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83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轨道、工作台、液压杆、电磁阀A、气缸、电磁阀B、冷却架等,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气缸的下方设置有风干机构;通过设置有气缸带动工作台在轨道上水平移动,设置有液压杆带动冷却架在垂直方向运动,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转运,提高了冷却效率,避免了使用者与工件以及高温水蒸气直接接触,消除了转运过程的安全隐患;设置有电机带动扇叶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加快空气流动,实现初步降温的效果;设置有控制器,对整个冷却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部分金属的机械能转化为金属的内能,金属内能增大使金属温度升高,尤其是对机械零部件热加工时,如不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冷却,将会导致工件变形增加,导致刀具磨损,同时也影响工件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冷却还可以防止工件热膨胀,翘曲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及冷却已加工表面抑制热变质层的产生。
[000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冷却装置在对机械零部件冷却过程中需要人工参与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转运,并且冷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且不能保证冷却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顶端,所述轨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杆,所述工作台的前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A,所述工作台的后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B,所述液压杆的伸长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架,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气缸的下方设置有风干机构。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冷机构包括支架A,所述支架A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的外壁,所述支架A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扇叶,所述扇叶的外侧周围通过螺栓固定有束风罩。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冷机构包括冷却池,所述冷却池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下方内壁,所述冷却池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沉淀层,所述冷却池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根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干机构包括支架B,所述支架B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的外壁,所述支架B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吹气喷头,所述吹气喷头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均流器,所述均流器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C。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箱体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支撑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气泵,所述气
泵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一侧设置有换气扇,所述换气扇的外侧周围通过螺栓固定有保护罩。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前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触摸屏,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以及触摸屏均电性连接。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装置设置有气缸带动工作台在轨道上水平移动,设置有液压杆带动冷却架在垂直方向运动,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转运,提高了冷却效率,避免了使用者与工件以及高温水蒸气直接接触,消除了转运过程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有电机带动扇叶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加快空气流动,实现初步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有冷却池,冷却池内盛有冷却液,设置有水泵驱动循环管对冷却液进行循环,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冷却效果;通过设置有吹气喷头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吹去工件表面的水分,丰富了装置的功能性;通过设置有控制器,对整个冷却过程进行控制,提高了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
[0020]100、箱体;10、限位块;20、支撑脚;30、气泵;40、液压泵;50、换气扇;60、保护罩;70、控制器;80、触摸屏;101、轨道;102、工作台;103、液压杆;104、电磁阀A;105、气缸;106、电磁阀B;107、冷却架;201、支架A;202、电机;203、扇叶;204、束风罩;301、冷却池;302、沉淀层;303、循环管;304、水泵;401、支架B;402、吹气喷头;403、均流器;404、电磁阀C。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轨道101,所述轨道101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00的顶端,所述轨道1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工作台102,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杆103,所述工作台102的前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A104,所述工作台102的后方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105,所述气缸105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B106,所述液压杆103的伸长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冷却架107,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气缸105的下方设置有风干机构;通过设置有气缸105带动工作台102在轨道101上水平移动,设置有液压杆103带动冷却架107在垂直方向运动,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转运,提高了冷却效率,避免了使用者与工件以及高温水蒸气直接接触,消除了转运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0022]具体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支架A201,所述支架A201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102的外壁,所述支架A201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
多个扇叶203,所述扇叶203的外侧周围通过螺栓固定有束风罩204;通过设置有电机202带动扇叶203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加快空气流动,实现初步降温的效果。
[0023]具体的,所述液冷机构包括冷却池301,所述冷却池301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00的下方内壁,所述冷却池30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沉淀层302,所述冷却池301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根循环管303,所述循环管303的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水泵304;通过设置有冷却池301,冷却池301内盛有冷却液,设置有水泵304驱动循环管303对冷却液进行循环,提高了冷却效率,保证了冷却效果。
[0024]具体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支架B401,所述支架B401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00的外壁,所述支架B4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多个吹气喷头402,所述吹气喷头402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均流器403,所述均流器403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阀C404;通过设置有吹气喷头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运送机构,所述运送机构包括轨道(101),所述轨道(101)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00)的顶端,所述轨道(101)的内壁设置有工作台(102),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103),所述工作台(102)的前方外壁设置有电磁阀A(104),所述工作台(102)的后方外壁设置有气缸(105),所述气缸(105)的尾部设置有电磁阀B(106),所述液压杆(103)的伸长端设置有冷却架(107),所述工作台(102)的下方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液冷机构,所述气缸(105)的下方设置有风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包括支架A(201),所述支架A(201)通过螺栓固定于工作台(102)的外壁,所述支架A(201)的外壁设置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扇叶(203),所述扇叶(203)的外侧周围设置有束风罩(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构包括冷却池(301),所述冷却池(301)通过螺栓固定于箱体(100)的下方内壁,所述冷却池(30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修良樊香良韩程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文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