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257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舱,属于隔离舱技术领域,应用于对具有传染性人员的紧急隔离,防止污染源的传播扩散。该隔离舱包括舱体、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紫外杀菌灯、压差测量装置、生物安全传递窗、外开门、锁紧把手、平面调节进风转阀,舱体面板由不锈钢双层发泡板制作,顶部排风机出风口,隔离舱带控制触摸屏,实时显示舱体内外温湿度、负压值、风量,排风系统由高效过滤器和排风机组成,排风机带有排风罩,进风带平面转阀,舱体内部配装紫外杀菌灯,设有紧急呼叫报警按钮、对讲装置,舱体顶部设有报警蜂鸣器,外开门装有有机玻璃观察窗,舱体前端设置生物安全传递窗,内部带紫外线消毒灯,能够实现快速安全隔离。能够实现快速安全隔离。能够实现快速安全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隔离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隔离舱,属于隔离舱
,应用于对具有传染性人员的紧急隔离,防止污染源的传播扩散。

技术介绍

[0002]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的是各种流行病爆发,像空气传播的疫情最为难防。在此大环境下,疫情防控变的尤为重要,如果发现疫情感染者,及时的隔离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0003]所以在此背景下,提供一种负压隔离舱,可以在疫情感染紧急情况下隔离处理感染者,及时的避免疫情扩散。负压隔离舱是一种具有阻断传染病源功能的小型可移动安全隔离装置。隔离舱采用简约化风格,可快速安装布置,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移动便捷、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为发热和疑似病人在现场及时提供暂时的滞留隔离空间,实现快速安全隔离,有效减小发热和疑似病人携带的病毒向外界环境的扩散、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疫情感染紧急情况下隔离处理感染者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负压隔离舱,它可以快速安装布置,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移动便捷、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为发热和疑似病人在现场及时提供暂时的滞留隔离空间,实现快速安全隔离,有效减小发热和疑似病人携带的病毒向外界环境的扩散、污染。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负压隔离舱包括舱体1、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紫外杀菌灯3、压差测量装置4、观察窗5、对讲装置6、生物安全传递窗7、人员休息卡座8、电控模块9、底架10、外开门11、标准门栏12、锁紧把手13、检修灯14、报警灯15、检修灯16、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其中,在舱体1前面板上开设有外开门11,外开门11通过标准门栏12与舱体1连接,并在外开门11的外侧安装有锁紧把手13,在舱体1前面板上安装压差测量装置4、观察窗5、对讲装置6、生物安全传递窗7、检修灯14;在舱体1顶部安装有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和报警灯15;在舱体1的右侧面板下部安装检修灯16和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与安装在舱体1内部的人员休息卡座8下部空间连通,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在人员休息卡座8下部空间内放置;在舱体1内部的后面板上安装有2~10 排紫外杀菌灯3;无人时开启紫外杀菌灯3可以对舱体1内部进行消毒净化,防止对后来人员的感染。在隔离舱底部设置底架10,支撑隔离舱并调节其稳定性。
[0006]所述的电控模块9通过线缆对整个负压装置进行控制,根据压差测量装置4 的信号输入,,由电控模块9自动控制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的风量、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的开度,新鲜空气经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补充到隔离舱内,体温异常人员呼出的污染空气经过滤净化后排出,舱体1空气从形成微环境空气定向流,维持舱体1内部的负压;舱体1内部的负压值为0~100Pa。维持舱体1部负压状态,可以有效的避免内部感染人员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传播。
[0007]在舱体1前面板设置生物安全传递窗7,生物安全传递窗7的内外两侧门具备互锁
功能,生物安全传递窗7内部设有2~5排紫外线消毒灯,为内部隔离人员安全传递急需物品或药品。舱体1的壁板为不锈钢双层发泡板和透明有机玻璃围成,舱体1的顶部面板和观察窗5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可以实现透光和观察隔离舱内外情况。舱体1内壁喷涂可见光催化涂层,且舱体1内部配装紫外杀菌灯3,及时为隔离舱内消毒。负压隔离舱整个结构板缝均有密封措施,密封材料为玻璃密封胶、弹性胶条中的一种以上。
[0008]舱体1内壁喷涂可见光催化涂层,且舱体1内部配装2~10排紫外杀菌灯3,及时为舱内消毒;可见光催化涂层为氧化锡、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锌或硫化镉。
[0009]所述负压隔离舱的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包括排风机2

