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模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85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及内窥镜,该相机模组包括成像组件、导热组件和套管,成像组件包括热导出件,导热组件的一端与热导出件接触,导热组件的另一端和套管接触,套管套设于成像组件和导热组件外。该内窥镜包括上述相机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机模组及内窥镜,成像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导出件传递到导热组件,导热组件再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的套管,从而将头部热量传递到后端并通过套管散发,使整个相机模组的热量均匀分布和散出,散热效果良好,特别适合头部尺寸狭小的相机模组。别适合头部尺寸狭小的相机模组。别适合头部尺寸狭小的相机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模组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模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医学治疗中,高清二维成像电子内窥镜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发现并识别狭窄腔体如胃肠道中的病灶,对于病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而3D内窥镜能够提供三维信息,一方面提供逼真的视觉感受利于医生准确操作内窥镜,另一方面可集成三维测量功能,对病灶目标例如息肉等可以进行较精确的三维测量,提供快捷可靠的医学参考。现有三维成像电子内窥镜多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模拟人类视觉原理由双相机从不同角度同时获得被测物的两幅数字图像,然后基于视差原理恢复被测物的三维几何信息,重建表面轮廓。
[0003]高清三维成像电子内窥镜属于小型的电子医疗设备,多个相机模组紧密安装在头部区域,工作过程中热量堆积在头部狭小区域,不仅影响器件使用寿命,对于人体或其它测量物也会造成一定危害。目前的三维成像电子内窥镜受结构空间限制,没有热传导设计或者只在头部小范围内传导热量,多数三维成像电子内窥镜通过牺牲图像性能、降低功耗来避免设备使用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较好的相机模组及内窥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包括成像组件、导热组件和套管,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热导出件,所述导热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热导出件接触,所述导热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套管接触,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成像组件和所述导热组件外。
[0006]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镜头组件、电路板、支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前部、中部、后部,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热导出件与所述导热组件的前部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后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导热组件的前部、所述导热组件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套管形成间隙。
[0007]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的表面,并延伸经过所述导热组件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并延伸出所述导热组件和所述套管的末端。
[0008]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镜头组件包括第一成像芯片和第二成像芯片,所述第一成像芯片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成像芯片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接触,所述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支架接触,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共同构成所述热导出件。
[0009]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为金属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背对背贴附,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贴附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贴附于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和
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形成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导热组件接触。
[0010]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至少一下一种:
[0011]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芯片和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一成像芯片设于所述第三电路板上,所述第三电路板构成所述热导出件;
[0012]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第二成像芯片和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二成像芯片均于所述第三电路板上;
[0013]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第一成像芯片、第二成像芯片和第三电路板,所述第三电路板为陶瓷电路基板,所述第一成像芯片和所述第二成像芯片分别设于所述第三电路板的两侧表面上。
[0014]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前导热块和压合块,所述热导出件夹设在所述前导热块和所述压合块之间。
[0015]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导热管和后端导热件,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前导热块接触,所述后端导热件包括后导热块和转接件,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导热块接触,所述转接件和所述后导热块接触;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三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主体部一端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后导热块搭接,所述第三主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套管的内表面接触。
[0016]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前导热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压合块接触,所述后导热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转接件的所述第三延伸部搭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嵌入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外侧。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相机模组。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机模组及内窥镜,成像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导出件传递到导热组件,导热组件再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的套管,从而将头部热量传递到后端并通过套管散发,使整个相机模组的热量均匀分布和散出,散热效果良好,特别适合头部尺寸狭小的相机模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相机模组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相机模组的导热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导热组件的平面结构图。
[0023]图5为图3所示导热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0024]图6为图1所示相机模组的成像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所示成像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相机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第一实施例
[0029]请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相机模组包括成像组件11、导热组件15和套管17。成像组件11包括热导出件,导热组件15的一端与热导出件接触,导热组件15的另一端和套管17接触,套管17套设于成像组件11和导热组件15外。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成像组件11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导出件传递到导热组件15,导热组件15再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的套管17,从而将头部热量传递到后端并通过套管17散发,使整个相机模组的热量均匀分布和散出,散热效果良好,特别适合头部尺寸狭小的相机模组。
[0031]本实施例中,成像组件11包括镜头组件、电路板、支架,导热组件15包括前部、中部、后部,支架形成热导出件与导热组件15的前部连接,导热组件15的后部与套管连接,导热组件15的前部、导热组件15的中部分别与套管17形成间隙。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设置在导热组件15的表面,并延伸经过导热组件15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并延伸出导热组件15和套管17的末端。
[0032]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32,镜头组件包括第一成像芯片116和第二成像芯片136,第一成像芯片116设于第一电路板112并与第一电路板112电性连接,第二成像芯片136设于第二电路板132并与第二电路板132电性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4和第二支架134,第一支架114与第一电路板112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组件(11)、导热组件(15)和套管(17),所述成像组件(11)包括热导出件,所述导热组件(15)的一端与所述热导出件接触,所述导热组件(15)的另一端和所述套管(17)接触,所述套管(17)套设于所述成像组件(11)和所述导热组件(15)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11)包括镜头组件、电路板、支架,所述导热组件(15)包括前部、中部、后部,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热导出件与所述导热组件(15)的前部连接,所述导热组件(15)的后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导热组件(15)的前部、所述导热组件(15)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套管(17)形成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15)的表面,并延伸经过所述导热组件(15)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并延伸出所述导热组件(15)和所述套管(17)的末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32),所述镜头组件包括第一成像芯片(116)和第二成像芯片(136),所述第一成像芯片(116)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成像芯片(136)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132)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32)电性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14)和第二支架(134),所述第一支架(11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接触,所述所述第二电路板(132)与所述第二支架(134)接触,所述第一支架(114)和所述第二支架(134)共同构成所述热导出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32)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支架(114)和所述第二支架(134)为金属支架,所述第一支架(114)和所述第二支架(134)背对背贴附,所述第一支架(114)的一端贴附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所述第二支架(134)的一端贴附于第二电路板(132),所述第一支架(114)和所述第二支架(134)的另一端形成导热部,所述导热部与所述导热组件(15)接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11)包括至少一下一种:所述成像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双龙邹兵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