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67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4
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遥控板、电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提示机构,还具有无线接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无线接收电路、提示机构安装在元件盒内并和电机的绕组电性连接,电机及元件盒分别安装在检测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教师可在间隔设备一定的距离内通过无线遥控板及无线接收电路共同作用,非接触控制模拟电机的故障类型,实习学生检测出相关故障具体类型后通过按动提示机构相应的电源开关、相应指示灯得电发光后,教师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检测判断的故障类型是否正确。本新型不但给教师带来了便利,且模拟切换故障的速度相对较快,这样能提高故障模拟的速度及教学效率。高故障模拟的速度及教学效率。高故障模拟的速度及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具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职业院校或者大中专院校中,为了机电等专业的学员在尽可能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判别电机是否发生故障的初级技能,一般会采用模拟电机故障的设备对电机进行多种故障模拟,学员后续采用万用表等方式对故障进行判别,查出并准确判断出电机故障类型的时间越短,代表学员的相应技能越好、反之越差。
[0003]现有模拟电机故障的设备,一般是教师采用手动切换相关电源开关的方式,模拟出电机定子(转子为铸铝转子)绕组线圈短路、开路、搭铁等故障,教师手动切换故障类型及恢复到初始状态会给教师带来一定不便,且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在公知的技术中(包括专利网站以及百度等相关查询检索),还无一种教师可方便通过非接触方式切换电机故障类型的设备,因此,提供一种不需要教师手动操作,能在较短时间内模拟出电机主要几种故障、供学员进行检测判断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机电教学中,教师是通过手动方式经电源开关切换模拟电机的多种故障,由此会给教师带来不便,以及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教师能在较远距离通过非接触方式快速控制电机的绕组模拟出全部短路、开路、搭铁、部分短路故障,测试学员采用万用表等设备检测判断故障类型,由此给教师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教学效率的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
[0005]本技术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遥控板、电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提示机构,还具有无线接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无线接收电路、提示机构安装在元件盒内,电机及元件盒分别安装在检测台上;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接收电路、提示机构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一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中部分别电性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二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的壳体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三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尾端分别电性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第四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其中一根进线端分别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遥控板是无线发射电路模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四只电源开关和四只指示灯,四只电源开关一端和四只指示灯的电源输入一端分别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接收电路模块、电阻、NPN三极管和继电器,无线接收电路模块正极电源输入端和四只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无线
接收电路模块的四路输出端和四只电阻一端分别连接,四只电阻另一端和四只NPN三极管基极分别连接,四只NPN三极管集电极和四只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0]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应用时,教师可在间隔设备一定的距离内通过无线遥控板及无线接收电路共同作用,非接触控制电机的故障类型(能模拟出电机全部短路、开路、搭铁、部分短路故障),实习学生检测出相关故障具体类型后通过按动提示机构相应的电源开关、相应指示灯得电发光后,教师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检测判断的故障类型是否正确。本新型不但给教师带来了便利,且模拟切换故障的速度相对较快,这样能提高故障模拟的速度及教学效率。基于上述,所以本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2中所示,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包括电源模块A1、无线遥控板A3、具有铸铝转子的电机M、检测台2,还具有提示机构3,还具有无线接收电路4;电源模块A1、无线接收电路4、提示机构3安装在元件盒1内,电机M及元件盒1分别安装在检测台2前下端及前右上端。
[0015]图1、2所示,无线遥控板A3是型号TYO

A72的无线发射电路模块成品,其具有配套安装在外壳内的12V无线发射电路专用电池,无线发射电路模块具有四只无线信号发射按键、分别按下时,其能发射出四路不同的无线信号。提示机构包括四只电源开关D1、D2、D3、D4(按钮位于元件盒前端四个开孔外)和四只指示灯H1、H2、H3、H4(发光面位于元件盒前端另外四个开孔外),四只电源开关D1、D2、D3、D4一端和四只指示灯H1、H2、H3、H4的电源输入一端分别经导线连接。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TYO

A72的无线接收电路模块成品A2,电阻R、R1、R2、R3,NPN三极管Q、Q1、Q2、Q3和继电器K、K1、K2、K3,无线接收电路模块A2正极电源输入端1脚和四只继电器K、K1、K2、K3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电路模块A2的四路输出端4、5、6、7脚和四只电阻R、R1、R2、R3一端分别连接,四只电阻R、R1、R2、R3另一端和四只NPN三极管Q、Q1、Q2、Q3基极分别连接,四只NPN三极管Q、Q1、Q2、Q3集电极和四只继电器K、K1、K2、K3负极电源输入端分别连接。
[0016]图1、2所示,电源模块A1(交流220V转直流12V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功率200W)的电源输入端1及2脚和交流220V电源两极分别经导线连接,电源模块A1的电源输出端3及4脚和无线接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无线接收电路模块A2的1及3脚(2脚脉冲输出端悬空)、提示机构的电源输入端四只电源开关D1、D2、D3、D4另一端及四只指示灯H1、H2、H3、H4电源输入另一端分别经导线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继电器K的控制触点端及常开触点端分别和电机M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中部经导线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继电器K1的控制触点端及常开触点端分别和电机M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的壳体分别经导线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继电器K2的控制触点端及常开触点端分别和电机M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尾端经导线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继电器K3的控制触点端及常闭触点端分别和电机M的
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电机不通电)其中一根进线端经导线连接。
[0017]图1、2所示,220V交流电源进入电源模块A1的电源输入端1及2脚后,电源模块A1的3及4脚会输出12V直流电源进入无线接收电路及提示机构的电源输入端,这样,无线接收电路及提示机构处于得电工作状态。当教学中(学生后续通过万用表等检测电机M故障),教师需要切换电机绕组匝间部分短路时,按下无线遥控板A3(随身携带)的第一只按键S1,于是,无线遥控板A3发射出第一路无线闭合信号,无线接收电路模块A2接收到第一路无线信号后其4脚会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降压限流进入NPN三极管Q的基极,于是,NPN三极管Q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故障注入的实验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无线遥控板、电机、检测台,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提示机构,还具有无线接收电路;所述电源模块、无线接收电路、提示机构安装在元件盒内,电机及元件盒分别安装在检测台上;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接收电路、提示机构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一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中部分别电性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二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的壳体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的第三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定子绕组线圈尾端分别电性连接,无线接收电路的第四路信号输入端及输出端和电机的定子绕组线圈首端、电机其中一根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红姚永杰李科华戴圣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