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76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教学实训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包括多个建筑构件,多个建筑构件组合形成装配式建筑,多个所述建筑构件后端套接有U型框,建筑构件贯穿插接在U型框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另一个侧壁对建筑构件的后移起到阻挡作用,U型框底部靠后的位置处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U型框的底面完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依次拉动每个建筑构件的方式使其远离U型框的另一个侧壁,当教学完成后,只需将U型框顶端向后扳动,从而使T型框处于躺平状态,被拉出的所有建筑构件可重新进入到U型框的内部,快速复原回到原位的效率快,随后将U型框重新扳动处于竖直状态即可,提高了下次教学的效率。提高了下次教学的效率。提高了下次教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教学实训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建筑工程质量有保证,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少,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目前装配式建筑的造价较高,而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装配式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足。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程度高,对建筑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较传统现浇结构提高。现有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的数量不足,专业技术和施工操作不熟练,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也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
[0003]部分学校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图片加模型的方式进行教学和装配训练,在进行教学时,整个教学装配训练系统无法快速复原,影响后续的教学效率。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包括多个建筑构件,多个建筑构件组合形成装配式建筑,多个所述建筑构件后端套接有U型框,建筑构件贯穿插接在U型框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另一个侧壁对建筑构件的后移起到阻挡作用,U型框底部靠后的位置处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U型框的底面完全接触,U型框前侧壁被建筑构件贯穿插接后分离形成的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后端固定连接在U型框的后侧壁上。
[0007]优选的,所述U型框的后侧壁的前侧面嵌入有接触板,接触板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插入杆,插入杆外侧套接有贯穿杆,贯穿杆向后贯穿U型框,且贯穿到U型框侧壁外侧的长度小于接触板前后方向的厚度,插入杆与贯穿杆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调节轴,调节轴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门型板,调节轴螺纹连接在门型板顶部,支撑板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杆,限位杆竖向插接在门型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轴顶端与底座轴承连接,调节轴外侧套接有手轮。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为活动带刹车脚轮。
[0011]优选的,所述贯穿杆后端粘结有凸起,凸起为橡胶材质。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收纳框,收纳框底部设置有滑动块,底座顶部设置有与滑动块滑动配合的卡槽。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建筑构件前侧面均设置有球体,球体后端设置有嵌入杆,嵌入杆
呈平放的T型,嵌入杆的后端滑动连接在建筑构件内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依次拉动每个建筑构件的方式使其远离U型框的另一个侧壁,当教学完成后,只需将U型框顶端向后扳动,从而使T型框处于躺平状态,被拉出的所有建筑构件可重新进入到U型框的内部,快速复原回到原位的效率快,随后将U型框重新扳动处于竖直状态即可,提高了下次教学的效率;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U型框带动贯穿杆的后端抵紧在支撑板上时,贯穿杆被推动,从而使贯穿杆带动插入杆和接触板向上移动,使接触板从U型框的后侧壁内部移出,随后当拉出的所有建筑构件收到自身重力作用而下移撞击在接触板上时,接触板可挤压缓冲弹簧,从而对下滑的建筑构件起到减缓撞击的作用;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手轮带动调节轴转动,进而使支撑板的高度改变,也可以调整调节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使限位杆向上移出门型板,此时门型板不再对限位杆起到限位作用,可直接转动支撑板,带动建筑构件转动一周,使装配完成的装配建筑供周围的所有人浏览,转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的建筑构件拉出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调节轴、底座、门型板和限位杆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U型框的侧剖视图。
[0022]图中:建筑构件1、U型框2、支撑板3、接触板4、插入杆5、贯穿杆6、缓冲弹簧7、调节轴8、底座9、门型板10、限位杆11、手轮12、万向轮13、凸起14、收纳框15、滑动块16、球体17、嵌入杆18、支撑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2所示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包括多
个建筑构件1,多个建筑构件1组合形成装配式建筑,多个所述建筑构件1后端套接有U型框2,建筑构件1贯穿插接在U型框2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另一个侧壁对建筑构件1的后移起到阻挡作用,U型框2底部靠后的位置处铰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U型框2的底面完全接触,U型框2前侧壁被建筑构件1贯穿插接后分离形成的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后端固定连接在U型框2的后侧壁上。
[0026]在进行教学训练时,由于多个建筑构件1插接在U型框2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因此可通过依次拉动每个建筑构件1的方式使其远离U型框2的另一个侧壁,当教学完成后,只需将U型框2顶端向后扳动,从而使T型框处于躺平状态,被拉出的所有建筑构件1可重新进入到U型框2的内部,快速复原回到原位的效率快,随后将U型框2重新扳动处于竖直状态即可,提高了下次教学的效率。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

3,所述U型框2的后侧壁的前侧面嵌入有接触板4,接触板4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插入杆5,插入杆5外侧套接有贯穿杆6,贯穿杆6向后贯穿U型框2,所述贯穿杆6后端粘结有凸起14,凸起14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凸起14可在U型框2向后偏转后带动贯穿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包括多个建筑构件(1),多个建筑构件(1)组合形成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建筑构件(1)后端套接有U型框(2),建筑构件(1)贯穿插接在U型框(2)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另一个侧壁对建筑构件(1)的后移起到阻挡作用,U型框(2)底部靠后的位置处铰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U型框(2)的底面完全接触,U型框(2)前侧壁被建筑构件(1)贯穿插接后分离形成的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后端固定连接在U型框(2)的后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2)的后侧壁的前侧面嵌入有接触板(4),接触板(4)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插入杆(5),插入杆(5)外侧套接有贯穿杆(6),贯穿杆(6)向后贯穿U型框(2),且贯穿到U型框(2)侧壁外侧的长度小于接触板(4)前后方向的厚度,插入杆(5)与贯穿杆(6)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教学及模拟装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底部设置有调节轴(8),调节轴(8)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顶部设置有门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秀梅周忠忍张立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之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