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36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面料,具体涉及纺织领域,包括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制成的冷感涤纶纤维,通过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添加使得涤纶纤维保持冰爽,使得穿着者穿着时时刻感受到衣服带来的冷感,并配合高性能纤维、阻燃纤维和导电纤维,能够使得整体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能够防止静电,因此在使用者抵抗火的过程中,能够减轻持续的高温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来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场所火灾报道频繁,人们的防水意识逐步提高,国家相关法律及标准相继出台,对防火阻燃织物要求和需求也逐年增加。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有: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PR97等。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阻燃面料在使用过程中追求了阻燃的性能,导致其在阻燃的过程中难以阻止火的温度,从而在使用者抵抗火的过程中,持续的高温使得使用者难以承受,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阻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阻燃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
[0006]进一步的,所述高性能纤维为玄武岩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阻燃纤维采用以氯乙烯作为共聚单体与丙烯晴聚合所得到的改性腈纶纤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纤维采用以聚酰胺和炭黑分别为基质和导电成份的复合有机导电纤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

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
°
C下搅拌反应3~5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
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4、将步骤S3中的混合物喂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然后经由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风冷,然后经过加弹工艺,即制得冷感涤纶纤维;S5、混棉:将步骤S4制得的冷感涤纶纤维、高性能纤维、阻燃纤维、导电纤维与棉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后,并在并条机上进一步均匀混合成混合棉条,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为:棉卷干重385g/m,棉卷定长30m;其中采用A035B型机时打手速度480r/min、采用FAl06A型机时打手速度600r/min、采用FAl41A型机时综合打手速度900r/min,梳棉工序工艺参数:刺辊速度800r/min,锡林速度300r/min,道夫速度14r/min,刺辊~锡林隔距0.18mm,锡林~盖板隔距0.31mm、0.26mm、0.26mm、0.26mm、0.31mm,锡林~道夫隔距0.14mm;S6、粗纱工序:将步骤S5中得到的混合棉条拉长抽细,并加捻后卷绕在粗纱筒管上,粗纱工序工艺参数:粗纱定量4.5g/10m,捻系数110,锭速980r/min,罗拉隔距6.2mm
×
19.9mm
×
35.8mm,牵伸分配1.056倍
×
5.654倍
×
1.174倍;S7、细纱工序:将步骤S6中的粗纱进一步拉细,并捻后卷绕在细纱筒管上,细纱工序工艺参数:前罗拉速度210r/min,前后区的罗拉隔距为18.2mm
×
25.1mm,后区牵伸倍数1.14倍,捻系数:326;S8、编织:将步骤S7中的细纱进行机织形成坯布,随后将坯布经过染整工艺后得到阻燃面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中所述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布前准备

精炼

漂白

练后处理

染色

促染

固色

水洗

后整理。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制成的冷感涤纶纤维,能够具有涤纶的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耐腐蚀、绝缘、挺括等特点,同时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添加使得涤纶纤维保持冰爽,使得穿着者穿着时时刻感受到衣服带来的冷感,并配合高性能纤维、阻燃纤维和导电纤维,能够使得整体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能够防止静电,因此在使用者抵抗火的过程中,能够减轻持续的高温给使用者带来的不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面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
[0017]其中,高性能纤维为玄武岩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阻燃纤维采用以氯乙烯作为共聚单体与丙烯晴聚合所得到的改性腈纶纤维,导电纤维采用以聚酰胺和炭黑分别为基质和导电成份的复合有机导电纤维,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
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纤维为玄武岩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纤维采用以氯乙烯作为共聚单体与丙烯晴聚合所得到的改性腈纶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采用以聚酰胺和炭黑分别为基质和导电成份的复合有机导电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由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酯类吸收剂、苯酮类吸收剂、苯并三唑类吸收剂、取代丙烯腈类吸收剂、三嗪类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吸收剂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的选取:按照重量份选取聚酯切片30~50份、棉纤维40~70份、高性能纤维20~30份、阻燃纤维80~120份、导电纤维10~20份、浮石粉10~15份、玉石粉10~15份、抗氧化剂2~5份、紫外线吸收剂1~4份、润滑剂6~10份;S2、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的制备:将浮石粉和玉石粉混合均匀后,分散于乙醇中,再加入3

三乙氧基硅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60~80
°
C下搅拌反应3~5小时,后旋蒸除去乙醇,得到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S3、冷感涤纶纤维的制备:将步骤S1中的聚酯切片、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加入到搅拌机中,而后将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浮石粉/玉石粉复合物加入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涛魏新宇刘苏蓉范杰石闻谢昊阳周彬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