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72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5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力钻,包括磁座,所述磁座上滑移设置有机架,所述磁座朝向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机架朝向所述磁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锁定所述转轴的锁合组件;所述机架上滑移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可朝靠近或远离磁座的方向滑移,所述机壳朝向所述磁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钻孔的钻头。本申请具有调节钻孔的位置的方式较为简便,且省时省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力钻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磁力钻。

技术介绍

[0002]磁力钻又叫磁座钻,是在通电后磁力钻底部变化的电流产生磁场,吸附在钢结构上,然后磁力钻电机高速运转带动钻头,实现对钢结构钻孔。有的磁力钻如磁力钻还攻丝、攻牙、绞孔、锪孔的功能。
[0003]相关技术中,磁力钻一般包括磁座、固定设置于磁座的机架、滑移设置于机架的机壳以及转动设置于机壳的钻头,机壳可朝靠近或远离磁座的方向滑移。使用时,将磁力钻置于钢结构上,并使其磁座贴合于钢结构的表面,在磁力钻通电后,磁座产生磁场从而吸附固定在钢结构上。通过驱动机壳朝靠近磁座的方向滑移,此时机壳带动钻头朝靠近钢结构的方向滑移,钻头在转动时对钢结构进行钻孔。
[0004]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磁力钻在钢结构上一些打密集孔时,由于磁座固定在钢结构上后就无法改变钻孔的位置,如需调整钻孔位置则需要将磁力钻整体取下再重新固定,这种调节钻孔的位置的方式较为繁琐,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磁力钻在钢结构上一些打密集孔时,由于磁座固定在钢结构上后就无法改变钻孔的位置,如需调整钻孔位置则需要将磁力钻整体取下再重新固定,这种调节钻孔的位置的方式较为繁琐,且耗时耗力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力钻。
[0006]本申请提供的磁力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磁力钻,包括磁座,所述磁座上滑移设置有机架,所述磁座朝向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机架朝向所述磁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并锁定所述转轴的锁合组件;
[0008]所述机架上滑移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可朝靠近或远离磁座的方向滑移,所述机壳朝向所述磁座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钻孔的钻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钻取完成第一个钻孔后,驱动锁合组件工作,此时,转轴转动,由于第一齿轮套设于转轴,从而使得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时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第一齿轮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时,带动机架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使得钻头在磁座上的位置得以改变,进而使得在不移动磁座的情况下,驱动锁合组件工作即可改变钻孔的位置,这种调节钻孔的位置的方式较为简便,且省时省力。
[0010]并且,锁合组件具有锁定转轴的功能,从而使得锁合组件停止工作时,转轴不再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不再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即机架不再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以令在调节好钻孔的位置后,机架不易发生移位。
[0011]优选的,所述锁合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蜗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的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以令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组件用于驱动蜗杆转动,由于蜗杆与涡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蜗杆转动时带动涡轮转动。由于涡轮套设于转轴,从而使得涡轮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
[0013]第一齿轮套设于转轴,由此,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时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以令机架沿着磁座的长度方向移。
[0014]利用涡轮与蜗杆的自锁功能从而对转轴进行锁定,从而使得蜗杆停止转动时,转轴不再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不再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即机架不再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以令在调节好钻孔的位置后,机架不易移位,以令钻头在钻孔时对位更加精准。
[0015]优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转动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蜗杆的一端的主动锥第一齿轮,所述蜗杆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套设有从动锥第一齿轮,所述从动锥第一齿轮与所述主动锥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主动锥第一齿轮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架的侧壁直至伸出机架外。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转动杆伸出机架外的一端,从而驱动转动杆转动,由于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从而使得转动杆转动时带动蜗杆转动,以便于驱动转轴转动。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伸出机架外的一端设置有便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旋钮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块的设置使得在驱动转动杆转动时更加方便快捷。
[0019]优选的,所述磁座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以令所述机架沿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沿所述第一齿条的方向开设,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引导槽滑移配合的引导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导块与引导槽的滑移配合,从而使得机架在沿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机架不易发生移位,以确保第一齿轮始终啮合连接于第一齿条。
[0021]优选的,所述引导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用于减小所述引导块与所述磁座之间的摩擦力的承载滚珠,多个所述承载滚珠沿所述引导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滚珠的设置用于减小引导块与所述磁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引导块在沿着引导槽的长度方向滑移时更加顺畅,不易卡涩。
[0023]优选的,所述磁座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标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机架的滑移位置,以便于控制钻孔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标示贴,所述第一标示贴指向所述第一标尺。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标示贴指向第一标尺,从而使得通过观测第一标示贴在第一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出机架在磁座上滑移的长度,以便于调节钻孔之间的间距。
[0025]优选的,所述机架沿着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标尺,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用于标识所
述机壳的滑移位置,以便于控制钻孔的深度的第二标示贴,所述第二标示贴指向所述第二标尺。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标示贴指向第二标尺,从而使得通过观测第二标示贴在第二标尺上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出机壳在机架滑移的高度,以便于控制钻孔的深度。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转轴,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磁座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从而使得在驱动转轴转动时,即可使得第一齿轮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进而使得机架在磁座上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滑移,以令钻头在磁座上的位置得以改变。由此可知,虽然磁座已经固定在钢结构上,但驱动转轴转动时即可改变钻孔的位置,这种调节钻孔的位置的方式较为简便,且省时省力;
[0029]2.通过涡轮与蜗杆的设置以便于锁定转轴,从而使得蜗杆停止工作时,转轴停止转动,此时,第一齿轮不再沿着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行走,进而使得在调节好钻孔的位置后,机架不易发生移位,以令钻头在钻孔时对位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钻,包括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座(1)上滑移设置有机架(2),所述磁座(1)朝向机架(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4),所述机架(2)朝向所述磁座(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4)啮合的第一齿轮(7),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轴(5)转动,并锁定所述转轴(5)的锁合组件;所述机架(2)上滑移设置有机壳(24),所述机壳(24)可朝靠近或远离磁座(1)的方向滑移,所述机壳(24)朝向所述磁座(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用于钻孔的钻头(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蜗杆(11)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5)的涡轮(8),所述涡轮(8)与蜗杆(11)啮合连接,所述机架(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11)转动,以令所述第一齿轮(7)沿所述第一齿条(4)的长度方向行走的行走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转动杆(12)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动杆(12)靠近所述蜗杆(11)的一端的主动锥第一齿轮(7),所述蜗杆(11)靠近所述转动杆(12)的一端套设有从动锥第一齿轮(7),所述从动锥第一齿轮(7)与所述主动锥第一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12)远离所述主动锥第一齿轮(7)的一端贯穿所述机架(2)的侧壁直至伸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寻毅寻雅兰袁勇王文乐何荣波钟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龙祥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