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25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脑机接口康复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它包括脑机接口、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之间设有双输出轴气缸,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分别铰接一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分别铰接弧板,弧板上设有若干按摩滚轮;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分别设有系带;双输出轴气缸由脑机接口控制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输出轴气缸带动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之间改变距离,从而带动大腿小腿做屈伸运动,保持腿部肌肉活力;同时,在大腿和小腿做屈伸运动时,两根连接杆上的按摩滚轮对大腿和小腿肌肉进行按摩,同样起到了激活肌肉活力的作用;两种作用结合到一起,共同完成腿部肌肉的康复锻炼,省事省力,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脑机接口康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有的病不需要卧床,有的病却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对于长时间卧床休息的病人来说,身体无法正常活动,致使长时间缺乏活动,特别是腿部长时间不用,肌肉活力下降,就会发生肌肉萎缩。对于肌肉萎缩,不管是已经发生了还是预防,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对病人的肌肉施加外力,使其保持一定的活动能力,避免肌肉萎缩的发生及恢复肌肉活力。目前,家庭护理还停留在人工阶段,由家人对病人腿部进行施加外力,使其保持一定的运动状态,保持肌肉活力,但这种人工护理是极累人的,并且见效慢,效果不突出,给家人及病人增添了很大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见效快的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包括脑机接口,其特征是,还包括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所述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之间设有双输出轴气缸,所述足跟护板铰接后连接杆,所述大腿护板铰接有前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杆后端和前连接杆前端分别铰接有弧板,所述弧板上设有若干按摩滚轮;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之间通过铰轴铰接;所述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分别设有系带;所述双输出轴气缸由脑机接口控制运行。
[0005]所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分别有两根。<br/>[0006]所述足跟护板铰接在滑动车上。
[0007]所述弧板由若干纵横交错的横向弧板和纵向直板组成,所述按摩滚轮安装在所述横向弧板和纵向直板形成的空隙处。
[0008]所述前连接杆的前端铰接有V型架,所述V型架的两个端点分别位于横向弧板或纵向弧板上。
[0009]所述后连接杆的后端铰接有V型架,所述V型架的两个端点分别位于横向弧板或纵向弧板上。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双输出轴气缸带动足跟护板和大腿护板之间改变距离,从而带动大腿小腿做屈伸运动,保持腿部肌肉活力;同时,在大腿和小腿做屈伸运动时,两根连接杆上的按摩滚轮对大腿和小腿肌肉进行按摩,同样起到了激活肌肉活力的作用;两种作用结合到一起,共同完成腿部肌肉的康复锻炼,省事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向的弧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足跟护板,2大腿护板,3滑动车,4系带,5双输出轴气缸,51缸体,52前输出轴,53后输出轴,54延长杆,6后连接杆,7前连接杆,67铰轴,8弧板,81横向弧板,82纵向直板,83按摩滚轮,9 V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包括脑机接口,脑机接口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脑机接口可以控制下述的机械结构中的双输出轴气缸5,机械结构包括:一个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足跟护板1与脚后跟的样子吻合,整体长L型,其L的转折点处铰接在一个能前后滑动的滑动车3上,铰接方式是,既可以用铰轴,也可以用球铰进行360
°
旋转;大腿护板2就是一块弧形板。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都配一根系带4,以便绑到脚(或者脚脖子)上和大腿上;在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之间安装一个双输出轴气缸5,也就是它具有缸体51、前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双输出轴气缸5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铰接在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上,通过双输出轴气缸5的运行,可以调整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腿部伸直或弯曲的目的。
[0014]足跟护板1上向后铰接两根后连接杆6,一边一根,对称设置。
[0015]大腿护板2上向前交接两根前连接杆7,一边一根,对称设置。
[0016]两个后连接杆6的后端铰接在一块弧板8的两边,这块弧板8的整体形状与大腿相吻合。
[0017]两个前连接杆7的前端铰接在另一块弧板8的两边,这块弧板8的整体形状与小腿相吻合。
[0018]上述两块弧板8整体形状是一样的,只不过根据大腿小腿的具体粗细和形状不同,在细节上、弧度上有所不同,都包括纵横交错的横向弧板81和纵向直板82,在由横向弧板81和纵向直板82组成的镂空孔内安装一个按摩滚轮83,按摩滚轮83的轴线是左右方向的,按摩滚轮83突出于横向弧板81和纵向直板82的表面,以便对大腿和小腿进行按摩。实际制作过程中,就是一块弧形板,上面开若干镂空孔,然后在镂空孔内安装按摩滚轮即可。
[0019]同一侧的前连接杆7和后连接杆6通过铰轴67铰接。
[0020]前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不够长的话,可以在前后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外端分别连接一根延长杆54,前支撑杆10和后支撑杆9分别铰接在延长杆54上。
[0021]在两块弧板8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V型架9,这个V型架9所在的平面为前后方向的,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弧板8的横向弧板81或者纵向直板82上;小腿上的弧板8的V型架9的尖端部位铰接在前连接杆7的前端,大腿上的弧板8的V型架9的尖端部位铰接在后连接杆6的后端。
[0022]工作过程如下:患者穿戴好脑机接口设备,并将其与双输出轴气缸5电性连接,将患者足跟部位放到足跟弧板8上,用系带4固定好,将大腿护板2用系带4固定到患者大腿上,
此时双输出轴气缸5的两个输出轴呈缩回的初始状态,患者腿部呈现弯曲状态,两块弧板8在前支撑杆10和后支撑杆9的支撑作用下,分别贴在大腿和小腿上。启动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根据患者的脑指令带动双输出轴气缸5启动,前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伸出,由于大腿的支点在大腿根处,无法动弹,因此只能小腿前伸,也就是说,由于前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伸出,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之间的距离拉长,但由于大腿护板2的位置基本上动不了,所以只有足跟护板1向前走,从而带动足跟向前,腿部角度加大,患者的腿逐渐伸开,与此同时,前支撑杆10和后支撑杆9发生倾斜,小腿上的弧板8沿着小腿向后、大腿上的弧板8沿着大腿向前走,弧板8上的按摩滚轮83分别对小腿和大腿进行按摩,直到足跟部走不动了,这时实际上患者的腿部没有完全伸直,也不必要完全伸直;然后双输出轴气缸5的前输出轴52和后输出轴53缩回,上述动作朝相反方向进行,如此反复,患者腿部不断伸曲,并不断得到按摩,肌肉活力得到锻炼和保持,有效防止腿部肌肉萎缩,即使已经萎缩了也可以逐渐康复。
[0023]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包括脑机接口,其特征是,还包括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所述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之间设有双输出轴气缸(5),所述足跟护板(1)铰接后连接杆(6),所述大腿护板(2)铰接有前连接杆(7),所述后连接杆(6)后端和前连接杆(7)前端分别铰接有弧板(8),所述弧板(8)上设有若干按摩滚轮(83);所述前连接杆(7)和后连接杆(6)之间通过铰轴铰轴(67)连接;所述足跟护板(1)和大腿护板(2)分别设有系带(4);所述双输出轴气缸(5)由脑机接口控制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前连接杆(7)和后连接杆(6)分别有两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多重控制策略下脑机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峰张海燕赵绍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