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35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毒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包括消毒筒,所述消毒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消毒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与格栅之间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杆,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底座内腔,所述底座内腔的内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发生器,所述底座内腔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面开设有三角结合槽,所述三角结合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三角结合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剪刀、试管等试验工具放在消毒筒的内部,并通过紫外线灯杆可对剪刀、试管等试验工具更均匀消毒。试管等试验工具更均匀消毒。试管等试验工具更均匀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在实验室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如剪刀或试管等工具。
[0003]技术专利CN202022404924.1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该专利是通过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挂钩来悬挂剪刀、通过底部的放置杆来放置试管等实验设备,通过电机带动挂钩、转动,并在剪刀、试管周围设置紫外线灯进行消毒,该专利解决的问题是,可以避免实验用具相互堆叠干涉,避免照射死角,使得消毒更充分,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是挂钩带动剪刀圆周方向转动,剪刀并不能自转,进而不能对悬挂的剪刀进行全方位消毒,同时试管的端口是向下插在放置杆上,并不能对试管的内部进行消毒,从而使得剪刀、试管等实验工具并不能更充分的消毒,进而降低了剪刀、试管等实验工具的消毒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解决了实验室中剪刀、试管实验工具不便充分消毒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实验室中剪刀、试管实验工具便于充分消毒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包括消毒筒,所述消毒筒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消毒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与格栅之间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杆,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底座内腔,所述底座内腔的内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发生器,所述底座内腔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面开设有三角结合槽,所述三角结合槽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三角结合块;
[0006]所述三角结合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内置物环和外置物环,所述内置物环和外置物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置物通槽,所述顶盖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的内部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齿盘,所述底箱的内部底面外侧转动连接有凸台转销,所述凸台转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环,所述凸台转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0007]优选的,所述从动齿环与驱动齿盘啮合,所述从动轴贯穿底箱,并与驱动齿盘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凸台转销与顶盖的内部顶面相接触,所述从动齿环与底箱的内部底面相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内置物环位于外置物环内侧,所述内置物环表面的置物通槽高度,小于外置物环表面的置物通槽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贯穿底座,并延伸至消毒筒的内部,所述驱动轴与底座转动连
接,所述驱动轴通过三角结合槽和三角结合块与从动轴相互活动插接。
[0011]优选的,所述格栅为圆筒状,所述紫外线灯杆沿格栅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十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将剪刀悬挂在挂钩上,使剪刀竖直向下,当从动轴转动时,可带动驱动齿盘转动,驱动齿盘通过与从动齿环啮合可带动其转动,进而从动齿环可带动凸台转销转动,凸台转销可带动挂钩转动,因此挂钩可带动剪刀进行自转,并通过紫外线灯杆可对自转的剪刀更均匀照射消毒。
[0014]2、该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将试管插入内置物环以及外置物环表面的置物通槽内部,并使试管的端口向外,然后再将从动轴插入消毒筒的内部,使三角结合块与三角结合槽结合,转动顶盖使其与消毒筒螺纹连接固定,同时启动电机和紫外线发生器,此时电机可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通过三角结合块与三角结合槽的结合,可带动从动轴转动,进而从动轴可带动内置物环以及外置物环转动,内置物环和外置物环可带动试管转动,并通过紫外线灯杆可对试管的内部进行照射消毒。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内置物环和外置物环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凸台转销、从动齿环和挂钩分解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结构驱动轴和从动轴分解图。
[0020]其中:1、消毒筒;2、底座;3、顶盖;4、格栅;5、紫外线灯杆;6、底座内腔;7、紫外线发生器;8、电机;9、驱动轴;10、三角结合槽;11、三角结合块;12、从动轴;13、内置物环;14、外置物环;15、置物通槽;16、底箱;17、驱动齿盘;18、凸台转销;19、从动齿环;2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包括消毒筒1,消毒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消毒筒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3,底座2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4,底座2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1与格栅4之间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杆5,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底座内腔6,底座内腔6的内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发生器7,紫外线发生器7与紫外线灯杆5电连接,底座内腔6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9,驱动轴9的上端面开设有三角结合槽10,三角结合槽1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三角结合块11;
[0023]三角结合块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12,从动轴12的外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内置物环13和外置物环14,内置物环13和外置物环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置物通槽15,顶盖3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底箱16,底箱16的内部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齿盘17,底箱16的内部底面外侧转动连接有凸台转销18,凸台转销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环19,凸
台转销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挂钩20,通过转动顶盖3可将其与消毒筒1分离,然后将剪刀悬挂在挂钩20上,使剪刀竖直向下,将试管插入内置物环13以及外置物环14表面的置物通槽15内部,并使试管的端口向外,然后再将从动轴12插入消毒筒1的内部,使三角结合块11与三角结合槽10结合,转动顶盖3使其与消毒筒1螺纹连接固定,同时启动电机8和紫外线发生器7,此时电机8可带动驱动轴9转动,驱动轴9通过三角结合块11与三角结合槽10的结合,可带动从动轴12转动,进而从动轴12可带动内置物环13以及外置物环14转动,内置物环13和外置物环14可带动试管转动,并通过紫外线灯杆5可对试管的内部进行照射消毒,当从动轴12转动时,可带动驱动齿盘17转动,驱动齿盘17通过与从动齿环19啮合可带动其转动,进而从动齿环19可带动凸台转销18转动,凸台转销18可带动挂钩20转动,因此挂钩20可带动剪刀进行自转,并通过紫外线灯杆5可对自转的剪刀更均匀照射消毒。
[0024]进一步的,从动齿环19与驱动齿盘17啮合,从动轴12贯穿底箱16,并与驱动齿盘17固定连接,便于从动轴12可带动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消毒设备,包括消毒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消毒筒(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3),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4),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并位于消毒筒(1)与格栅(4)之间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杆(5),所述底座(2)的内部开设有底座内腔(6),所述底座内腔(6)的内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发生器(7),所述紫外线发生器(7)与紫外线灯杆(5)电连接,所述底座内腔(6)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9),所述驱动轴(9)的上端面开设有三角结合槽(10),所述三角结合槽(10)的内部活动插接有三角结合块(11);所述三角结合块(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12),所述从动轴(12)的外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内置物环(13)和外置物环(14),所述内置物环(13)和外置物环(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置物通槽(15),所述顶盖(3)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底箱(16),所述底箱(16)的内部底面中部转动连接有驱动齿盘(17),所述底箱(16)的内部底面外侧转动连接有凸台转销(18),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琳楼小伟张怡青何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