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65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边沿对接以合围成能够用于储存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部包括下端板、下端与所述下端板的边沿连接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壳部包括上端板、上端与所述上端板的边沿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上均设置有壳体胶区。该锂电池壳体具有封口方法简单、易于拆解、便于回收,相比于软包电池具有便于模组PACK装配等优点。模组PACK装配等优点。模组PACK装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电动汽车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为二次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其中锂电池因具有重量小、循环寿命长、使用安全便捷等特点,逐步提升了在电动车辆以及储能方面的使用范围,锂电池在如今车辆动力电池领域应用日益增加,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更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
[0003]锂电池通常是由电芯、电芯包膜、壳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锂电池壳体主要是钢壳、铝壳以及铝塑膜;前者通常利用激光焊接技术对锂电池进行封口处理,后者主要通过铝塑膜封装进行封口处理。然而激光焊接方法存在工艺过于复杂、成型效果较差,拆解困难、并且在焊接处结构性能不高等缺点;铝塑膜封装方法存在步骤繁琐、封装密闭性检测困难、铝塑膜分层、不利于后期模组PACK装配等缺点影响锂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锂电池壳体,以解决当前锂电池封口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锂电池壳体,该锂电池壳体具有封口方法简单、易于拆解、便于回收,相比于软包电池具有便于模组PACK装配等优点。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锂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第一壳部和所述第二壳部边沿对接以合围成能够用于储存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部包括下端板、下端与所述下端板的边沿连接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壳部包括上端板、上端与所述上端板的边沿连接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上均设置有壳体胶区。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部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壳部的边沿粘结,所述第二壳部通过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壳部的边沿粘结。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二翻边粘结,和/或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上端板粘结,和/或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下端板粘结。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端板与所述下端板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均相同。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呈对称设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下端板垂直,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上端板垂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翻边、第二翻边、上端板及下端板平行设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胶区的胶体厚度为0.05mm~0.15mm。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上端板、下端板、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厚度均为0.2mm~1.0mm,
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的厚度均为0.3mm~0.5mm。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均为矩形,且尺寸相同,所述壳体胶区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的长度,所述壳体胶区的宽度为3mm~10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锂电池壳体的优点在于:
[0017]通过呈矩形结构的锂电池壳体,在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的边沿设置有壳体胶区,将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相对粘结,该锂电池壳体具有封口方法简单、易于拆解、便于回收,相比于软包电池具有便于模组PACK装配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1中锂电池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1中第一壳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3中锂电池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施例4中第一壳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施例4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4中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7为图5中B

B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8为使用本实施例1中的锂电池壳体制作的锂电池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壳部;11、下端板;12、第一侧壁;13、第一翻边;2、第二壳部;21、上端板;22、第二侧壁;23、第二翻边;3、壳体胶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锂电池壳体,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壳部1和第二壳部2,第一壳部1和第二壳部2的边沿对接以合围成能够用于储存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容纳腔,第一壳部1包括下端板11、下端与下端板11的边沿连接的第一侧壁12,第一侧壁12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3。
[0030]第二壳部2包括上端板21、上端与上端板21的边沿连接的第二侧壁22,第二侧壁22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3,第一翻边13与第二翻边23上均设置有壳体胶区3。
[0031]在使用时,第一壳部1通过第一翻边13与第二壳部2的边沿粘结,第二壳部2通过第二翻边23与第一壳部1的边沿粘结。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2共同合围于上端板21及下端板11的四周,从而合围成用于储存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容纳腔,制备得到的锂电池如图8所示。
[0032]本实施例中,上端板21与下端板11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均相同,且均为矩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上端板21和下端板1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而且上端板21和下端板11的大小也可以不同。
[0033]本实施例中,第一壳部1与第二壳部2呈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一侧壁12与下端板11垂直,第二侧壁22与上端板21垂直,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22、上端板21及下端板11平行设置。
[0034]本实施例中,上端板21和下端板11的长度均为60mm,宽度为40mm,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22的纵向高度为3mm,上端板21、下端板11、第一侧壁12及第二侧壁22的厚度均为0.2mm~1.0mm,第一翻边13和第二翻边23的厚度均为0.3mm~0.5mm。壳体胶区3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上端板21和下端板11的长度,壳体胶区的宽度为3mm,壳体胶区的胶体厚度为0.05mm~0.15mm。
[0035]该锂电池壳体制备方法,包括:
[0036]S1:根据锂电池壳体尺寸,选取特定尺寸的铝锭;
[0037]S2:对选取的铝锭进行加热、拉伸处理,将铝锭拉伸为薄铝板。
[0038]S3:对S2中的薄铝板进行清洗处理,并对清洗后的薄铝板进行正火处理;
[0039]S4:对经过正火处理后的薄铝板利用膨胀冲压设备进行成型处理,使薄铝板成型为矩形铝壳,并且四边设置有壳体胶区铝板;
[0040]S5:对矩形铝壳四边的胶体区铝板进行削薄、钝化处理形成钝化膜层,按照需求尺寸将壳体胶粘结于钝化膜层表面,形成壳体胶区。
[0041]S6:对四边未有覆胶的钝化区进行裁切处理,去除多余尺寸的薄铝板;
[0042]S7:壳体胶通过热压方式粘结于四边的铝薄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部(1)和第二壳部(2),所述第一壳部(1)和所述第二壳部(2)边沿对接以合围成能够用于储存电解液以及电池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部(1)包括下端板(11)、下端与所述下端板(11)的边沿连接的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2)的上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3),所述第二壳部(2)包括上端板(21)、上端与所述上端板(21)的边沿连接的第二侧壁(22),所述第二侧壁(22)的下端向外翻折形成第二翻边(23),所述第一翻边(13)与所述第二翻边(23)上均设置有壳体胶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1)通过所述第一翻边(13)与所述第二壳部(2)的边沿粘结,所述第二壳部(2)通过所述第二翻边(23)与所述第一壳部(1)的边沿粘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13)与所述第二翻边(23)粘结,和/或所述第一翻边(13)与所述上端板(21)粘结,和/或所述第二翻边(23)与所述下端板(11)粘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21)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雄周伟刘盼戈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