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28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夹持件、套筒和第一套管;夹持件两端开口,且具有一竖向夹持通道,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竖向夹持通道中;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顶部,用于与外部冲击扳手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下部,用以与所述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相套接;所述夹持件的底部设置有卡设部,用以与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螺母相卡合,以在所述外部冲击扳手的钻头旋转时,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所述丝杠旋转上升或下降,进而将所述丝杆顶撑表面的杂质清除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通过外部冲击扳手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杆顶撑旋转上升或下降,保证了清理效果且不会使丝杆顶撑发生横向形变。撑发生横向形变。撑发生横向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民用建筑及地下车库施工中,主体结构需要使用支模撑杆对模板进行支撑。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由于反复使用,会导致支模撑杆上部的丝杆顶撑表面往往会附着混凝土残渣,所以在丝杆顶撑退场之前,工人须对丝杆顶撑进行清理,但清理难度非常大,普遍采用铁锤打击的传统方法进行清理。此时,传统清理混凝土残渣的方法的弊端便显现出来:
[0003]由于需要清理丝杆数量巨大,采用铁锤击打的方法来清理混凝土残渣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但是人力以及时间都会产生大量费用,所以采用传统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不切实际;采用铁锤击打的传统方式会使丝杆顶撑发生横向形变,形变日积月累会越来越大,最终会使丝杆顶撑发生变形;工人在对丝杆顶撑清理时,使用铁锤击打的方法清理附着于丝杆顶撑的混凝土往往清理不完全,是因为铁锤击打只能敲击在丝杆顶撑的螺纹牙顶上,而铁锤无法覆盖螺纹牙底,螺纹牙底的残渣无法清理干净,所以说使用铁锤清理这种传统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丝杆顶撑上的混凝土残渣清理效果不佳且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夹持件、套筒
[0006]和第一套管;其中,
[0007]所述夹持件两端开口,且具有一竖向夹持通道,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竖向夹持通道中;
[0008]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顶部,用于与外部冲击扳手相连接;
[0009]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下部,用以与所述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相套接;
[0010]所述夹持件的底部设置有卡设部,用以与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螺母相卡合,以在所述外部冲击扳手的钻头旋转时,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所述丝杠旋转上升或下降,进而将所述丝杆顶撑表面的杂质清除掉。
[0011]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杆;其中,
[0012]两个所述连接杆呈夹角设置,形成一竖向夹持通道,用以与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相贴合;
[0013]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形成一渐扩开口的卡设部,该渐扩开口的形状与所述丝杠螺母的外轮廓相匹配。
[0014]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渐扩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下方。
[0015]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连接杆为镀锌圆钢。
[0016]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夹持件焊接连接。
[0017]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套筒中开设有与所述外部冲击扳手的钻头相匹配的连接孔。
[0018]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套筒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夹持件的顶部。
[0019]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套管;其中,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之间。
[0020]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套筒、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一套管等间距设置。
[0021]进一步地,上述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中,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
[0022]本技术提供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通过套筒与外部冲击扳手相连接,可借助冲击扳手的动力,快速清除丝杠顶撑上的混凝土杂质,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通过外部冲击扳手带动丝杠螺母沿丝杆顶撑旋转上升或下降,既可以清理螺纹牙顶的混凝土残渣,同时螺纹牙底的混凝土残渣也可以清理,保证了清理效果且不会使丝杆顶撑发生横向形变;本装置可以长时间多次重复使用时,且携带方便,大大节约了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与待除杂丝杠顶撑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的又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9]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夹持件1、套筒2和第一套管3;其中,所述夹持件1两端开口,且具有一竖向夹持通道,所述套筒2和所述第一套管3连接在所述竖向夹持通道中;所述套筒2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顶部,用于与外
部冲击扳手4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管3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下部,用以与所述待除杂丝杆顶撑5的丝杠相套接;所述夹持件1的底部设置有卡设部111,用以与待除杂丝杆顶撑5的丝杠螺母相卡合,以在所述外部冲击扳手4的钻头旋转时,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所述丝杠旋转上升或下降,进而将所述丝杆顶撑5表面的杂质清除掉。
[0030]具体而言,夹持件1的两端开口,可以为八字型结构,具有竖向夹持通道,套筒2、第一套管3可以与夹持件1焊接连接。实际中,采用焊条对套筒2、第一套管3和夹持件1进行满焊连接,焊点a如图中所示。夹持件1的高度可以大于待除杂丝杠顶撑的高度。
[0031]套筒2可以为外部冲击扳手4相匹配的套筒2,所述套筒2中开设有与所述外部冲击扳手4的钻头相匹配的连接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2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夹持件1的顶部,以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冲击扳手4。套筒2上设置有插销孔,以便于在钻头插入套筒2后与套筒2进行紧固。本实施例的冲击扳手4上可以设置转向调节器。通过与冲击扳手4相结合,为除杂作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大大缩短了丝杆顶撑上杂质的清理时间。
[0032]第一套管3为钢管,其直径可以大于等于待除杂丝杆顶撑5的丝杠的直径,以实现二者的套接。本实施例中,套筒2的外径可以为30mm,第一套管3的外径可以为40mm,第一套管3的高度可以为75mm。
[0033]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杆11;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11呈夹角设置,形成一竖向夹持通道,用以与所述套筒2和所述第一套管3的外壁相贴合;两个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形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夹持件、套筒和第一套管;其中,所述夹持件两端开口,且具有一竖向夹持通道,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连接在所述竖向夹持通道中;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顶部,用于与外部冲击扳手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夹持通道的下部,用以与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相套接;所述夹持件的底部设置有卡设部,用以与所述待除杂丝杆顶撑的丝杠螺母相卡合,以在所述外部冲击扳手的钻头旋转时,带动所述丝杠螺母沿所述丝杠旋转上升或下降,进而将所述丝杆顶撑表面的杂质清除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杆;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呈夹角设置,形成一竖向夹持通道,用以与所述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相贴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形成一渐扩开口的卡设部,该渐扩开口的形状与所述丝杠螺母的外轮廓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杆顶撑除杂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达赵开放马浩浩李森森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