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71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1
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包括内墙1、设置在内墙1外侧的填充墙2、设置在填充墙外侧的外墙3;填充墙2内设置有管道4;还包括泵5以及连通泵5与管道4的排水管6和给水管7;还包括供电模块8,供电模块8与泵5电连接。供电模块8并联有太阳能发电模组或风力发电模组。还包括与供电模块8和泵5均电连接的储能模块9。还包括与泵5、供电模块8和储能模块9均电连接的控制器10。还包括与控制器10电连接的并网模块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耗较低,且能调节室内温度;2、可实现错峰用电,降低能耗;3、可将多余电能并入电网,提高使用经济性;4、控温均匀,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建筑结构


[0001]本实用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控温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南方的气候长期高温,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庭或写字楼需要开半年以上的空调。但是,这样的工作生活习惯与现时碳中和的主流环境不相匹配。因此需要从建筑设计方面设计一些能耗较低,但同时可保证室内温度适中的解决方案。目前比较常规的是在建筑朝阳的一面增设保温层,或涂抹保温涂层。但是,这种仅增大热阻的方案,无法使室内保持适中的温度,夏天还是会过热,冬天还是会过冷。
[0003]对此,亟需开发一种低能耗,且能调节室内温度的控温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温建筑结构,能耗较低,且能调节室内温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包括内墙(1)、设置在所述内墙(1)外侧的填充墙(2)、设置在所述填充墙外侧的外墙(3);所述填充墙(2)内设置有管道(4);还包括泵(5)以及连通所述泵(5)与所述管道(4)的排水管(6)和给水管(7);还包括供电模块(8),所述供电模块(8)与所述泵(5)电连接。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控温建筑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供电模块(8)和所述泵(5)均电连接的储能模块(9)。
[0009]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泵(5)、所述供电模块(8)和储能模块(9)均电连接的控制器(10)。
[0010]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并网模块(11)。
[0011]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给水管(7)上的控温模块(12),所述控温模块(12)与所述控制器(10)电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供电模块(8)并联有太阳能发电模组或风力发电模组。
[0013]可选地,所述管道(4)包括与所述给水管(7)连通的给水管道(41)、与所述排水管(6)连通的排水管道(42)和连通所述给水管道(41)和所述排水管道(42)的控温管道(43)。
[0014]可选地,所述控温管道(43)垂直布置。
[0015]可选地,所述给水管(7)与给水管道(41)的中部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外墙(3)涂有隔热涂层(13)。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耗较低,且能调节室内温度;2、可实现错峰用电,降低能耗;3、可将多余电能并入电网,提高使用经济性;4、控温均匀,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的A

A剖面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内墙,2

填充墙,3

外墙,4

管道,5

泵,6

排水管,7

给水管,8

供电模块,9

储能模块,10

控制器,11

并网模块,12

控温模块,13

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控温建筑结构。
[0024]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的A

A剖面图。如图1

2所示:该控温建筑结构,包括内墙1、设置在内墙1外侧的填充墙2、设置在填充墙外侧的外墙3;填充墙2内设置有管道4;还包括泵5以及连通泵5与管道4的排水管6和给水管7;还包括供电模块8,供电模块8与泵5电连接。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供电模块8并联有太阳能发电模组或风力发电模组。
[0026]具体地,建筑的向阳墙体相对于其他墙体温度高,在夏季高温使其会有70甚至80摄氏度的高温,因此本技术在建筑的向阳面墙体中敷设管道4,管道4注入自来水或其他液体并通过泵5的作用使其流通,由于水的热容较高,可吸收大量热量,并且通过流动的液体带走墙内的热量,从而减少建筑内部获得的热量,使建筑内温度保持舒适。
[0027]需要说明的是,供电模块8连接市电,从而保证泵5可靠地工作。此外,本技术可应用于乡村,乡村有比较富裕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如:在山区的乡村可选用风力发电改造计划,然后风力发的电通过风力发电模组并联入供电模块8,可以供给泵5的日常消耗,对于建有风电场的乡村则可完全由风电提供能源供给,市电则作为备用电源。太阳能发电模组的原理大致相同,区别在于选址,太阳能具有更宽松的选址条件,大多数乡村房顶都可改造成太阳能板。
[0028]根据本技术的控温建筑结构,能使建筑内温度保持舒适,且能耗较低,而且对乡村改造适配性好。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与供电模块8和泵5均电连接的储能模块9。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与泵5、供电模块8和储能模块9均电连接的控制器10。
[0031]具体地,储能模块9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错峰用电,一个是结合太阳能或风电发电模块使用。其中,错峰用电是指,在晚上电价低谷时,控制器10控制市电给储能模块9充电,然后在高峰电价的白天储能模块9给泵5提供电能。太阳能和风电发电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太阳能在一些阴雨天的发电量不足,而晴天发电量充足,则建造时总功率设计得
稍高,可在晴天将多余的电能通过储能模块9储存,然后在阴雨天时,控制器10检测到发电量不足则可通过储能模块9给泵5提供电能。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与控制器10电连接的并网模块11。
[0033]具体地,一般地,在土地资源丰富的乡村,可建造太阳能发电场或风力发电场的情况,发电总功率必然超出泵的需求,此时可以设置并网模块11,具体为并网逆变器,并受控制器10的控制,在发电量有富裕时,将电能输送到市电上,可为用户制造经济效益。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给水管7上的控温模块12,控温模块12与控制器10电连接。
[0035]具体地,为了应对一些异常高温天气,可在给水管7上设置控温模块12,控制器10可对控温模块12进行控制,根据预设条件进行制冷,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墙(1)、设置在所述内墙(1)外侧的填充墙(2)、设置在所述填充墙外侧的外墙(3);所述填充墙(2)内设置有管道(4);还包括泵(5)以及连通所述泵(5)与所述管道(4)的排水管(6)和给水管(7);还包括供电模块(8),所述供电模块(8)与所述泵(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供电模块(8)和所述泵(5)均电连接的储能模块(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8)并联有太阳能发电模组或风力发电模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泵(5)、所述供电模块(8)和储能模块(9)均电连接的控制器(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温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普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