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12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具体涉及智能锁领域,包括充电组件架,所述充电组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线管,通线管将电能从输入端架传递至定位轴架处,所述充电组件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端架,所述输入端架的顶端设置有输入端口架,通电线缆从线缆定位架移动至线缆通入孔,接着线缆的输出端口插入至输入端口架,进而完成电源充电,所述输入端口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所述限位夹板的一端铰接有交合杆,技术效果为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多组防滑纹,致使线缆外表面被牢牢固定在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包裹之间,从而实现提高了线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门在开启与关闭时发生震动时而发生脱离,进而影响门锁的智能化运行。化运行。化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智能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而电子锁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智能体现的标志是能否手机联动和操作,其次智能锁由于锁具具有智能化的作用,其需要的电能容量更大,则智能锁的充电机构较为重要。
[0003]根据中国专利CN217063396U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其通过无线功率接收模块转动连接在内锁体内,而内锁体上设置有摆角调节组件,且摆角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无线功率接收模块在内锁体上的摆动角度方式,致使用户可翻转无线充电设备对内锁体内的电能存储器件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使用方便,而且不会夹断线缆的效果。
[0004]但是上述技术中利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充电,其需要搭载无线充电平台,且无线充电平台时与电子锁充电处接触,无线充电是利用磁场线圈的方式充电,而电子设备长期处于磁场状态下,内部的电子设备较易受到磁性影响而损坏,虽然不会夹断线缆,但是智能锁的寿命较短以及充电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通过线缆输出端先推动线缆输出端连接块向外侧移动,当线缆输出端与输入端架电性连接时,则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由于复位弹簧的恢复性,两组线缆输出端连接块包裹住线缆的外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组件架,所述充电组件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线管,通线管将电能从输入端架传递至定位轴架处,所述充电组件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端架,所述输入端架的顶端设置有输入端口架,通电线缆从线缆定位架移动至线缆通入孔,接着线缆的输出端口插入至输入端口架,进而完成电源充电,所述输入端口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所述限位夹板的一端铰接有交合杆,所述交合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输出端连接块,所述交合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所述限位夹板的顶端开设有线缆通入孔,当线缆的端部穿过两组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间隙,由于复位弹簧对交合杆的位置进行限位,且辅助卡位杆与交合杆固定连接,而线缆输出端与输入端架连接会较易发生松动,而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形状为两个半圆状,线缆输出端的横截面积大于线缆的横截面积。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组件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智能锁主体架,所述智能锁主体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定位架,线缆的外部处通过收束孔进入橡胶夹持架中,由于橡胶夹持架为橡胶式拉伸机构,则线缆输出端较粗挤压橡胶夹持架向外扩张,而
线缆输出端穿过橡胶夹持架,则橡胶夹持架恢复原样,将线缆的位置定位,所述线缆定位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夹持架,所述橡胶夹持架的内部开设有收束孔,所述橡胶夹持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线缆导向柱,而线缆定位架为防尘材质,避免粉尘进入充电组件架的内部,进而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则线缆导向柱对线缆的外表面进行保护,避免线缆遭受外部挤压而损坏,同时线缆导向柱对线缆的连接方向进行定位。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锁主体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子锁密码,所述电子锁密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轴架,所述定位轴架转动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的空腔处,所述定位轴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柄,所述定位轴架的内部设置有指纹锁,所述指纹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柱,指纹锁包括指纹信息读取模块以及指纹信息传输模块,信息读取模块通过读取按压者的指纹信息,进而通过指纹信息传输模块将指纹信息与用户手机设定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圆环架,所述定位圆环架固定连接在定位轴架的内部,所述定位圆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定位轴架远离把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离合架,由于用户在按压指纹锁时,其无法得知自己按压的力是否能够录上指纹,则用户按压指纹锁,指纹锁通过活动推柱在定位轴架的内腔滑动,活动推柱插入第三弹簧中,则第三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电源输入端,活动推柱的底端设置有电源输出端。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收束弹簧组件,所述收束弹簧组件固定连接在辅助离合架的一侧,所述辅助离合架远离收束弹簧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簧杆远离辅助离合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位锁,所述上位锁滑动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当门开锁后,辅助离合架通过输入端架作为驱动,辅助离合架以定位轴架为圆心顺时针旋转,辅助离合架通过弹簧杆和第一弹簧带着上位锁离开门框处。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锁主体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反锁孔柱,所述反锁孔柱的表面设置有轮齿,所述反锁孔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反锁扭块,所述反锁扭块滑动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所述充电组件架通过通线管与定位轴架呈电性连接设置,当用户需要反锁时,用户用锁转动反锁孔柱,反锁孔柱在原处旋转,则反锁孔柱通过与反锁扭块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带动反锁扭块推出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进而反锁扭块插入门框中,从而完成门的反锁。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离合架远离弹簧杆的底端铰接有卡位架,所述卡位架的一端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行杆柱,所述滑行杆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固定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所述密封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当门进行二次锁住时,辅助离合架逆时针旋转度,则辅助离合架通过带动卡位架向下移动时,卡位架通过伸缩杆带动滑行杆柱沿着智能锁主体架与滑行杆柱连接的滑槽向下滑动,且伸缩杆具有伸缩特性,而伸缩杆铰接在卡位架的表面,则挤压块在滑槽移动时,不会受到外部的阻力而无法移动。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杆,所述活动推杆滑动连接在密封块的内部,所述活动推杆远离密封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舌,所述方舌滑动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挤压块与密封块连接处为密封状态的,则挤压块的一
端为弧形,挤压块与活动推杆贴合处通过挤压活动推杆向外侧移动,而活动推杆带动方舌穿过智能锁主体架的内部插入门框中,进而使门完成二次锁住状态,同时若辅助离合架顺时针旋转了,则挤压块远离活动推杆,第二弹簧根据弹簧弹性将活动推杆与方舌拉回原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 线缆输出端先推动线缆输出端连接块向外侧移动,当线缆输出端与输入端架电性连接时,则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由于复位弹簧的恢复性,两组线缆输出端连接块包裹住线缆的外皮,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多组防滑纹,致使线缆外表面被牢牢固定在线缆输出端连接块的包裹之间,从而实现提高了线缆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门在开启与关闭时发生震动时而发生脱离,进而影响门锁的智能化运行;2、 线缆的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组件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架(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通线管,所述充电组件架(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入端架(33),所述输入端架(33)的顶端设置有输入端口架,所述输入端口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32),所述限位夹板(32)的一端铰接有交合杆(31),所述交合杆(3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输出端连接块(28),所述交合杆(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9),所述复位弹簧(2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夹板(32),所述限位夹板(32)的顶端开设有线缆通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架(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智能锁主体架(1),所述智能锁主体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线缆定位架(26),所述线缆定位架(2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夹持架(35),所述橡胶夹持架(35)的内部开设有收束孔(8),所述橡胶夹持架(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线缆导向柱(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主体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子锁密码(5),所述电子锁密码(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轴架(6),所述定位轴架(6)转动连接在智能锁主体架(1)的空腔处,所述定位轴架(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柄(2),所述定位轴架(6)的内部设置有指纹锁(4),所述指纹锁(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推柱(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锁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推柱(2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圆环架(24),所述定位圆环架(24)固定连接在定位轴架(6)的内部,所述定位圆环架(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25),所述定位轴架(6)远离把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离合架(11)。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云邓亦超李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箭牌智能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