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钲浩专利>正文

连续重力分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34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6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连续重力分相器,包括混相进料管、轻相出料管、重相出料管、进料分布器、罐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溢流管;混相进料管通入罐体的内部连通镂空的进料分布器,进料分布器处于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罐体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轻相出料区;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罐体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重相出料区;轻相出料管与轻相出料区内腔连通,重相出料管与重相出料区内腔连通。本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重轻混合相进行连续稳定的分离。重轻混合相进行连续稳定的分离。重轻混合相进行连续稳定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重力分相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不互溶的液体进行分离的分离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备有至少去除一种已分离液体的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化工生产中,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将油相、水相混合在一起的混相进行静置分离。一般需要在罐子中加入一批混相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下层分离至重相接收罐,待重相/轻相界面下降至放料口时,通过人工目视放料口的视镜,或通过电导率等分析仪表判断界面,经阀门切换,将轻相放至轻相接收罐。对于一般操作过程,一方面由于分离过程中需要人工驻岗观察,非常费人力;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静置分层,只能采取间歇生产(即批次生产)的方式,效率比较低。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0639694、201610832580X均公开了一种连续分层罐,包括:罐体,在罐体的顶部分别设有混合液进料管、放空口、气压平衡口,两相混合液通过混合液进料管进入罐体中后能在罐体中静置分层为上层液和下层液,在罐体的一侧还设有一个倒U型溢流管,倒U型溢流管的一端开口与第一截止阀进口侧的下排液管连通,倒U型溢流管的另一端开口与第一截止阀出口侧的下排液管连通,倒U型溢流管顶部与气压平衡口连通。该罐体可能存在如下问题:
[0004]1、倒U型溢流管顶部高度的施工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会影响分离效果;
[0005]2、集成化程度低,不容易开发成产品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重力分相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重轻混合相进行连续稳定的分离。
[0007]连续重力分相器,包括混相进料管、轻相出料管、重相出料管、进料分布器、罐体、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溢流管;混相进料管通入罐体的内部连通镂空的进料分布器,进料分布器处于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之间;第一挡板、第三挡板、罐体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轻相出料区;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罐体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重相出料区;轻相出料管与轻相出料区内腔连通,重相出料管与重相出料区内腔连通;溢流管一端处于重相出料区并朝上延伸,另一端处于罐体的底部并连通。
[0008]所述罐体顶部具有放空管。
[0009]所述罐体底部具有放净管。
[0010]所述罐体为平底平盖的罐体或立式双椭圆封头的罐体。
[0011]所述处于重相出料区内的溢流管配置有具有伸缩式的波纹管,该波纹管顶底部开口且内部中空,该波纹管与驱动组件配合。
[0012]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轮、固定座、拉杆;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罐体上,拉杆一端配置在波纹管上,另一端配置在手轮上,上述手拉旋转式的固定在固定座上。
[0013]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低于第二挡板的顶部。
[0014]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为直板或圆弧板。
[0015]所述溢流管为直管或弯折管。
