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45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结构发热丝引脚、包括发热丝底座和PCB板;所述的发热丝底座中心设置有一可供发热丝引脚穿过的通孔,在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两个引脚连接孔;PCB板上对应引脚连接孔设置有引脚压针;发热丝引脚的端头部反向弯折,当端头部穿过通孔后对应引脚连接孔;PCB板上的引脚压针对准引脚连接孔压入后与发热丝引脚形成紧密的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丝引线和PCB板之间通过引脚压针和引脚连接孔实现孔内压合连接;可以取代现有的焊接连接。可用于电子烟发热丝引脚的电连接。热丝引脚的电连接。热丝引脚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特指一种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即电子香烟;由于电子烟与香烟外形较为相似,且不含传统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它有害成分;因此,某些人将其用于戒烟或代替香烟。
[0003]电子烟是将烟油引入发热组件并加热产生烟雾,使使用者具有某种吸烟的感觉。烟油一般是充入到形成烟油储存腔的油杯内;通过导油部件渗入到发热体进行发热雾化;再通过烟道吸入到使用者的口腔内。
[0004]作为发热体的发热丝需要通过其引脚与电路板连接;通过电路板的供电实现发热、雾化烟油。目前,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之间是通过人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装配的;这种现有的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良品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避免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发热丝引脚和电路板所导致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7]所述的连接结构发热丝引脚、包括发热丝底座和PCB板;所述的发热丝底座中心设置有一可供发热丝引脚穿过的通孔,在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两个引脚连接孔;PCB板上对应引脚连接孔设置有引脚压针;发热丝引脚的端头部反向弯折,当端头部穿过通孔后对应引脚连接孔;PCB板上的引脚压针对准引脚连接孔压入后与发热丝引脚形成紧密的接触。
[0008]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引线柱塞和支架硅胶;所述支架硅胶内设置配合引线柱塞的柱塞通孔;引线柱塞内包裹发热丝引脚后置于柱塞通孔内。
[0009]所述的发热丝底座上与通孔连通设置有支架硅胶的容置槽;引线柱塞、发热丝引脚和支架硅胶的整体装配进入容置槽;发热丝引脚的端头部穿过通孔后对应于引脚连接孔。
[0010]所述的发热丝底座为硬塑胶类材料制成的硬质状;引脚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发热丝引脚与引脚压针的直径之和。
[0011]本技术发热丝引线和PCB板之间通过引脚压针与发热丝引线端头在引脚连接孔压合,实现电连接。本技术引脚压针与引脚连接孔双边的间隙加起来不超过发热丝引脚的线径,这样装配会顺畅;同时采用硬胶和五金柱子配合,能保证接触的可靠性的孔内压合连接可靠;可取代传统的发热丝焊接连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避免焊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比于其他硅胶压制接触也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采用本技术连接结构的烟弹剖视图;
[0014]图2是采用本技术连接结构的烟弹分解图;
[0015]图3是采用本技术连接结构的烟弹装配图;
[0016]图4是本技术PCB板5装配图;
[0017]图5是本技术PCB板5立体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发热丝引脚1与引脚压针51装配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该描述是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非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凡依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可得之等效变换皆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如图1

6所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丝引脚1、引线柱塞2、支架硅胶3、发热丝底座4和PCB板5;发热丝底座4硬塑胶类材料制成的硬质状,中心设置有一通孔41,可供发热丝引脚穿过;在通孔41的旁边设置有两个引脚连接孔42;与通孔41连通设置有支架硅胶3的容置槽43。在PCB板5上对应引脚连接孔42设置有引脚压针51。发热丝引脚1的端头部反向弯折,当端头部穿过通孔41后可对应引脚连接孔42;然后再将PCB板5上的引脚压针51对准引脚连接孔42压入,由于引脚连接孔42的孔径小于发热丝引脚1与引脚压针51的直径之和(例如:引脚连接孔42与引脚压针51的间隙可以设置为0.1mm,而发热丝引脚1直径可以为0.25mm);当引脚压针51将发热丝引脚1压入引脚连接孔42后,可将引脚压针51与发热丝引脚1形成紧密的接触;PCB板5与发热丝形成回路。
[0021]支架硅胶3内设置配合引线柱塞2的柱塞通孔;引线柱塞2内包裹发热丝引脚1后置于柱塞通孔内。支架硅胶3容置在发热丝底座4的容置槽43内。
[0022]在装配时,发热丝引脚1端头进行弯折,引线柱塞2包裹在发热丝引脚1的中部,然后塞入到支架硅胶3内;连同引线柱塞2、发热丝引脚1和支架硅胶3的整体装配进入容置槽43内;此时,当端头部穿过通孔41后对应于引脚连接孔42;将PCB板5上的引脚压针51对准引脚连接孔42压入,通过引脚压针51将发热丝引脚1的弯折端头逐步压入引脚连接孔42;压入到位后,PCB板5的引脚压针51与发热丝引脚1的弯折端头紧密接触;PCB板5与发热丝形成电回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丝引脚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的发热丝引脚、包括发热丝底座和PCB板;所述的发热丝底座中心设置有一可供发热丝引脚穿过的通孔,在通孔的旁边设置有两个引脚连接孔;PCB板上对应引脚连接孔设置有引脚压针;发热丝引脚的端头部反向弯折,当端头部穿过通孔后对应引脚连接孔;PCB板上的引脚压针对准引脚连接孔压入后与发热丝引脚形成紧密的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引线柱塞和支架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金蔡龙彭福刚曹运成陈勇彬李叶平黄宗强张和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埃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