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因此,垂钓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0003]垂钓的必备工具就是鱼竿和鱼线,有了鱼竿和鱼线才能够实现钓鱼。其中,鱼竿支架又称为炮台、卡竿器等,主要是由不锈钢、铝合金、碳素等材料制成,是垂钓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垂钓钓鱼时,可在抛线后将鱼竿架设在鱼竿支架上,在垂钓中可以很好的缓解垂钓者的压力,以致使不需要垂钓者长时间用手拿住鱼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04]然而,鱼竿与支架为硬接触,其不能卸力,其弹性有限,不利于在遛鱼过程中对鱼卸力,特别是当鱼挣扎(俗称“发力”)时,鱼的瞬间爆发力较大,如果不能将鱼的瞬间爆发力卸去,轻则发生主线或者子线的切线现象,重则发生断竿、断线、跑鱼现象。另外,现有的支架无法实现在鱼挣扎拉动鱼竿时为鱼竿提供相反的力驱使鱼竿瞬间沿被拉动的反方向移动,以致不能使鱼钩更好的勾住鱼,即无法达到刺鱼的目的。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包括:基座,其设置有贯通上端面和前端面的活动槽;卡竿支架,该卡竿支架下端通过枢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活动槽内,该卡竿支架上端置于基座上端面之外;分度销,其安装有基座上,且该分度销端部还伸入该活动槽的前端,该分度销端部与活动槽后内壁之间形成卸力行程;双扭簧,该双扭簧两端均定位于基座内,该双扭簧中部的抵压部抵靠于卡竿支架下端后侧面;触发开关,其设于基座上,且该触发开关中的触发轴可伸入该活动槽内并抵靠于卡竿支架下端后侧面,且该触发轴与活动槽后内壁之间形成刺鱼行程,该刺鱼行程小于卸力行程。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扭簧包括有呈半方框状的所述的抵压部以及一体连接于该抵压部两端的第一绕圈部和第二绕圈部、成型于该第一绕圈部端部的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该第一线体和第二线体均插入基座内的定位槽内,该抵压部置于活动槽内。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槽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行程限位槽,所述抵压部两侧均置于行程限位槽内,并可在行程限位槽摆动。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槽内侧一体成型有圆柱体,所述枢轴一端
固定于该圆柱体上,所述第一绕圈部套设于该圆柱体外围,该第二绕圈部套设于枢轴另一端。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向前倒下后的卡竿支架的波珠螺丝,该波珠螺丝端部显露于该活动槽内壁。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触发开关包括有穿设固定于该基座中的开关座以及通过弹簧穿设于该开关座中的触发轴,该触发轴一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凸伸出该基座外,当推入该触发轴后,该触发轴另一端伸入活动槽内。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一夹持装置,其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一体成型于基座下端的上夹体、通过第一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夹体下端一侧的下夹体、通过第二轴体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夹体下端另一侧的锁杆以及螺旋安装于该锁杆下端的手柄螺母,所述下夹体侧面设置有供锁杆穿入的锁槽。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竿支架下端一侧面与圆柱体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卡竿支架下端另一侧面与枢轴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套设于枢轴上。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包括有座体以及固定于该座体一侧的侧板,该座体与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的活动槽;所述分度销设置于座体上,该触发开关设置于侧板上。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刺鱼功能和卸力功能,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卡竿支架旋转90度至倒下,从而实现折叠,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初始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在卡竿支架折叠后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本技术触发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见图1

5所示,为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用于供鱼竿放置并支撑鱼竿。
[0024]所述卡竿器包括基座1、卡竿支架2、分度销3、双扭簧4和触发开关5,其中,所述基座1设置有贯通上端面和前端面的活动槽11;卡竿支架2下端通过枢轴2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活动槽11内,该卡竿支架2上端置于基座1上端面之外以用于支撑鱼竿,其中,该卡竿支架2上端呈羊角状,以具有用于容置和支撑鱼竿的U型槽20。所述分度销3安装有基座1上,且该分度销3端部还伸入该活动槽11的前端,该分度销3端部与活动槽11后内壁之间形成卸力行程;该双扭簧4两端均定位于基座1内,该双扭簧4中部的抵压部41抵靠于卡竿支架2下端后侧面;所述触发开关5设于基座1上,且该触发开关5中的触发轴51可伸入该活动槽11内并抵靠于卡竿支架2下端后侧面,且该触发轴51与活动槽11后内壁之间形成刺鱼行程,该刺
鱼行程小于卸力行程。
[0025]本技术的初始状态为:所述分度销3端部伸入该活动槽11的前端,该卡竿支架2在双扭簧4的弹力作用下抵靠于分度销3端部,此时,该分度销3端部与活动槽11后内壁之间形成卸力行程,该卡竿支架2处于倾斜状态,且该卡竿支架2前端面与竖直线的夹角为15
°
左右,优选为夹角为15
°
。当将鱼竿放置于卡竿支架2上后,该卡竿支架2对鱼竿形成支撑,当鱼钩钩住鱼,而鱼挣扎时产生的力会拉动鱼竿,此时,鱼竿会被向外的力拉动,卡竿支架2也会被向后拉动,以此会压缩双扭簧4,该双扭簧4产生反向作用力作用在鱼竿上,从而实现对鱼竿进行卸力,其中,该卡竿支架2向后摆动至极限位置时,该卡竿支架2后端面与竖直线的夹角为8
°
左右,优选为夹角为8
°
。此时,该卡竿支架2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该卡竿支架2驱动鱼竿前后移动的行程为40

45mm,优选为41mm。当鱼竿不动时,该卡竿支架2在双扭簧4的恢复力下复位,以此最终能够将鱼竿的受到的力卸掉,实现自动卸力的功能,能够达到防跑鱼、防切线断线、防脱竿的目的,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座(1),其设置有贯通上端面和前端面的活动槽(11);卡竿支架(2),该卡竿支架(2)下端通过枢轴(2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活动槽(11)内,该卡竿支架(2)上端置于基座(1)上端面之外;分度销(3),其安装有基座(1)上,且该分度销(3)端部还伸入该活动槽(11)的前端,该分度销(3)端部与活动槽(11)后内壁之间形成卸力行程;双扭簧(4),该双扭簧(4)两端均定位于基座(1)内,该双扭簧(4)中部的抵压部(41)抵靠于卡竿支架(2)下端后侧面;触发开关(5),其设于基座(1)上,且该触发开关(5)中的触发轴(51)可伸入该活动槽(11)内并抵靠于卡竿支架(2)下端后侧面,且该触发轴(51)与活动槽(11)后内壁之间形成刺鱼行程,该刺鱼行程小于卸力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扭簧(4)包括有呈半方框状的所述的抵压部(41)以及一体连接于该抵压部(41)两端的第一绕圈部(42)和第二绕圈部(43)、成型于该第一绕圈部(42)端部的第一线体(44)和第二线体(45),该第一线体(44)和第二线体(45)均插入基座(1)内的定位槽(101)内,该抵压部(41)置于活动槽(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行程限位槽(102),所述抵压部(41)两侧均置于行程限位槽(102)内,并可在行程限位槽(102)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鱼带卸力功能的卡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1)内侧一体成型有圆柱体(111),所述枢轴(21)一端固定于该圆柱体(111)上,所述第一绕圈部(42)套设于该圆柱体(111)外围,该第二绕圈部(43)套设于枢轴(21)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刺鱼带卸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承杰罗中发唐喊希
申请(专利权)人:西都渔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