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构件铸造用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51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其组成为Z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构件铸造用块体非晶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晶态合金及其加工方法的
,具体涉及一种适宜轻型构件在铸造工艺中使用的块体非晶合金,以及其所涉及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晶态合金(以下简称“非晶合金”)由于具有独特的无序结构,从而兼有一般金属和玻璃的特性。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对非晶合金的应用研究逐渐蓬勃开展,得到了许多不同体系的非晶合金,同时积累了非晶合金材料在基础研究以及工程应用中的大量数据。尽管非晶合金已经在不少领域得到应用,但是由于非晶合金的形成需要极高的冷却速率,使得合金呈现出的是很薄的条带状或者丝状的形状,从而限制了 非晶合金的应用范围。数十年以来,寻找形成能力高的块体非晶合金(也称BMG材料,Bulk Metallic Glass)成为非晶合金领域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Turnbull根据经典形核理论提出利用玻璃态转变温度T
g
与合金熔化温度T
m
的比值T
rg
来描述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如果T
rg
的值大于2/3,则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均匀形核速率变得很低,从而可获得形成能力高的块体状的非晶合金。
[0003]随着块体非晶材料(BMG材料)的发展,非晶合金逐渐推广应用至特殊的结构制件中。结构制件是指以材料的某些机械或者力学性能为主要应用指标的一类工程材料,所述机械或者力学性能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断裂韧性、塑性延伸率、弹性模量、疲劳性能等关键指标。对于材料的选用来说,单一的强度或者韧性指标与材料的基础性能相符,但是对于复杂结构的特殊性能要求,如密度问题、抗腐蚀性问题等等,就需要在特定系列合金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和利用。
[0004]现有技术中的块体非晶合金以铁基和锆基为主要的应用体系,具有高弹性、高硬度等优点,但是铁、锆的密度决定了现有的非晶合金密度较大,从而导致非晶合金在薄型化、小型化构件设计领域没有绝对的优势。如果能够开发出其他性能特征无明显下降、密度更低的新型非晶合金,那么在轻型构件领域,非晶合金的应用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型化、小型化构件的块体非晶合金,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晶合金材料的形成能力与密度无法达到小型复杂构件轻量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合金组成为Zr
a
Cu
b
Ti
c
Al
d
Fe
e
Y
f
M
g
,其中a、b、c、d、e、f、g为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其中,各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45≤a≤62、12≤b≤26、8≤c≤20、15≤d≤25、2≤e≤15、0.1≤f≤3、0.2≤g≤2;其中,M元素为Si或者B。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非晶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48≤a≤60、12≤b
≤20、10≤c≤20、15≤d≤22、2≤e≤8、0.1≤f≤2、0.2≤g≤2。
[0008]再进一步优选,所述非晶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50≤a≤55、12≤b≤18、12≤c≤18、15≤d≤20、3≤e≤5、0.5≤f≤2、1≤g≤2。
[0009]进一步地,当M选择为B时,其原子百分比在1.0~1.5范围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非晶合金的组成为Zr50Cu12Ti12Al20Fe4.5Y0.5Si1.0、Zr50Cu12Ti18Al15Fe3.0Y0.5Si1.5、Zr50Cu12Ti17.5Al15.0Fe3.1Y1.2Si1.2、Zr50Cu13Ti13.8Al16.6Fe3.8Y1.4Si1.4、Zr50Cu18Ti12Al15Fe3.0Y1.0Si1.0、Zr50.6Cu14.0Ti13.0Al15.9Fe4.0Y1.0Si1.5、Zr52.0Cu12.3Ti14.2Al15.6Fe3.5Y1.0Si1.4、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Si1.5、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Si1.5、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0.5Si2.0、Zr52.2Cu13.6Ti13.2Al15.6Fe3.0Y0.8Si1.6、Zr52.0Cu12.4Ti14.