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81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7
本申请涉及变电站的智能运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依如下步骤实施:S1:启动系统;S2:将通信报文数据化;S3:识别协议;S4:解析指令。该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通过设置以变电站通信系统为核心对象,分别从数字化、识别、存储以及查询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变电站通信数据解析的智能体系,构建了一种变电站通信之心脏,实现了数据报文之间高效的沟通、解析,提高了变电站数据处理效率,解决了变电站通信系统通信交流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变电站的智能运检
,具体为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变电站的实际应用中,涉及各种不同结构的多类带电检测数据,对于这些数据解析方法的研究,具体指研究多类固定带电检测装置或系统的数据报文解析方式、以及移动平台(多指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所采集的图像的解析方式。亦即研究包括固定带电检测装置或系统的结构化数据解析方法、以及巡检机器人采集的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解析方法。
[0003]以结构化数据报文为例,为实现将采用不同数据交换协议的数据报文进行识别、解析、查询、转换等操作,并达到结构化数据解析准确率100%的目的,通过调用通信数据协议数据集合并进行报文映射的形式进行相互通信协议转换,并对报文进行特征验证,以此为判别依据确定通信各个系统的相互对应关系。在通信报文识别的基础上,采用报文数据提取和报文重新组织的方法,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化成统一格式的报文以便于后续的数据融合应用等,并在不同类型数据库中开辟储存空间供不同结构的数据报文分别储存。
[0004]现有技术中,变电站通信系统通信交流的工作效率低,在识别、查询、解析、转换等系统操作方面,没法形成高效、富有严密体系的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解决了变电站通信系统通信交流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实施:
[0007]S1:启动系统;
[0008]S2:将通信报文数据化;
[0009]S3:识别协议;
[0010]S4:解析指令。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1:启动整体系统;
[0013]S1.2:初始化通信系统各个通信接口、数据库等;
[0014]S1.3:将各个端口进行配置;
[0015]S1.4:读取配置文件,检查各个端口所配置的数据通信协议是否符合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集合中的标准;若配置成功则继续,否则向系统报告错误;
[0016]S1.5:启动数据协议识别过程;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S1.3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3.1:将各个通信系统数据源端口配置为数据源端口模式;
[0019]S1.3.2:将接收储存的数据库配置为数据储存接收模式;
[0020]S1.3.3:将智能通信协议转换器配置为收发模式。
[0021]优选的,所述通信报文数据化包括字段名称数字化、字节数目数字化和报文内容数字化。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
[0023]S3.1:系统启动各个通信系统数据端口;
[0024]S3.2:将各个通信数据端口通信交换协议进行定义;
[0025]S3.3:系统确定现有通信交换协议数据集合中各协议里各个字段定义部分的特殊字段,并将其反馈给各个智能协议转换器,进行读取;
[0026]S3.4:确定各个端口的发送与接收方,对于系统中某一接收到数据通信报文的通信接口,将其定义为本次通信的发送主方,并判定这个发送主方所发送的通信报文的通信协议类型;
[0027]S3.5:系统将从发送主方接收到的报文转发到别的端口,等待回应。若接收到某系统的响应数据报文,则本次的发送接收主从关系确定,进入步骤S3.7,否则进入步骤S3.6;
[0028]S3.6:系统将从发送主方接收到的报文任意转换为以通信交换协议数据集合中的另一通信协议为约束的报文,并将其转发到其他端口,等待回应,若接收到某系统的响应数据报文,则本次发送接受主从关系确定,进入步骤S3.7,否则重复步骤S3.6;
[0029]S3.7:在变电站各通信系统经过上述步骤循环后,便可以得到所有通信系统之间的对应发送

接受关系,并将这些收发关系储存至响应的关系型数据库中。
[0030]优选的,所述步骤S3.2包括变量定义、字段定义、报文定义和问答关系定义。
[0031]优选的,所述步骤S3.4中包括如下步骤:
[0032]S3.4.1:将数据协议识别过程中所确定的各协议里各个字段定义部分的特殊字段配置到协议转换器中,用其中配置的发送与缓存队列区暂存,随时准备转供;
