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39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包括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保温隔热外墙护角,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位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的一侧,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一与凹槽二;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绝热芯材,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内部四角均对称设置有结构龙骨,两个纵向的结构龙骨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连接板二,多个保温隔热连接板二位于绝热芯材的外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在现场为便于节省材料、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等主要采用定制式设计和模块化生产相匹配的原则,工程施工时采用现场装配作业,无湿作业,高效便捷。高效便捷。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体化墙体
,具体为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还有相当多的农村自建房保温节能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北方相对落后地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冬冷夏热,一方面原因是不舍得花钱投资改造,另一方面是所采用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差。
[0003]农民朋友们盖房最常用黏土砖,有条件的也采用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加气块等建材,但仍然采用传统砌筑工艺砌筑,并以传统的砌筑砂浆与饰面做法配套使用,使得墙体产生了“裂、渗、漏”等顽疾,其主要是由于建材的固有收缩再加上下雨或受潮等因素,引起墙体内部产生一定的应力,当墙体的抗拉与抗剪强度不足以抵抗收缩应力时,墙体就会变形开裂,抹灰层空鼓开裂甚至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结构的不稳定并严重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节能性能。
[0004]有鉴于此,我们亟需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包括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保温隔热外墙护角,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位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的一侧,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一与凹槽二,所述凹槽一、凹槽二分别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一、保温隔热外墙护角相互对应;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绝热芯材,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的内部四角均对称设置有结构龙骨,两个纵向的结构龙骨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连接板二,多个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二位于绝热芯材的外侧壁。
[0006]优选地,所述结构龙骨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抗剪螺钉,所述结构龙骨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二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多个角铁,多个所述角铁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紧定螺钉。
[0007]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两个所述防水密封胶条之间纵向设置有发泡密封胶,所述发泡密封胶的位置与所述凹槽一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发泡密封胶与凹槽一相互卡合。
[0008]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外墙护角的内壁设置有建筑梁,所述建筑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保温隔热U型件,所述保温隔热U型件的一侧与凹槽二的一侧相互对应,且保温隔热U型件与凹槽二相互卡合。
[0009]优选地,所述绝热芯材为岩棉、胶粉聚苯颗粒砂浆、玻璃丝绵、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发泡水泥、发泡玻璃、发泡陶瓷、发泡铝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0]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包括平板连接模块、保温隔热防水层以及连接卡件一,所述平板连接模块的中部有预留插槽。
[0011]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U型件包括U型钢板、保温隔热层以及连接螺栓,所述保温隔
热层位于U型钢板的内壁,所述U型钢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建筑梁相互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外墙护角包括护角连接模块与连接卡件二,所述护角连接模块通过连接卡件二与建筑梁相互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主要用于建筑的围护墙板使用,厚度较大的用于外墙体和分户墙等,厚度较小的用于建筑内部隔断墙等;可以安装在钢框架龙骨上,也可以安装在混凝土框架梁柱上,具有很大的使用范围;在现场为便于节省材料、减少浪费和保护环境等主要采用定制式设计和模块化生产相匹配的原则,工程施工时采用现场装配作业,无湿作业,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的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的保温隔热连接板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的保温隔热U型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的保温隔热外墙护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2、绝热芯材;31、结构龙骨;32、抗剪螺钉;41、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2、角铁;43、紧定螺钉;51、凹槽一;52、凹槽二;6、保温隔热U型件;60、U型钢板;61、保温隔热层;62、连接螺栓;7、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0、平板连接模块;71、保温隔热防水层;72、连接卡件一;8、建筑梁;90、防水密封胶条;91、发泡密封胶;10、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1、护角连接模块;102、连接卡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包括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位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的一侧,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一51与凹槽二52,凹槽一51、凹槽二52分别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相互对应;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内部设置有绝热芯材2,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内部四角均对称设置有结构龙骨31,两个纵向的结构龙骨3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多个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位于绝热芯材2的外侧壁,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成分配比为: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42.5)25%~35%;石灰粉1%~15%;无水石膏2%~15%;砂(20~40目)15%~20%;轻质骨料(0.5~1.5mm改性玻化微珠、5~10mm陶粒)3%~10%;粉煤灰5%~10%;活性微硅粉1%~8%;可再分散乳胶粉0.6%~0.8%;纤维素醚(离子型纤维素包括羧甲基纤维素,而非离子型纤维素包括乙基
纤维素或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0.3%~0.5%;甲酸钙0.4%~0.6%;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1%~0.5%;PP抗裂纤维(5

10mm)0.5%~1%。
[0024]绝热芯材2为岩棉、胶粉聚苯颗粒砂浆、玻璃丝绵、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发泡水泥、发泡玻璃、发泡陶瓷、发泡铝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构龙骨3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抗剪螺钉32,结构龙骨31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多个角铁42,多个角铁42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紧定螺钉43。
[0025]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90,两个防水密封胶条90之间纵向设置有发泡密封胶91,发泡密封胶91的位置与凹槽一51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发泡密封胶91与凹槽一51相互卡合。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的内壁设置有建筑梁8,建筑梁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保温隔热U型件6,保温隔热U型件6的一侧与凹槽二52的一侧相互对应,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包括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位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的一侧,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与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一(51)与凹槽二(52),所述凹槽一(51)、凹槽二(52)分别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保温隔热外墙护角(10)相互对应;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内部设置有绝热芯材(2),所述保温隔热轻骨料混凝土(1)的内部四角均对称设置有结构龙骨(31),两个纵向的结构龙骨(3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多个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位于绝热芯材(2)的外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龙骨(3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抗剪螺钉(32),所述结构龙骨(31)与保温隔热连接板二(4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多个角铁(42),多个所述角铁(42)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紧定螺钉(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连接板一(7)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水密封胶条(90),两个所述防水密封胶条(90)之间纵向设置有发泡密封胶(91),所述发泡密封胶(91)的位置与所述凹槽一(51)的位置相互对应,且发泡密封胶(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晨许箫剑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合坤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