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准分子灯、准分子灯的点亮方法以及准分子灯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准分子灯,尤其涉及放电空间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准分子灯中,公知有双重管构造灯(参照专利文献1)。其中,将包覆箔状的内侧电极的电介质配置在放电管内,对设置于放电管的外表面的外侧电极与内侧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此,从形成于电介质与放电管之间的放电空间放射紫外线等准分子光。
[0003]另外,公知有具有为了可靠地点亮高输出的准分子灯而以比放电开始电压低的电压进行放电的起动辅助功能的准分子灯(参照专利文献2)。其中,在双重管构造灯的内侧管内沿着灯轴向形成有封入了起动电压较低的气体的起动辅助用的放电空间。从起动辅助用的放电空间放射出的紫外光照射到主放电空间的气体,由此在主放电空间中产生放电。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38658号公报
[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
‑
47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求提供能够提高灯的点亮起动性并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该准分子灯具有:电介质,其覆盖沿着灯轴向配设的箔状电极;以及放电容器,其与所述电介质熔接而形成主放电空间,在所述主放电空间的灯轴向范围内,所述箔状电极与所述电介质局部地封接,以便在所述电介质的内侧形成辅助放电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箔状电极在所述箔状电极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与所述电介质熔接,所述辅助放电空间以使电场强度沿着灯轴向和灯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不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箔状电极的表面与所述电介质的内表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箔状电极沿着所述箔状电极的灯轴向和灯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在电场强度较低的区域中与所述电介质封接,在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中形成所述辅助放电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箔状电极沿着所述箔状电极的灯轴向和灯周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在电场强度较高的区域中与所述电介质封接,在电场强度较低的区域中形成所述辅助放电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箔状电极的缘部在所述辅助放电空间中从所述电介质的内表面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箔状电极的缘部在所述辅助放电空间中与所述电介质熔接。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的前端部的前端位置进入到设置于所述放电容器的前端的小径部,所述箔状电极的沿着灯轴的前端位置位于比所述小径部靠后端侧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森昭芳,金井信夫,福田刚士,两角洋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ORC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