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05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车门本体、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侧面的密封袋和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表面的防撞装置。有益效果:在防撞梁与缓冲条配合下,有利于在出现碰撞或摇晃时,使得车门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且缓冲条呈波浪形结构的设置下,对车门运动时具有减能限制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撞的效果,同时配合防撞梁自身结构的设置以及在支架与扣轴块的配合下,在出现变形时,对其提供部分的支撑能量,以减少冲击带来的变形。采用在车门本体内侧设有数个空腔以及其内部的设置的零件,在车门受到外部影响出现运动时,可提高车门在出现碰撞时的抗冲击性能,配合气囊层对活动球起到缓冲抵抗的作用,减弱撞击的势能。减弱撞击的势能。减弱撞击的势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侧面碰撞中,车门防撞梁是抵抗侧面碰撞的重要部件。如果车门防撞梁的强度和刚度不足,会造成车门出现较大的变形,导致其侵入量过大,进一步压缩乘员的生存空间,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0003]为了提高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车门内部布置车门防撞梁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公司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尽量减少侧面碰撞带来的撞击能量及对乘员及车辆造成的损失,车门防撞梁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0004]目前市场上,这些防撞梁结构以及车门本体的设置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车门在碰撞过程中的产生的冲击力,使得车辆在碰撞过程中,防撞梁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防撞梁结构以及车门本体的设置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车门在碰撞过程中的产生的冲击力,使得车辆在碰撞过程中,防撞梁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保护作用的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车门本体、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侧面的密封袋和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表面的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梁、与所述防撞梁相配合的缓冲条、两个设于所述防撞梁两端的支架和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扣轴块,所述防撞梁包括与所述缓冲条尺寸一致且开设在所述防撞梁中部的槽孔、设于所述防撞梁内部两端且与所述槽孔相配合的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部的衔接球和两条设于所述衔接球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相连接的弹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衔接球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部,且与所述缓冲条表面固定连接,用于对缓冲条在运动时具有减能限制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撞的效果。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缓冲条两侧面均为波浪形结构,并为弹性橡胶材质,有利于在出现碰撞或摇晃时,使得车门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防撞梁为弧形结构,且两端设有的所述支架与所述扣轴块均为硬性橡胶,有利于对防撞梁在出现变形时,对其提供部分的支撑能量,以减少冲击带来的变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车门本体内部边沿处设有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内壁两侧分别设有气囊层、两条设于所述空腔内壁上下的弹簧条和通过所述弹簧条缠绕连接的活动球,有利于实现提高车门在出现碰撞时的抗冲击性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车门本体内部设有的所述空腔设有复数个,所述空腔均为个体单个有间距的排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气囊层原始状态为凸起的弧形结构,有利于对活动球起到缓冲抵抗的作用,减弱撞击的势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活动球为钢球。
[0015]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6]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防撞装置,在防撞梁与缓冲条配合下,有利于在出现碰撞或摇晃时,使得车门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且缓冲条呈波浪形结构的设置下,使得车门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具有减能限制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撞的效果,同时配合防撞梁自身结构的设置以及在支架与扣轴块的配合下,在出现变形时,对其提供部分的支撑能量,以减少冲击带来的变形。
[0018]采用在车门本体内侧设有数个空腔以及其内部的设置的零件,在车门受到外部影响出现运动时,可提高车门在出现碰撞时的抗冲击性能,配合气囊层对活动球起到缓冲抵抗的作用,减弱撞击的势能。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撞装置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C

C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车门本体

1、密封袋

2、防撞装置

3、防撞梁

31、缓冲条

32、支架

33、扣轴块

34、槽孔

311、限位槽

312、衔接球

313、弹簧

314、空腔

12、气囊层

13、弹簧条

14、活动球

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9]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结构包括车门本体1、设于车门本体1内侧面的密封袋2和设于车门本体1内表面的防撞装置3,防撞装置3包括防撞梁31、与防撞梁31相配合的缓冲条32、两个设于防撞梁31两端的支架33和与支架33相连接的扣轴块34,防撞梁31包括与缓冲条32尺寸一致且开设在防撞梁31中部的槽孔311、设于防撞梁31内部两端且与槽孔311相配合的限位槽312、位于限位槽312内部的衔接球313和两
条设于衔接球313两端并分别与限位槽312相连接的弹簧314。
[0030]如图1

图3所示,衔接球313位于限位槽312内部,且与缓冲条32表面固定连接,用于对缓冲条32在运动时具有减能限制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撞的效果。
[0031]如图1

图3所示,缓冲条32两侧面均为波浪形结构,并为弹性橡胶材质,有利于在出现碰撞或摇晃时,使得车门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能。
[0032]如图1

图3所示,防撞梁31为弧形结构,且两端设有的支架33与扣轴块34均为硬性橡胶,有利于对防撞梁31在出现变形时,对其提供部分的支撑能量,以减少冲击带来的变形。
[0033]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在车体出现碰撞冲击时,缓冲条32则在运动的惯性性下出现摇晃,并在衔接球313配合弹簧314的作用下,对缓冲条32的运动轨迹具有限制作用,因缓冲条32表面为波浪形的结构设置,其在晃动的过程中,可对车门壁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加强受力面积,并且因防撞梁31为弧形结构,故而在出现变形时,配合支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本体(1)、设于所述车门本体(1)内侧面的密封袋(2)和设于所述车门本体(1)内表面的防撞装置(3),所述防撞装置(3)包括防撞梁(31)、与所述防撞梁(31)相配合的缓冲条(32)、两个设于所述防撞梁(31)两端的支架(33)和与所述支架(33)相连接的扣轴块(34),所述防撞梁(31)包括与所述缓冲条(32)尺寸一致且开设在所述防撞梁(31)中部的槽孔(311)、设于所述防撞梁(31)内部两端且与所述槽孔(311)相配合的限位槽(312)、位于所述限位槽(312)内部的衔接球(313)和两条设于所述衔接球(313)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槽(312)相连接的弹簧(3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球(313)位于所述限位槽(312)内部,且与所述缓冲条(32)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工程的车门内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星
申请(专利权)人:郑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