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84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包括首舱结构、辅助结构和尾舱,所述首舱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且首舱结构的外壁一侧固定有组装结构,所述组装结构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子舱结构,且子舱结构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尾舱。所述子舱结构包括子舱舱体、共氧连通管道、气囊组件和连接阀口。该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利用连接阀口可将惰性气体或混合液体灌入气囊组件内部,从而对缝隙处进行封堵,持续进行密封工作,基于不同的颜色混合液体可在气囊组件出现破损时,快速进行定位,通过旋转螺栓组可将连接管孔、首舱舱体与子舱舱体的共氧连通管道进行连接,便携生产后进行运输装配,同时利用其相同连接结构,后期所需情况自由添加子舱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


[0001]本技术涉及氧舱
,具体为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

技术介绍

[0002]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按加压的介质不同,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加压舱两种,高压氧舱的适用范围很广,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0003]市场上的可组装式的氧舱不具有气囊式密封的子舱结构,一般连接的方式都是通过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但基于氧舱使用场景,多为具有一定压力和富氧情况下,同时还可根据所需进行冷热温度调节,多种情况下其橡胶密封圈老化程度快,容易造成泄漏的情况,需要对连接处进行拆卸跟换,为有效降低更换频率,以及提高密封使用时间,同时可快速定位泄漏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市场上的可组装式的氧舱不具有气囊式密封的子舱结构,一般连接的方式都是通过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但基于氧舱使用场景,多为具有一定压力和富氧情况下,同时还可根据所需进行冷热温度调节,多种情况下其橡胶密封圈老化程度快,容易造成泄漏的情况,需要对连接处进行拆卸跟换,为有效降低更换频率,以及提高密封使用时间,同时可快速定位泄漏位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包括首舱结构、辅助结构和尾舱,所述首舱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且首舱结构的外壁一侧固定有组装结构,所述组装结构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子舱结构,且子舱结构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尾舱,所述子舱结构包括子舱舱体、共氧连通管道、气囊组件和连接阀口,且子舱舱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共氧连通管道,所述共氧连通管道的外壁一周套合设置有气囊组件,且气囊组件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接阀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结构、共氧连通管道包裹于气囊组件,且气囊组件与连接阀口之间相连通呈可调填充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首舱结构包括支撑底座、首舱舱体、开合门和密封窗,且支撑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首舱舱体,所述首舱舱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开合门,且开合门的外壁设置有密封窗。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防水层、合金层和软垫内衬,且防水层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合金层,所述合金层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软垫内衬。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包裹于合金层,且合金层与软垫内衬之间为胶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结构包括连接管孔、螺栓孔和螺栓组,且连接管孔的内部一周贯穿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子舱结构通过螺栓组、连接管孔与首舱结构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子舱结构与连接管孔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利用连接阀口可将惰性气体或混合液体灌入气囊组件内部,从而对缝隙处进行封堵,持续进行密封工作,基于不同的颜色混合液体可在气囊组件出现破损时,快速进行定位,通过旋转螺栓组可将连接管孔、首舱舱体与子舱舱体的共氧连通管道进行连接,便携生产后进行运输装配,同时利用其相同连接结构,后期所需情况自由添加子舱结构。
[0014]防水层包裹于合金层,且合金层与软垫内衬之间为胶合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降低外界水汽对氧舱的锈蚀,同时合金层通过铝镁合金制成,其强度高,密度小,散热好等优点,可有效满足氧舱加压使用所需,以及合金层外壁一侧贴合有通过硅胶制成的软垫内衬,可对使用者形成防护,降低磕碰导致受伤的情况。
[0015]子舱结构通过螺栓组、连接管孔与首舱结构构成可拆卸结构,子舱结构可设置为多个、单组或之间将首舱结构与尾舱进行连接,子舱结构外壁另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相同结构,通过旋转螺栓组可将连接管孔、首舱舱体与子舱舱体的共氧连通管道进行连接,其作用在于便携生产后进行运输装配,同时利用其相同连接结构,方便后期根据所需情况自由添加子舱结构,满足多种需求。
[0016]组装结构、共氧连通管道包裹于气囊组件,基于螺栓组将连接管孔与气囊组件进行连接,可形成卡合内腔,气囊组件设置于内腔内部,利用连接阀口可将惰性气体或混合液体灌入气囊组件内部,从而对缝隙处进行封堵,相比橡胶密封圈老化,可通过加大惰性气体或混合液体灌入量,持续进行密封工作,降低更换的频率,同时基于不同颜色的混合液体可以在气囊组件出现破损时,快速进行定位,便于维修人员进行定位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子舱结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辅助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首舱结构;101、支撑底座;102、首舱舱体;103、开合门;104、密封窗; 2、辅助结构;201、防水层;202、合金层;203、软垫内衬;3、组装结构;301、连接管孔;302、螺栓孔;303、螺栓组;4、子舱结构;401、子舱舱体;402、共氧连通管道; 403、气囊组件;404、连接阀口;5、尾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包括:首舱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2,且首舱结构1的外壁一侧固定有组装结构3,组装结构3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子舱结构4,且子舱结构4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尾舱5,首舱结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首舱舱体102、开合门103和密封窗104,且支撑底座101的上方固定有首舱舱体102,首舱舱体102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开合门103,且开合门103的外壁设置有密封窗104,组装结构3包括连接管孔301、螺栓孔302和螺栓组303,且连接管孔301的内部一周贯穿开设有螺栓孔302,螺栓孔30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
螺栓组303,子舱结构4通过螺栓组303、连接管孔301与首舱结构1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子舱结构4与连接管孔301之间为螺纹连接,子舱结构4 可设置为多个、单组或之间将首舱结构1与尾舱5进行连接,子舱结构4外壁另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2相同结构,通过旋转螺栓组303可将连接管孔301、首舱舱体102与子舱舱体401的共氧连通管道402进行连接,其作用在于便携生产后进行运输装配,同时利用其相同连接结构,方便后期根据所需情况自由添加子舱结构4,满足多种需求。
[0022]如图2所示,子舱结构4包括子舱舱体401、共氧连通管道402、气囊组件403和连接阀口404,且子舱舱体40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共氧连通管道402,共氧连通管道402的外壁一周套合设置有气囊组件403,且气囊组件403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接阀口404,组装结构3、共氧连通管道402包裹于气囊组件403,且气囊组件403与连接阀口404之间相连通呈可调填充状,基于螺栓组303将连接管孔301与气囊组件403进行连接,可形成卡合内腔,气囊组件403设置于内腔内部,利用连接阀口404可将惰性气体或混合液体灌入气囊组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包括首舱结构(1)、辅助结构(2)和尾舱(5),其特征在于:所述首舱结构(1)的内部设置有辅助结构(2),且首舱结构(1)的外壁一侧固定有组装结构(3),所述组装结构(3)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子舱结构(4),且子舱结构(4)的外壁一侧连接有尾舱(5),所述子舱结构(4)包括子舱舱体(401)、共氧连通管道(402)、气囊组件(403)和连接阀口(404),且子舱舱体(40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共氧连通管道(402),所述共氧连通管道(402)的外壁一周套合设置有气囊组件(403),且气囊组件(403)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连接阀口(4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结构(3)、共氧连通管道(402)包裹于气囊组件(403),且气囊组件(403)与连接阀口(404)之间相连通呈可调填充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镁合金材质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首舱结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首舱舱体(102)、开合门(103)和密封窗(104),且支撑底座(101)的上方固定有首舱舱体(1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明王文爽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九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