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文杰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93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前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在使用时可通过将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连接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再通过将连接栓插入卡孔并穿过内孔使连接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土层,此时可通过将固定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定位孔陷入坡外土层,达到加强混凝土块主体安装后稳定性的效果,通过引流槽用于引流渗入的雨水,减小坡内土壤流失的风险,在使用时可通过将相邻的混凝土块主体边缝内填充泥土,用于吸收储蓄雨水同时可通过拦截块拦截泥土,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护坡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的作用非常大,兴修水利工程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河流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流水的冲击作用,会让河流沿岸的地质条件发生

定程度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水流不断地对岸边的岩石进行冲刷,水中的各种物质也在不断地侵蚀原有的地质环境。在经过千百年的变化下,容易让河流的堤岸变得较为脆弱。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比如洪水、凌汛等,河流堤岸如果加固不当就容易出现崩岸。崩岸一般分为滑落式崩岸和倾倒式崩岸。这两种崩岸都会让河流对河流沿岸的各种设施造成破坏,在水利工程中,由于经常受到水流的冲刷,造成坡体上的土壤大量流失,需要通过防渗护坡装置对坡体上的土壤进行保护。
[0003]根据申请号:CN202210001177.8的中国专利可知,一种用于水利的堤岸防渗结构,包括实土层,所述实土层的斜坡上铺设有隔墙,且实土层的坡顶出铺设有道路,所述实土层的坡底处填充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基础层,所述基础层上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铺设有防渗层,所述防渗层上铺设有防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混凝土层的斜坡上铺设有护坡层。该用于水利的堤岸防渗结构,通过防冲刷层阻挡水流对堤岸的冲刷,减少水流冲击护坡层,使得水流在护坡层上平稳流动,防止长时间冲刷导致护坡层被损坏,而护坡层保护防水层、防渗层和防水混凝土层,并通过防水层、防渗层和防水混凝土层阻断水的渗透,从而保护堤岸。
[0004]但是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的堤岸防渗结构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混凝土灌溉对护坡进行防护安装较为不便,同时雨水的渗透仍可能会流失土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包括: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顶面开设有顶槽,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前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块;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底面,用于组合安装若干个所述混凝土块主体;防渗水组件,所述防渗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底面,用于防止渗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组件,用于组合型安装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增加安装中的便利性。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内孔,所述内孔开设在所述卡槽的底面,所述卡块的顶面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底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连接栓,所述连接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贴合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栓,在使用时可通过将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达到连接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的目的,使其铺在坡的表面对其进行防护,再通过将连接栓插入卡孔并穿过内孔使连接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土层,即可达到初步组合安装混凝土块主体的效果。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拦截块,若干个所述拦截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外部四侧,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混凝土顶块。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孔,当通过连接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土层初步组合安装混凝土块主体后,此时可通过将固定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定位孔陷入坡外土层,再通过混凝土顶块与固定槽的套接,用于掩盖固定栓,达到进一步的加强混凝土块主体安装后稳定性的效果。
[0013]优选地,所述防渗水组件包括:若干个引流槽,若干个所述引流槽均开设在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底面,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水膜。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水膜,用于防止雨水通过混凝土块主体的边缝渗入地面而导致土壤流失,通过设置引流槽,用于引流渗入的雨水,使其通过引流槽与防水膜之间的空腔流出。
[0015]优选地,所述防渗水组件还包括:若干个加固柱,若干个所述加固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槽的底面,所述顶槽的内部填充有泥土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固柱,用于加固顶槽内的泥土层,防止泥土层松散流失,通过泥土层用于吸收储蓄雨水,减小坡内土壤流失的风险。
[0017]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防滑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槽,用于增加混凝土块主体表面的摩擦力,防止雨后混凝土块主体的表面湿滑,增加安全性。
[0019]优选地,每两个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相互靠近的两侧之间均填充有泥土。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凝土块主体,在使用时可通过将相邻的混凝土块主体边缝内填充泥土,用于吸收储蓄雨水,同时可通过拦截块,用于拦截泥土,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
[0021]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块主体的顶面四角位置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水膜的底面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穿刺钉,所述穿刺钉刺穿所述防水膜与所述安装孔活动套接在一起。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穿刺钉,在使用前可通过将穿刺钉刺穿防水膜,使穿刺钉的一端紧密的套接在安装孔的内部,用于将防水膜稳定的安装在混凝土块主体的底面,增加护坡时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通过设置安装组件,用于组合型安装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增加安装中的便利性,
通过设置连接栓,在使用时可通过将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接,达到连接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的目的,使其铺在坡的表面对其进行防护,再通过将连接栓插入卡孔并穿过内孔使连接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土层,即可达到初步组合安装混凝土块主体的效果。
[0025]通过设置定位孔,当通过连接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土层初步组合安装混凝土块主体后,此时可通过将固定栓的底部尖端穿过定位孔陷入坡外土层,再通过混凝土顶块与固定槽的套接,用于掩盖固定栓,达到进一步的加强混凝土块主体安装后稳定性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水膜,用于防止雨水通过混凝土块主体的边缝渗入地面而导致土壤流失,通过设置引流槽,用于引流渗入的雨水,使其通过引流槽与防水膜之间的空腔流出。
[0026]通过设置加固柱,用于加固顶槽内的泥土层,防止泥土层松散流失,通过泥土层用于吸收储蓄雨水,减小坡内土壤流失的风险,通过设置防滑槽,用于增加混凝土块主体表面的摩擦力,防止雨后混凝土块主体的表面湿滑,增加安全性。
[0027]通过设置混凝土块主体,在使用时可通过将相邻的混凝土块主体边缝内填充泥土,用于吸收储蓄雨水,同时可通过拦截块,用于拦截泥土,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流失,通过设置穿刺钉,在使用前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混凝土块主体(1),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顶槽(2),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前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3),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块(4);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卡槽(3)的底面,用于组合安装若干个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防渗水组件,所述防渗水组件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底面,用于防止渗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内孔(5),所述内孔(5)开设在所述卡槽(3)的底面,所述卡块(4)的顶面开设有内槽(6),所述内槽(6)的底面开设有卡孔(7),所述卡孔(7)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连接栓(8),所述连接栓(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贴合块(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护坡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拦截块(10),若干个所述拦截块(10)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外部四侧,所述混凝土块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12),所述定位孔(12)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文杰李文景张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姚文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