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载试验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6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静载试验支座,包括底钢板,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一个角处焊接有半钢球,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钢棒,两个所述第一钢棒固定连接在底钢板的顶部,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一个角处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二钢棒,所述第二钢棒焊接在底钢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钢板、半钢球、滚轴、第一钢棒、钢球、第二钢棒、顶钢板和刻度的配合设置,顶钢板的位移量可用底钢板和顶钢板上的刻度进行对照直观的看到;通过底钢板、半钢球、滚轴、第一钢棒、钢球、第二钢棒、顶钢板和把手的配合设置,把手的设置方便稳定顶钢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载试验支座


[0001]本技术涉及静载试验
,特别是一种静载试验支座。

技术介绍

[0002]依据《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

2012越来越多的屋面板、楼板或者预制板需要做静载试验来验证结构实际承载力。
[0003]板类构件进行静载试验时,按《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

20125.1.4条要求板类构件采用四角简支支座,有两个滚轴、一个半圆钢球、一个钢球。
[0004]可将楼板平放在支座顶部,试验楼板的位移量,并在楼板的顶部铺设多层楼板,测试楼板的承载力。
[0005]而现有的支座上方的钢板不便调节稳定,同时楼板的位移量不便直观的看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0007]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载试验支座,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静载试验支座,包括底钢板,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一个角处焊接有半钢球,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滚轴,所述滚轴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钢棒;
[0009]两个所述第一钢棒固定连接在底钢板的顶部,所述底钢板顶部的一个角处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二钢棒,所述第二钢棒焊接在底钢板的顶部;
[0010]所述半钢球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钢板,所述滚轴的顶部与顶钢板活动连接,所述钢球的顶部与顶钢板活动连接;
[0011]所述顶钢板的四周设置有刻度,所述底钢板的四周设置有刻度;
[0012]所述顶钢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底钢板和顶钢板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底钢板和顶钢板的厚度均为25mm。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钢板和顶钢板对齐,将楼板对中放置在顶钢板顶部,在此楼板堆叠多个楼板,进行静载试验。
[001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滚轴的直径、钢球的直径和半钢球的半径相同均为50mm。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棒防止滚轴过量位移。
[001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钢棒为实心结构。
[001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顶钢板和底钢板上的刻度上下对应。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钢棒防止钢球过量位移,顶钢板的位移量可用底钢板和顶钢板上的刻度进行对照直观的看到。
[002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把手焊接在顶钢板的两侧,所述把手倾斜设置。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稳定顶钢板,操作方便。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3]1、该静载试验支座,通过底钢板、半钢球、滚轴、第一钢棒、钢球、第二钢棒、顶钢板和刻度的配合设置,顶钢板的位移量可用底钢板和顶钢板上的刻度进行对照直观的看到。
[0024]2、该静载试验支座,通过底钢板、半钢球、滚轴、第一钢棒、钢球、第二钢棒、顶钢板和把手的配合设置,把手的设置方便稳定顶钢板,操作方便。
[0025]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底钢板,2

半钢球,3

滚轴,4

第一钢棒,5

钢球,6

第二钢棒,7

顶钢板,8

刻度,9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包括底钢板1,底钢板1顶部的一个角处焊接有半钢球2,底钢板1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滚轴3,滚轴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钢棒4;
[0034]两个第一钢棒4固定连接在底钢板1的顶部,底钢板1顶部的一个角处放置有钢球5,钢球5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二钢棒6,第二钢棒6焊接在底钢板1的顶部;
[0035]半钢球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钢板7,滚轴3的顶部与顶钢板7活动连接,钢球5的顶部与顶钢板7活动连接;
[0036]顶钢板7的四周设置有刻度8,底钢板1的四周设置有刻度8;
[0037]顶钢板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
[0038]实施例1:底钢板1和顶钢板7的材质为不锈钢,底钢板1和顶钢板7的厚度均为25mm。使底钢板1和顶钢板7对齐,将楼板对中放置在顶钢板7顶部,在此楼板堆叠多个楼板,
进行静载试验。
[0039]实施例2:滚轴3的直径、钢球5的直径和半钢球2的半径相同均为50mm。第一钢棒4防止滚轴3过量位移。
[0040]实施例3:第一钢棒4为实心结构。顶钢板7和底钢板1上的刻度8上下对应。第二钢棒6防止钢球5过量位移,顶钢板7的位移量可用底钢板1和顶钢板7上的刻度8进行对照直观的看到。
[0041]实施例4:把手9焊接在顶钢板7的两侧,把手9倾斜设置。把手9的设置方便稳定顶钢板7,操作方便。
[004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3]S1、使底钢板1和顶钢板7对齐,将楼板对中放置在顶钢板7顶部,在此楼板堆叠多个楼板,进行静载试验;
[0044]S2、对楼板的负载情况、顶钢板7的形变进行查看,顶钢板7的位移量,可用底钢板1和顶钢板7上的刻度8进行对照直观的看到。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6]1、该静载试验支座,通过底钢板1、半钢球2、滚轴3、第一钢棒4、钢球5、第二钢棒6、顶钢板7和刻度8的配合设置,顶钢板7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载试验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钢板(1),所述底钢板(1)顶部的一个角处焊接有半钢球(2),所述底钢板(1)顶部的两个对角处均设置有滚轴(3),所述滚轴(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钢棒(4);两个所述第一钢棒(4)固定连接在底钢板(1)的顶部,所述底钢板(1)顶部的一个角处放置有钢球(5),所述钢球(5)的四周设置有四个第二钢棒(6),所述第二钢棒(6)焊接在底钢板(1)的顶部;所述半钢球(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钢板(7),所述滚轴(3)的顶部与顶钢板(7)活动连接,所述钢球(5)的顶部与顶钢板(7)活动连接;所述顶钢板(7)的四周设置有刻度(8),所述底钢板(1)的四周设置有刻度(8);所述顶钢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朱春月高永刚马思宇肖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