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松动对拉螺杆螺母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紧固件
,具体涉及一种防松动对拉螺杆螺母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对拉螺杆一般用于地上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中,一方面支撑、固定模板,防止暴模,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墙体厚度,对拉螺杆使用时与穿墙套管配套使用,可以保护螺杆后期顺利取出,不受损坏,再次重复利用,传统的对拉螺杆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实用性差,工作过程中需要多人在两侧同时拧动螺母实现对模具的固定,增加工作量,且固定螺栓螺母固定后由于外界原因容易导致螺栓螺母发生松动,稍有不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松动对拉螺杆螺母组件。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松动对拉螺杆螺母组件,包括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上的螺纹为双向螺纹,所述螺杆底端为空心结构,所述螺杆侧壁底端对称开有两对第一通槽,所述对拉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两螺母,底端的螺母外截面为正多边形,顶端的螺母外截面为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松动对拉螺杆螺母组件,包括对拉螺杆(1),所述对拉螺杆(1)上的螺纹为双向螺纹,所述螺杆(1)底端为空心结构,所述螺杆(1)侧壁底端对称开有两对第一通槽(1
‑
1),所述对拉螺杆(1)上螺纹连接有两螺母(2),底端的螺母(2)外截面为正多边形,顶端的螺母(2)外截面为圆形,所述螺母(2)内壁环形开有第一燕尾槽(2
‑
1),所述第一燕尾槽(2
‑
1)内对称贴合滑动设有两第一燕尾块(3),两第一燕尾块(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4),所述第一横杆(4)顶面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横杆(4)设置在底端的一对第一通槽(1
‑
1)内,所述第一横杆(4)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滑轨(5),所述滑轨(5)截面为弧面,顶端的螺母(2)外贴合滑动套有第一筒体(6),所述第一筒体(6)滑动套在对拉螺杆(1)上,顶端的螺母(2)内壁环形开有凹槽(2
‑
2),所述凹槽(2
‑
2)与第一燕尾槽(2
‑
1)相通,所述凹槽(2
‑
2)内设有内齿环(7),所述内齿环(7)与螺母(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顶端的第一燕尾块(3)侧壁固定连接有横管(8),所述横管(8)内外截面均为方形,一横管(8)内通过销轴旋转连接有齿轮(9),一第一燕尾块(3)侧壁开有第二通槽(3
‑
1),所述齿轮(9)一端穿过第二通槽(3
‑
1)且与内齿环(7)啮合,所述对拉螺杆(1)内贴合滑动设有第二筒体(10),所述横管(8)一端穿过第一通槽(1
‑
1)并穿入到对拉螺杆(1)中且与第二筒体(10)固定连通,所述对拉螺杆(1)内贴合滑动设有第三筒体(12),所述第三筒体(12)设置在第二筒体(10)正上方,所述第一筒体(6)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第二横杆(11),所述第二横杆(11)一端穿过第一通槽(1
‑
1)且与第三筒体(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筒体(12)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3),所述弹簧(13)底端与第二筒体(10)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对拉螺杆(1)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4),所述轴承(14)设置在第二筒体(10)正下方,所述轴承(14)内环固定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筒(15),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顶端依次穿过第二筒体(10)、第三筒体(12)且与对拉螺杆(1)内顶面贴合,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分别与第二筒体(10)、第三筒体(12)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上贴合滑动套有第一外齿环(16),所述第一外齿环(16)截面形状为十字型,所述第一外齿环(16)设置在第二筒体(10)内且与其表面贴合,所述齿轮(9)另一端穿入第二筒体(10)且与第一外齿环(16)啮合,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外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外壁对称开有两第一滑槽(15
‑
1),所述第一滑槽(15
‑
1)内贴合滑动设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与第一外齿环(1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内贴合旋转设有工字筒(18),所述工字筒(18)内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外壁对称开有两第三通槽(15
‑
2),所述第三通槽(15
‑
2)内贴合滑动设有导向杆(19),所述导向杆(19)一端插入工字筒(18)外壁之间且与其表面贴合,所述导向杆(19)另一端穿入第三筒体(12)内且与其表面贴合,所述第一内螺纹筒(1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T形外螺纹筒(20),所述第一T形外螺纹筒(20)截面为T形,所述第一T形外螺纹筒(20)内截面为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