[0016]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纵向布置,第三挡板横向布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配置上述部件,可利用混相进料管连续进料,然后重相和轻相在罐体上分离,其中轻相从轻相出料区经过轻相出料管导出,重相通过溢流管进入重相出料区经过重相出料管导出,从而实现轻相和重相从不同出料口分离,分别接入重相接收罐和轻相接收罐。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1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实施例2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实施例3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1.混相进料管、12.轻相出料管、13.重相出料管、2.罐体、31.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第三挡板、4.溢流管、51.轻相出料区、52.重相出料区、6.波纹管、7.驱动组件、71.手轮、72.固定座、73.拉杆、81.放空管、82.放净管、9.进料分布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考图1,图中的连续重力分相器,设计了混相进料管11、轻相出料管12、重相出料管13、罐体2、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三挡板33、溢流管4、进料分布器9;其中混相进料管用于将外界轻相和重相混合形成的混相一起导入到罐体2内等待被分相;轻相出料管12用于轻相的导出;重相出料管13用于重相的导出;罐体2用于混相的导入及分层;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三挡板33用于形成特定的区域如轻相出料区51、重相出料区52便于轻相、重相的导出;溢流管4用于罐体2内的重相导入重相出料区52。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对上述部件如形状、数量等要素进行再优化或者增加其它部件,如在罐体2顶部增加放空管81,在罐体2底部增加放净管82,或者如图2或3所示的不同实施例采用的优化措施。
[0023]本案的混相进料管为普通的管道结构,进入罐体2后连接进料分布器9,进料分布器9均匀开孔,一端封闭,布置在罐体2的内部并处于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之间,减少混相进料对轻相和重相的扰动,从而混相能从外界导入到罐体2内并处于二个挡板内等待被分层及导入到不同的出料区。上述混相进料管与罐体2的配合方式可参考现有的添加法兰等常规方式,安装固定的位置可选择在罐体2的中间位置。
[0024]本案的轻相出料管12也为普通的管道结构,两端开口,内部中空便于轻相的输送,该管道一端处于罐体2外可配置轻相收集管,另一端处于罐体2内的轻相出料区51位置,上述轻相出料区51由第一挡板31、第三挡板33、罐体2内壁相互拼合形成一个顶部开口,内部中空、底部封闭形成轻相出料区51。通过这样的配置,当轻相从罐体2中间顶部位置溢流到轻相出料区51内时,即可通过该轻相出料管12导出。上述轻相出料管12与罐体2的配合方式可参考现有的添加的方式,固定的高度位置可设计成低于混相进料管并高于第三挡板33。
[0025]本案的重相出料管13为普通的管道结构,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便于重相的输送,该管道一端处于罐体2外可配置重相收集管,另一端处于罐体2内的重相出料区52位置,上
述重相出料区52由第二挡板32、第三挡板33、罐体2内壁相互拼合形成一个顶部开口,内部中空、底部封闭形成重相出料区52。通过这样的配置,当重相从罐体2底部位置通过溢流管4导入到重相出料区52时,即可通过该重相出料管13导出。上述重相出料管13与罐体2的安装方式保持常规的安装方式即可,固定的高度位置可设计成低于混相进料管并高于第三挡板33,实际应用中,可设计成与轻相出料管12同一高度。上述第一挡板31、第三挡板33还可根据需要形成一个单体的合体结构。
[0026]本案的罐体2采用了立式双椭圆封头的罐体2结构,如图1及图2的结构,这样适应高压工况,适用范围广。在实际应用中,还可采用平底平盖的罐体2结构,如图3的结构,这样制作成本底,适用于常压工况。
[0027]本案的第一挡板31采用纵向安装方式安装在第三挡板33上,第二挡板32同样采用纵向安装方式安装在第三挡板33上,第三挡板33采用横向与罐体2内部安装,上述第二挡板32顶部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31顶部的高度,通过这样的配置,罐体2内的混相停留一端时间后就分成轻相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重力分相器,包括罐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相进料管(11)、轻相出料管(12)、重相出料管(13)、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第三挡板(33)、溢流管(4)、进料分布器(9);混相进料管(11)通入罐体(2)的内部连通镂空的进料分布器(9),进料分布器(9)处于第一挡板(31)及第二挡板(32)之间;第一挡板(31)、第三挡板(33)、罐体(2)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轻相出料区(51);第二挡板(32)、第三挡板(33)、罐体(2)的内壁相互拼合形成重相出料区(52);轻相出料管(12)与轻相出料区(51)内腔连通,重相出料管(13)与重相出料区(52)内腔连通;溢流管(4)一端处于重相出料区(52)并朝上延伸,另一端处于罐体(2)的底部并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重力分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顶部具有放空管(8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重力分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底部具有放净管(8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重力分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为平底平盖的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钲浩
申请(专利权)人:傅钲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