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6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包括抗震加固机构、第一竖梁、横梁、钢丝网、第二竖梁、穿孔和预埋机构,所述抗震加固机构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位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通过在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抗震加固机构,对生土房屋承重墙体进行支护加固,且通过对个连接机构将两个抗震加固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在地下开挖好与预埋机构数量一致且对应的预埋槽,将预埋机构预埋在预埋槽内,并浇筑混凝土基层,待混凝土基层凝固后使预埋机构稳定固定,进而大大提高了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抗震强度,这样在发生地震时,使得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抗震强度提高,降低房屋倒塌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承重墙加固
,具体是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土木结构房屋建筑物数量很多,其中属于我国二十一世纪之前建造的一些生土结构房屋尚在使用中。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度、舒适度及抗震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二十一世纪之前建造的一些生土结构房屋因抗灾能力差,耐久性差,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而渐渐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人民对大空间、高安全房屋的使用需求。由于拆除重建成本大,所以对于此现象的主要解决方法是对既有生土结构建筑进行结构改造和加固使其恢复结构承载力、保证结构安全并使小空间生土结构建筑变为大空间框架结构建筑来满足当今我国人民的新的使用功能的要求。
[0003]在以往的生土房屋承重墙体加固的做法中,以往是在承重墙面植筋绑扎钢丝网后在表面抹上混凝土,还有一些通过增设几根竖梁进行支撑,此类加固方式对抗震加固的效果不佳,基于此,设计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包括抗震加固机构和生土房屋承重墙体,所述抗震加固机构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位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抗震加固机构包括第一竖梁、横梁、钢丝网、第二竖梁和穿孔,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对称设置,所述钢丝网设置于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之间,所述横梁设置于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之间且位于钢丝网的前侧,所述横梁自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穿孔位于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上均自上而下等距离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的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一竖梁的侧壁上,所述横梁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二竖梁的侧壁上。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梁和第二竖梁均为钢材质,所述钢丝网与横梁和第二竖梁均焊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的下方均设置有预埋机构,所述预埋机构包括横齿和预埋桩,所述预埋桩的顶端与第二竖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横齿位于预埋桩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还包括有与预埋桩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的预埋槽,所述预埋槽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基层,所述预埋桩和横齿设置于混凝土基层的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中的穿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中相对应的穿孔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杆和螺帽,所述螺帽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生土房屋承重墙体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螺纹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螺纹杆穿设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上的通孔内且两端穿过两个穿孔后分别与两个螺帽螺纹套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抗震加固机构、第一竖梁、横梁、钢丝网、第二竖梁、穿孔、预埋机构、横齿、预埋桩、混凝土基层、预埋槽、连接机构、螺纹杆、螺帽的配合设置,通过在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抗震加固机构,对生土房屋承重墙体进行支护加固,且通过对个连接机构将两个抗震加固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在地下开挖好与预埋机构数量一致且对应的预埋槽,将预埋机构预埋在预埋槽内,并浇筑混凝土基层,待混凝土基层凝固后使预埋机构稳定固定,进而大大提高了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抗震强度,这样在发生地震时,使得生土房屋承重墙体的抗震强度提高,降低房屋倒塌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3为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示:抗震加固机构1、第一竖梁101、横梁102、钢丝网103、第二竖梁104、穿孔105、预埋机构2、横齿201、预埋桩202、混凝土基层3、预埋槽4、连接机构5、螺纹杆501、螺帽502、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包括抗震加固机构1和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位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包括第一竖梁101、横梁102、钢丝网103、第二竖梁104和穿孔105,所述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对称设置,所述钢丝网103设置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之间,所述横梁102设置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之间且位于钢丝网103的前侧,所述横梁102自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穿孔105位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上均自上而下等距离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
[0019]所述横梁102的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一竖梁101的侧壁上,所述横梁10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二竖梁104的侧壁上。
[0020]所述横梁102和第二竖梁104均为钢材质,所述钢丝网103与横梁102和第二竖梁104均焊接固定。
[0021]所述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的下方均设置有预埋机构2,所述预埋机构2包括横齿201和预埋桩202,所述预埋桩202的顶端与第二竖梁1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横齿201位于预埋桩202的外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还包括有与预埋桩202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的预埋槽4,所述预埋槽4的内侧设置有混凝土基层3,所述预埋桩202和横齿201设置于混凝土基层3的内侧。
[0022]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中的穿孔105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中相对应的穿孔105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螺纹杆501和螺帽502,所述螺帽502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上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螺纹杆501穿过的通孔,所述螺纹杆501穿设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上的通孔内且两端穿过两个穿孔105后分别与两个螺帽502螺纹套接。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4]本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在施工时,通过在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抗震加固机构1,且使钢丝网103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的侧壁贴合,还可以在钢丝网103上位于第一竖梁101、横梁102和第二竖梁104围成的空间内抹上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在地下开挖好与预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包括抗震加固机构(1)和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位于生土房屋承重墙体(6)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抗震加固机构(1)包括第一竖梁(101)、横梁(102)、钢丝网(103)、第二竖梁(104)和穿孔(105),所述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对称设置,所述钢丝网(103)设置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之间,所述横梁(102)设置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之间且位于钢丝网(103)的前侧,所述横梁(102)自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穿孔(105)位于第一竖梁(101)和第二竖梁(104)上均自上而下等距离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2)的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一竖梁(101)的侧壁上,所述横梁(102)的另一端焊接固定于第二竖梁(104)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土房屋承重墙抗震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2)和第二竖梁(104)均为钢材质,所述钢丝网(103)与横梁(102)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福张瑞霞杨洪福陈镇周丽萍王玉龙张吉斐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建科抗震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