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国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3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包括柔性透明薄膜屏、发光像素点、排线、散热器和安装卡扣。将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平行排列后,通过卡扣安装在显示器透明外壳上固定,此时每层柔性透明薄膜屏的二维发光像素点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将三维模型数字文件切片后,通过各排线驱动显示组合出三维图像,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三维空间像素点组成的三维显示技术。或将一张柔性透明薄膜屏通过卷曲后,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进行显示的技术。像素点进行显示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三维显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裸眼的三维显示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对三维视觉认知已久,自15世纪初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Bruneselleschi对“绘画透视”进行了首次论证。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也曾在他的"Trattato della Pittura"中引用了"透视框"的概念作为他研究远景透视的依据。透视效果是观看三维世界时的基本规律,是画面产生立体感的基本要求。
[0003]人眼在看真实的圆柱体和看屏幕上显示的圆柱体时,视差角有明显的不同,看屏幕时的视差角实际上和看平板玻璃时是一样的,因此不管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如何变化,立体感始终是一个平面,这也是普通显示器无法实现立体显示的原因。
[0004]人类的双眼是横向并排,之间大约有6~7厘米的间隔,因此左眼所看到的影像与右眼所看到的影像会有些微差异,这个差异被称为“视差”,大脑会解读双眼的视差,判断物体远近与产生立体视觉。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感觉。而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这也是当今主流立体显示技术都是基于的原理。
[0005]另外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0006]然而真三维显示需要显示的特点如下:
[0007](1)可实现人机交互和动态三维显示;
[0008](2)具有移动视差,观察者可任意移动,或者旋转显示器看到不同方位图形;
[0009](3)可具有超过一定数量的体元的三维图像分辨率;
[0010](4)可进行三维测量;
[0011](5)无需佩戴任何辅助工具,例如三维眼镜等。
[0012]因此在上述应用背景下,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真三维显示技术。将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平行排列后,通过卡扣安装在显示器透明外壳上固定,此时每层柔性透明薄膜屏的二维发光像素点在空间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将三维模型数字文件切片后,通过各层的排线驱动组合显示出三维图像,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三维空间像素点组成的三维显示技术。或将一张柔性透明薄膜屏通过卷曲后,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进行显示的技术。
[0013]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14]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真三维显示技术,可制备具有超强视觉震撼和冲击力裸眼三维显示器,实现上述真三维显示器的五点需求。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包括柔性透明薄膜屏、发光像素点、排线、散热器和安装卡扣。通过多种排列方式将二维发光像素点,在三维空间进行排列。
[0016]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新型三维显示技术,为真三维显示技术,可以显示动态数据图形。
[0017]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可以显示三维模型图像,甚至物体内部三维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专利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新型三维显示技术,无需要特殊的设备拍摄视频素材,将三维模型进行切片或坐标变换进行显示。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以下优点:
[0020]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和复杂彩色动态三维模型的显示,观察者可任意移动观看三维模型各个细节,或者旋转显示器看到不同方位图形,并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的测量,观察到实际物体景深,并且观察者无需佩戴任何辅助工具,不会产生眩晕等不适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平行排列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1张柔性透明薄膜屏螺旋卷曲示意图;
[0023]图3为薄膜屏卷曲阿基米德螺线;
[0024]图中:1柔性透明薄膜屏、2发光像素点、3排线、4散热器、5安装卡扣和6卷曲阿基米德螺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示出了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1柔性透明薄膜屏、2发光像素点、3排线、4散热器和5安装卡扣。将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通过平行排列后,每张柔性透明薄膜屏的发光像素点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将三维模型文件切片后,通过各排线驱动显示出三维图像。其平行排列后,每张薄膜屏的发光像素点,可以与其它层对齐排列也可以错位排列。
[0027]如图2示出了将1张所述柔性透明薄膜屏,通过阿基米德螺线卷曲,使得二维发光像素点形成三维空间像素点。将三维模型文件坐标变换后,通过排线驱动显示出三维图像。其中阿基米德螺线的极坐标方程式为:r=a+bθ。
[0028]本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真三维显示技术,可以大量运用到户外广告、产品设计、医学、科研、园区、路桥、城市建设等的场景。使得显示内容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在视觉效果上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0029]申请人又一声明,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专利技术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专利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任何改进,对本专利技术专利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0030]本专利技术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专利技术专利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专利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透明薄膜屏(1)、发光像素点(2)、排线(3)、散热器(4)和安装卡扣(5);所述柔性透明薄膜屏(1)通过安装卡扣(5)安装在显示器透明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其特征在于:将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1)通过平行排列后,每张柔性透明薄膜屏(1)的发光像素点(2)为在三维空间排列。将三维模型的数字文件切片后,通过各排线(3)驱动各张柔性透明薄膜屏(1)显示,从而组合显示出三维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维显示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张柔性透明薄膜屏(1),其平行排列后,各张柔性透明薄膜屏(1)的发光像素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G零二B三零五二
申请(专利权)人:施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