[0033]S3.4.2:选定特征字段中若干有代表性的字段为特征字段;
[0034]S3.4.3:将集合中的通信数据协议的数据报文的特征字段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进入步骤S3.4.4,否则重复步骤S3.4.3;
[0035]S3.4.4:将步骤S3.4.3中传递至本步骤的数据报文的地址字段和通信数据协议集合中的通信数据协议的地址字段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进入步骤S3.4.5,否则重复步骤S3.4.4;
[0036]S3.4.5:将通过了步骤S3.4.3和步骤S3.4.4确认并转入步骤五的数据报文与通信数据协议集合中的通信数据协议的数据报文的数据报文类型字段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进入步骤S3.4.6,否则重复步骤S3.4.5;
[0037]S3.4.6:将均通过步骤S3.4.3,步骤S3.4.4,步骤S3.4.5多重循环的数据报文与通信数据协议集合中的通信协议进行一一对应,识别成功。
[0038]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包括如下步骤:
[0039]S4.1:将经过通信协议识别后的数据报文,以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为区分标准分别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
[0040]S4.2:在针对某一对象数据进行操作时,对于其隶属于不同数据库不同结构类型
的数据,将指令进行分解,按照数据通信协议,将指令分解为不同的子指令,并分别发送至相应数据库;
[0041]S4.3:在各个数据库接收到系统的指令后,通过数据协议转换等方式,完成解析、查询、转换等任务,并将结果反馈至系统终端。若系统没有收到各数据库反馈的信息,说明指令有误,抑或通信过程中出现问题,向系统报错。
[004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43]该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通过设置以变电站通信系统为核心对象,分别从数字化、识别、存储以及查询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变电站通信数据解析的智能体系,构建了一种变电站通信之心脏,实现了数据报文之间高效的沟通、解析,提高了变电站数据处理效率。同时,这样一种方法将不同结构化的数据分别储存至不同的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并与通信协议数据库集合一起,供整个系统随时调用、查询、解析,扩展了整个系统的设备感知、分析、沟通和行为能力,为变电站设备建立了智能系统,解决了变电站通信系统通信交流的工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实施:S1:启动系统;S2:将通信报文数据化;S3:识别协议;S4:解析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S1.1:启动整体系统;S1.2:初始化通信系统各个通信接口、数据库等;S1.3:将各个端口进行配置;S1.4:读取配置文件,检查各个端口所配置的数据通信协议是否符合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集合中的标准;若配置成功则继续,否则向系统报告错误;S1.5:启动数据协议识别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包括如下步骤:S1.3.1:将各个通信系统数据源端口配置为数据源端口模式;S1.3.2:将接收储存的数据库配置为数据储存接收模式;S1.3.3:将智能通信协议转换器配置为收发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报文数据化包括字段名称数字化、字节数目数字化和报文内容数字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的变电站数据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包括如下步骤:S3.1:系统启动各个通信系统数据端口;S3.2:将各个通信数据端口通信交换协议进行定义;S3.3:系统确定现有通信交换协议数据集合中各协议里各个字段定义部分的特殊字段,并将其反馈给各个智能协议转换器,进行读取;S3.4:确定各个端口的发送与接收方,对于系统中某一接收到数据通信报文的通信接口,将其定义为本次通信的发送主方,并判定这个发送主方所发送的通信报文的通信协议类型;S3.5:系统将从发送主方接收到的报文转发到别的端口,等待回应;若接收到某系统的响应数据报文,则本次的发送接收主从关系确定,进入步骤S3.7,否则进入步骤S3.6;S3.6:系统将从发送主方接收到的报文任意转换为以通信交换协议数据集合中的另一通信协议为约束的报文,并将其转发到其他端口,等待回应,若接收到某系统的响应数据报文,则本次发送接受主从关系确定,进入步骤S3.7,否则重复步骤S3.6;S3.7:在变电站各通信系统经过上述步骤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雪峰张艳艳袁展图姚俊钦芦大伟马燕君张海鹏钟荣富陈文睿余海宁郑再添刘泽槐莫小勇廖彬强林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