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08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后处理装置。当在送入部中产生介质的突起时,存在对朝向对齐部的介质产生过度的输送力的可能性。后处理装置(30)具备处理托盘(42)、对齐板(44)、输送部(50)、送入部(60)、按压部(70)。处理托盘(42)载置装订器(40)进行装订处理前的纸张(P)。对齐板(44)对多张纸张(P)的端部进行对齐。输送部(50)将纸张(P)向对齐板(44)输送。送入部(60)设置在输送部(50)与对齐板(44)之间,将纸张(P)向输送方向送入。按压部(70)设置在输送部(50)与对齐板(44)之间,对纸张(P)作用具有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分量的按压力。在对纸张(P)赋予送入部(60)的送入力前,按压部(70)对纸张(P)作用按压力。按压力。按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的后处理装置具备:组合托盘,容纳多张印刷纸张;端部引导件,使容纳于组合托盘的印刷纸张摞的后端对齐;副桨,将印刷纸张向组合托盘输送;以及主桨,将副桨输送来的印刷纸张输送到到达作为对齐部的端部引导件为止。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54413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存在通过副桨这样的输送部的旋转而被送入到载置部的介质的一部分无法抵抗从输送部受到的输送力,从而向离开载置部的方向突起的可能性。当该介质的突起产生在主桨这样的送入部中时,和介质未突起时相比,送入部与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存在朝向对齐部的介质上产生过度的输送力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部,能够载置后处理部进行后处理前的介质;对齐部,对层叠于所述载置部的多个所述介质的端部进行对齐;输送部,将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介质朝向所述对齐部向输送方向输送;送入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对齐部之间,所述送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送入所述介质,以及按压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对齐部之间,对所述介质作用具有所述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分量的按压力,在对所述介质赋予所述送入部的送入力之前,所述按压部对所述介质作用所述按压力。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0007]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记录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
[0008]图3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0009]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0]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的输送桨、送入桨及按压部与纸张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0011]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的处理托盘、输送桨及送入桨的图。
[0012]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送入桨及推压片材与纸张接触的部分的一部分的状态的俯视图。
[0013]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送入桨的旋转中心与各叶片部的配置关系的侧视图。
[0014]图9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托盘上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15]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按压部及送入桨与纸张接触的状态的图。
[0016]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推压部推压纸张之后、送入桨反转的状态的图。
[0017]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的送入桨向对齐部送入纸张的状态的图。
[0018]图1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托盘上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19]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推压部推压纸张之后、送入桨向对齐部送入纸张的状态的图。
[0020]图1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托盘上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21]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的推压部推压纸张之后、送入桨向对齐部送入纸张的状态的图。
[0022]图17是示出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23]图18是示出在变形例2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24]图19是示出在变形例3所涉及的后处理装置中纸张的突起被按压的状态的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记录系统,2

记录单元,4

中间单元,9

输送机构部,10

图像形成部,12

扫描仪部,14

盒收容部,18

收容盒,20

记录部,24

控制部,25

CPU,26

ROM,27

RAM,28

存储器,30

后处理装置,32

框体,33

纸张传感器,35

下板,35A

平板部,35B

弯曲部,36

排出部,37

输送辊对,38

排出托盘,39

排出辊,40

装订器,41

侧边对齐器,42

处理托盘,43

载置面,44

对齐板,45

开口部,49

支承架,50

输送部,52

输送桨,53

轴部,53A

外周面,54

延伸部,54A

板部,54B

板部,54C

板部,58

输送电机,60

送入部,62

送入桨,63

轴部,64

旋转轴,64A

外周面,65

扩径部,65A

外周面,66

外周部,66A

叶片,66B

叶片,66C

叶片,68

送入电机,70

按压部,72

第一按压片材,74

第二按压片材,75

螺钉,80

后处理装置,82

按压部,84

送风单元,86

管道,87

开口部,88

风扇,90

后处理装置,92

按压部,94

壳体,95

开口部,96

柱塞,100

后处理装置,102

按压片材,104

按压片材,110

后处理装置,120

后处理装置,C

旋转中心,CL

中心线,E1

第一弹性模量,E2

第二弹性模量,L1

长度,L2

长度,L3

长度,L4

长度,L5

长度,L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部,能够载置后处理部进行后处理前的介质;对齐部,对层叠于所述载置部的多个所述介质的端部进行对齐;输送部,将所述载置部的所述介质朝向所述对齐部向输送方向输送;送入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对齐部之间,所述送入部向所述输送方向送入所述介质,以及按压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与所述对齐部之间,对所述介质作用具有所述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分量的按压力,在对所述介质赋予所述送入部的送入力之前,所述按压部对所述介质作用所述按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部具有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介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所述按压部对多个所述介质中位于层叠方向的最上层的上介质的一部分且位于比所述旋转轴更靠所述层叠方向的下方的部位作用所述按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上方向下方观察时,所述介质中的所述按压力所作用的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介质中的被赋予所述送入力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排列于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部具备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延伸出来的第一叶片部,所述按压部具备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外周面延伸出来的第二叶片部,当在所述介质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至所述第二叶片部的前端的第二长度比所述旋转中心至所述第一叶片部的前端的第一长度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介质宽度方向观察时,所述按压部通过向第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菅启之岛田知明内堀宪治上村直树原俊小平宽久前田陆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