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锁抱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93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锁抱箍,包括箍身和设在箍身上的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还包括用于与建筑墩身直接接触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箍身的内侧,所述箍身的内壁与楔形块外侧之间斜面配合。该新型自锁抱箍结构设计合理,当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箍身可压迫楔形块使之与墩身接触紧密,保证楔形块与墩身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克服温度变化对箍身的影响,保证固定的可靠性。保证固定的可靠性。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锁抱箍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锁抱箍。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使用抱箍法进行桥梁盖梁施工已得到广泛运用;利用在墩柱上的适当部位安装抱箍并使之与墩柱夹紧产生的最大静摩擦力,来克服临时设施及盖梁的重量,传统抱箍通常采用类似如图4结构。
[0003]传统抱箍结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下:传统抱箍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气温升高时,箍身受热膨胀导致与墩柱接触变弱,变相使高强螺栓“预应力损失”较大;传统抱箍的高强螺栓预紧力提供的接触压力,部分用于克服与墩柱的环向摩擦力;高强螺栓自身的预紧力损失导致结构可靠性降低;盖梁采用分次浇筑施工,传统抱箍需要在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对螺栓进行复拧,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新型自锁抱箍,其可以克服温度变化对箍身的影响,保持箍身与墩柱接触紧密。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该新型自锁抱箍,包括箍身和设在箍身上的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还包括用于与建筑墩身直接接触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箍身的内侧,所述箍身的内壁与楔形块外侧之间斜面配合。
[0007]进一步的:
[0008]所述箍身和楔形块之间设有工程塑料板。
[0009]所述箍身和楔形块的断面均为梯形。
[0010]所述楔形块的高度大于箍身的高度。
[0011]所述楔形块的内表面设有喷砂层。
[0012]所述工程塑料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0013]所述工程塑料板的厚度为0.8

1.5mm。
[0014]所述箍身及楔形块与工程塑料板的接触面与竖直面的夹角范围为1.5

2.5
°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6]该新型自锁抱箍结构设计合理,当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箍身可压迫楔形块使之与墩身接触紧密,保证楔形块与墩身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克服温度变化对箍身的影响,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抱箍立面示意图。
[0019]图2为沿图1中A

A截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沿图2中B

B截面示意图。
[0021]图4为现有抱箍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箍身、2.楔形块、3.工程塑料板、4.法兰板、5.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新型自锁抱箍,包括箍身1、设在箍身上的法兰板4、用于与建筑墩身直接接触的楔形块2;法兰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楔形块位于箍身的内侧,箍身的内壁与楔形块外侧之间斜面配合。
[0026]箍身1和楔形块2之间设有工程塑料板3;优选的,工程塑料板3为聚四氟乙烯板,便于楔形块和箍身上下滑动调整。
[0027]箍身和楔形块的断面均为梯形;工程塑料板的厚度为0.8

1.5mm;箍身及楔形块与工程塑料板的接触面与竖直面的夹角范围为1.5

2.5
°

[0028]楔形块的高度大于箍身的高度,楔形块的内表面设有喷砂层,可增加楔形块与墩身之间的摩擦力。
[0029]本技术自锁抱箍结构设计合理,当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箍身可压迫楔形块使之与墩身接触紧密,保证楔形块与墩身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克服温度变化对箍身的影响,保证固定的可靠性。
[0030]优选具体实例为:
[0031]箍身及楔形块断面为梯形,短边壁厚均为3mm,箍身高度60cm,楔形块高度65cm,箍身、楔形块与聚四氟乙烯板的接触面与竖向面夹角为2
°
;法兰板4壁厚24mm,加劲板5壁厚12mm,上述钢材均为Q235B钢材;螺栓采用8.8级M24高强螺栓;聚四氟乙烯板厚度1mm。
[0032]当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箍身与楔形块之间可以通过两者之间放置1mm聚四氟乙烯板产生相对向下滑动,压迫楔形块使之与墩身接触紧密,保证楔形块与墩身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当温度降低时,遇冷收缩,楔形块与墩身之间接触紧密,结构安全。
[0033]本技术结构的施工工序为:
[0034]1、安装楔形块:楔形块内表面喷砂处理,可在楔形块侧面焊接小耳板,用铁丝穿过两块楔形块的小耳板并扎紧,将其固定在墩身上;2、安装聚四氟乙烯板:在楔形块外表面部分位置涂刷胶水,粘贴1mm聚四氟乙烯板,不脱落即可;3、安装箍身、法兰盘、加劲板:提前将箍身、法兰盘、加劲板制成整体,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施加一个较小的预紧力,克服整个抱箍体系的自重;此时,在上部施加荷载,箍身与楔形块可相对滑动,稳定后达到“自锁”;4、在自锁抱箍上搭设盖梁支架,浇筑盖梁;5、待盖梁达到设计强度时,拆除盖梁支架、自锁抱箍;
[003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6]1、结构自重轻、造价低:该结构较传统结构仅增加了楔形块、聚四氟乙烯板2个部件,而且这几个部件材料用量极少,在明显改善了传统结构功能、克服原结构缺点的同时没
有明显的增加造价;
[0037]2、提高了抱箍使用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传统抱箍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受热膨胀时有脱离墩身的趋势,竖向摩擦力减小,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环向摩擦力的存在、高强螺栓自身预应力的损失,导致传统抱箍承载力降低;通过本装置可实现“自锁”,消除上述不利因素,适用范围更广;
[0038]楔形块内表面通过喷砂处理提高与墩身之间的摩擦系数至0.40;通过放置1mm聚四氟乙烯板,尽可能减小箍身与楔形块之间的摩擦系数至0.08;箍身与楔形块的接触面与竖向面夹角需大于0
°
、小于17
°
,据此可以保证抱箍上施加荷载、气温升高时,箍身可以相对楔形块产生滑动达到“自锁”的目的。
[0039]3、操作简便:传统抱箍在大面积施工时,预先安装抱箍,在盖梁施工之前、混凝土分次浇筑时,均需对抱箍高强螺栓进行复拧;“自锁”抱箍,仅需在安装时施拧,后续施工无需复拧。
[0040]本技术结构可靠性的自锁抱箍,克服了传统抱箍结构受气温升高、环向摩擦力、高强螺栓预应力损失等影响致使承载力降低的缺点;同时优化了工序:相较传统抱箍,无需每次在盖梁阶段浇筑混凝土前复拧螺栓。综上,对于桥墩数量较多的引桥,采用该新型结构,能有效保证结构安全并节省工期。
[0041]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
[0042]上面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锁抱箍,包括箍身和设在箍身上的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建筑墩身直接接触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箍身的内侧,所述箍身的内壁与楔形块外侧之间斜面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自锁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箍身和楔形块之间设有工程塑料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自锁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箍身和楔形块的断面均为梯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自锁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的高度大于箍身的高度。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其鑫奚一好金鹏梅云弟杨帆吴乾飞沈垚董立康招旭张晨郭洋洋梁庆伟孙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