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83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扶手架、水泵装置、衔接架、灌溉架装置、移动底盘、储备水箱,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现有灌溉设备在对于种苗进行喷淋的时候,喷头喷出的水雾容易喷溅到前方的操作区域,影响使用的体验,同时现有喷淋设备固定式喷头结构也较为局限,较不方便应对一些不同的使用环境的问题,使设备通过设有的拉板与滑板的相互配合,进而使得喷头装置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前后滑动调节,更加的灵活,同时通过防脱钩配合搭扣架进行稳定支持,通过挡板装置对于操作人一侧的水雾进行阻挡,并最终通过回收槽对于集中回流的水能够进行回收利用。流的水能够进行回收利用。流的水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属于灌溉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油茶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
[0003]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现有灌溉设备在对于种苗进行喷淋的时候,喷头喷出的水雾容易喷溅到前方的操作区域,直接影响操作使用的体验,同时现有喷淋设备固定式喷头结构也较为局限,较不方便应对一些不同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扶手架、水泵装置、衔接架、灌溉架装置、移动底盘、储备水箱,所述灌溉架装置设于衔接架外侧且与衔接架锁接,所述衔接架设于水泵装置侧边,所述水泵装置与衔接架锁接,所述水泵装置下方设有储备水箱,所述储备水箱下方设有移动底盘,所述储备水箱左侧锁接有扶手架,所述灌溉架装置包括装配框、搭扣架、喷头装置、挡板装置、限位器、导水仓,所述喷头装置设于装配框中部且与装配框间隙配合,所述装配框上方锁接有搭扣架,所述装配框内侧端与导水仓焊接,所述导水仓下方设有挡板装置且与挡板装置扣接,所述挡板装置后侧扣接有限位器。
[0006]作为优选,所述喷头装置包括防脱钩、进水管、滑板、拉板、喷淋喷头,所述喷淋喷头设于滑板下方且与滑板扣接,所述喷淋喷头内侧扣接有进水管,所述滑板右侧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上方设有防脱钩。
[0007]作为优选,所述挡板装置包括主挡板、活动轴管、导流槽、回收槽装置、固定套,所述活动轴管设于主挡板上方且与主挡板扣接,所述主挡板侧边嵌入有导流槽,所述主挡板下方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下方设有回收槽装置且与回收槽装置扣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槽装置包括滤网、外壳、抽拉块、回收盒,所述滤网设于外壳上方,所述外壳底部嵌入有回收盒,所述回收盒两侧锁接有抽拉块。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盒为可延展结构,随着装载容量的增加会向下伸展。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器前端设有弹簧,随着侧边挡板装置重量的增加会逐渐向左侧压缩倾斜。
[0011]作为优选,所述滑板嵌入于装配框中部,采用轨道式活动结构,所述进水管为伸缩结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回收盒侧边设有滑轨,可在外壳形成左右滑动,便于取放。
[001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于油茶种苗进行灌溉的时候,通过设有的拉板与滑板的相互配合,进而使得喷头装置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前后滑动调节,更加的灵活,同时通过防脱钩配合搭扣架进行稳定支持,通过挡板装置对于操作人一侧的水雾进行阻挡,并最终通过回收槽对于集中回流的水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灌溉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喷头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挡板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回收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扶手架

1、水泵装置

2、衔接架

3、灌溉架装置

4、移动底盘

5、储备水箱

6、装配框

A、搭扣架

B、喷头装置

D、挡板装置

F、限位器

G、导水仓

I、防脱钩

D1、进水管

D3、滑板

D5、拉板

D7、喷淋喷头

D9、主挡板

F1、活动轴管

F3、导流槽

F5、回收槽装置

F7、固定套

F9、滤网

71、外壳

73、抽拉块

75、回收盒

7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扶手架1、水泵装置2、衔接架3、灌溉架装置4、移动底盘5、储备水箱6,所述灌溉架装置4设于衔接架3外侧且与衔接架3锁接,所述衔接架3设于水泵装置2侧边,所述水泵装置2与衔接架3锁接,所述水泵装置2下方设有储备水箱6,所述储备水箱6下方设有移动底盘5,所述储备水箱6左侧锁接有扶手架1,所述灌溉架装置4包括装配框A、搭扣架B、喷头装置D、挡板装置F、限位器G、导水仓I,所述喷头装置D设于装配框A中部且与装配框A间隙配合,所述装配框A上方锁接有搭扣架B,所述装配框A内侧端与导水仓I焊接,所述导水仓I下方设有挡板装置F且与挡板装置F扣接,所述挡板装置F后侧扣接有限位器G。
[0022]所述喷头装置D包括防脱钩D1、进水管D3、滑板D5、拉板D7、喷淋喷头D9,所述喷淋喷头D9设于滑板D5下方且与滑板D5扣接,所述喷淋喷头D9内侧扣接有进水管D3,所述滑板D5右侧设有拉板D7,所述拉板D7上方设有防脱钩D1。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扶手架1可配合移动底盘5将设备推到目标喷淋区域,通过所需喷淋的长度,进而拉动拉板D7带动滑板D5沿着装配框A进行滑动到所需的伸展长度,并将防脱钩D1搭住搭扣架B对应的位置,起到防脱的辅助,进水管D3会随之进行伸缩,灌溉工作启动时,通过打开进水管D3,进而将储备水箱6的水往上抽起,并在衔接架3与导水仓I的配合下进行传递,通过进水管D3传递到喷淋喷头D9中,进而喷淋喷头D9能够对于下方的油茶种苗进行一个喷淋浇灌,在此过程中,挡板装置F在限位器G的协同下起到一个前方水
雾阻挡的效果,并能够对其水雾进行收集回收。
[0024]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4

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所述挡板装置F包括主挡板F1、活动轴管F3、导流槽F5、回收槽装置F7、固定套F9,所述活动轴管F3设于主挡板F1上方且与主挡板F1扣接,所述主挡板F1侧边嵌入有导流槽F5,所述主挡板F1下方设有固定套F9,所述固定套F9下方设有回收槽装置F7且与回收槽装置F7扣接。
[0025]所述回收槽装置F7包括滤网71、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扶手架(1)、水泵装置(2)、衔接架(3)、灌溉架装置(4)、移动底盘(5)、储备水箱(6),所述灌溉架装置(4)设于衔接架(3)外侧且与衔接架(3)锁接,所述衔接架(3)设于水泵装置(2)侧边,所述水泵装置(2)与衔接架(3)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装置(2)下方设有储备水箱(6),所述储备水箱(6)下方设有移动底盘(5),所述储备水箱(6)左侧锁接有扶手架(1);所述灌溉架装置(4)包括装配框(A)、搭扣架(B)、喷头装置(D)、挡板装置(F)、限位器(G)、导水仓(I),所述喷头装置(D)设于装配框(A)中部且与装配框(A)间隙配合,所述装配框(A)上方锁接有搭扣架(B),所述装配框(A)内侧端与导水仓(I)焊接,所述导水仓(I)下方设有挡板装置(F)且与挡板装置(F)扣接,所述挡板装置(F)后侧扣接有限位器(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装置(D)包括防脱钩(D1)、进水管(D3)、滑板(D5)、拉板(D7)、喷淋喷头(D9),所述喷淋喷头(D9)设于滑板(D5)下方且与滑板(D5)扣接,所述喷淋喷头(D9)内侧扣接有进水管(D3),所述滑板(D5)右侧设有拉板(D7),所述拉板(D7)上方设有防脱钩(D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贤剑柯细国金美女张玲霞邓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阳新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