1、高效过滤器2

2,舱体1含有病毒的气溶胶经过高效过滤器2

2过滤截掉病毒排出,防止隔离舱内气溶胶向外泄露。
[0010]所述舱体1内部设有紧急呼叫对讲装置6,舱体1外顶部设有报警灯15,当舱内的负压值小于10Pa时,报警灯15进行紧急声光报警。当内部隔离人员出现不适或紧急情况是,通过紧急呼叫对讲装置6与外界取得联系。同时,舱体1外顶部设有报警等15,当舱体内外温湿度、负压值、风量、紫外杀菌灯、平面转阀等出现异常或故障时,警示灯和蜂鸣器会同时报警。
[0011]舱体1的壁板为不锈钢双层发泡板和透明有机玻璃围成,舱体1的顶部面板、观察窗5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实现透光和观察隔离舱内外情况。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负压隔离舱采用简约化风格,可快速安装布置,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好、移动便捷、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为发热和疑似病人在现场及时提供暂时的滞留隔离空间,实现快速安全隔离,有效减小发热和疑似病人携带的病毒向外界环境的扩散、污染。
[0014](2)负压隔离舱整个结构布置均匀紧凑、板缝均匀全为玻璃胶密封,外开门缝处贴有密封弹性胶条,整体密闭时密封性良好。
[0015](3)所述顶部排风机出风口处装有消音板,很好的隔绝掉隔离舱的内外声音传递,给隔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静音环境,不会在狭小的空间内有噪音干扰。
[0016](4)所述舱体实现全智能控制,带控制触摸屏,实时显示舱体内外温湿度、负压值、风量,可一键启动/关闭排风机、紫外杀菌灯、平面转阀;可设置负压失压延时报警;可调节风机转速;可设置紫外杀菌灯延时启动时间、消毒时间等。
[0017](5)所述舱体内部配装有紫外杀菌灯并配有红外感应开关,确保无人的时候才能开启紫外灯,及时为隔离舱内消杀病毒,舱体内部设有紧急呼叫报警按钮,隔离舱内外也装有对讲装置,舱体顶部设有报警蜂鸣器,外开门装有有机玻璃观察窗,舱体顶部为双层有机玻璃,便于观察隔离舱内情况,保证舱体内部光线通透,避免隔离病人心情压抑。
附图说明
[0018]图1负压隔离舱结构布局前视图
[0019]图2负压隔离舱结构布局右视图
[0020]图3负压隔离舱结构布局俯视图
[0021]图中:1.舱体,2.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

1.排风机,2

2.高效过滤器,3. 紫外杀菌灯,4.压差测量装置,5.观察窗,6.对讲装置,7.生物安全传递窗,8. 人员休息卡座,9.
电控模块,10.底架,11.外开门,12.标准门栏,13.锁紧把手, 14.检修灯,15.报警灯,16.换线盒,17.平面调节进风转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按照图1,负压隔离舱包括舱体1、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紫外杀菌灯 3、压差测量装置4、观察窗5、对讲装置6、生物安全传递窗7、人员休息卡座 8、电控模块9、底架10、外开门11、标准门栏12、锁紧把手13、检修灯14、报警灯15、检修灯16、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整个结构布置均匀紧凑、板缝均匀全为玻璃胶密封。外开门11缝处贴有密封弹性胶条,通过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该隔离舱包括舱体(1)、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紫外杀菌灯(3)、压差测量装置(4)、观察窗(5)、对讲装置(6)、生物安全传递窗(7)、人员休息卡座(8)、电控模块(9)、底架(10)、外开门(11)、标准门栏(12)、锁紧把手(13)、检修灯(14)、报警灯(15)、换线盒(16)、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其中,在舱体(1)前面板上开设有外开门(11),外开门(11)通过标准门栏(12)与舱体(1)连接,并在外开门(11)的外侧安装有锁紧把手(13),在舱体(1)前面板上分别安装压差测量装置(4)、观察窗(5)、对讲装置(6)、生物安全传递窗(7)、检修灯(14);在舱体(1)顶部安装有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和报警灯(15);在舱体(1)的右侧面板下部安装换线盒(16)、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与安装在舱体(1)内部的人员休息卡座(8)下部空间连通,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在人员休息卡座(8)下部空间内放置;在舱体(1)内部的后面板上安装有2

10排紫外杀菌灯(3);在隔离舱底部设置底架(10),支撑隔离舱并调节其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根据压差测量装置(4)的信号输入,由电控模块(9)自动控制空气净化消毒通风装置(2)的风量、平面调节进风转阀(17)的开度,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健康凯王德生韩浩宋华张家毅游俊琴杨云涛原博周术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