1Al15.6Fe3.0Y1.1Si1.8、Zr52.1Cu13.5Ti12.0Al16.4Fe3.0Y1.2Si1.8、Zr52.4Cu12.0Ti15.0Al15.0Fe3.0Y1.6Si1.0、Zr52.8Cu14.0Ti12.0Al15.3Fe3.0Y1.9Si1.0、Zr52.8Cu13.0Ti13.5Al15.2Fe3.5Y1.0Si1.0、Zr53.1Cu13.0Ti15.0Al13.9Fe3.5Y0.5Si1.0、Zr53.2Cu14.1Ti12.5Al15.2Fe3.0Y1.0Si1.0、Zr53.2Cu13.0Ti13.1Al15.4Fe3.2Y0.8Si1.3、Zr53.2Cu13.0Ti12.5Al16.0Fe3.0Y1.0Si1.3、Zr54.0Cu12.0Ti12.3Al16.7Fe3.0Y1.0Si1.0、Zr55.0Cu12.0Ti12.0Al15.8Fe3.0Y1.0Si1.2、Zr50Cu12Ti12Al20Fe4.5Y0.5B1.0、Zr50Cu12Ti18Al15Fe3.0Y0.5B1.5、Zr50Cu12Ti17.5Al15.0Fe3.1Y1.2B1.2、Zr50Cu13Ti13.8Al16.6Fe3.8Y1.4B1.4、Zr50Cu18Ti12Al15Fe3.0Y1.0B1.0、Zr50.6Cu14.0Ti13.0Al15.9Fe4.0Y1.0B1.5、Zr52.0Cu12.3Ti14.2Al15.6Fe3.5Y1.0B1.4、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B1.5、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0.5B2.0、Zr52.2Cu13.6Ti13.2Al15.6Fe3.0Y0.8B1.6、Zr52.0Cu12.4Ti14.1Al15.6Fe3.0Y1.1B1.8、Zr52.1Cu13.5Ti12.0Al16.4Fe3.0Y1.2B1.8、Zr52.4Cu12.0Ti15.0Al15.0Fe3.0Y1.6B1.0、Zr52.8Cu14.0Ti12.0Al15.3Fe3.0Y1.9B1.0、Zr52.8Cu13.0Ti13.5Al15.2Fe3.5Y1.0B1.0、Zr53.1Cu13.0Ti15.0Al13.9Fe3.5Y0.5B1.0、Zr53.2Cu14.1Ti12.5Al15.2Fe3.0Y1.0B1.0、Zr53.2Cu13.0Ti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组成为Zr
a
Cu
b
Ti
c
Al
d
Fe
e
Y
f
M
g
,其中a、b、c、d、e、f、g为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其中,各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45≤a≤62、12≤b≤26、8≤c≤20、15≤d≤25、2≤e≤15、0.1≤f≤3、0.2≤g≤2;其中,M元素为Si或者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48≤a≤60、12≤b≤20、10≤c≤20、15≤d≤22、2≤e≤8、0.1≤f≤2、0.2≤g≤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元素组分的原子百分比取值范围为:50≤a≤55、12≤b≤18、12≤c≤18、15≤d≤20、3≤e≤5、0.5≤f≤2、1≤g≤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当M选择为B时,其原子百分比在1.0~1.5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的组成为Zr50Cu12Ti12Al20Fe4.5Y0.5Si1.0、Zr50Cu12Ti18Al15Fe3.0Y0.5Si1.5、Zr50Cu12Ti17.5Al15.0Fe3.1Y1.2Si1.2、Zr50Cu13Ti13.8Al16.6Fe3.8Y1.4Si1.4、Zr50Cu18Ti12Al15Fe3.0Y1.0Si1.0、Zr50.6Cu14.0Ti13.0Al15.9Fe4.0Y1.0Si1.5、Zr52.0Cu12.3Ti14.2Al15.6Fe3.5Y1.0Si1.4、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Si1.5、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Si1.5、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0.5Si2.0、Zr52.2Cu13.6Ti13.2Al15.6Fe3.0Y0.8Si1.6、Zr52.0Cu12.4Ti14.1Al15.6Fe3.0Y1.1Si1.8、Zr52.1Cu13.5Ti12.0Al16.4Fe3.0Y1.2Si1.8、Zr52.4Cu12.0Ti15.0Al15.0Fe3.0Y1.6Si1.0、Zr52.8Cu14.0Ti12.0Al15.3Fe3.0Y1.9Si1.0、Zr52.8Cu13.0Ti13.5Al15.2Fe3.5Y1.0Si1.0、Zr53.1Cu13.0Ti15.0Al13.9Fe3.5Y0.5Si1.0、Zr53.2Cu14.1Ti12.5Al15.2Fe3.0Y1.0Si1.0、Zr53.2Cu13.0Ti13.1Al15.4Fe3.2Y0.8Si1.3、Zr53.2Cu13.0Ti12.5Al16.0Fe3.0Y1.0Si1.3、Zr54.0Cu12.0Ti12.3Al16.7Fe3.0Y1.0Si1.0、Zr55.0Cu12.0Ti12.0Al15.8Fe3.0Y1.0Si1.2、Zr50Cu12Ti12Al20Fe4.5Y0.5B1.0、Zr50Cu12Ti18Al15Fe3.0Y0.5B1.5、Zr50Cu12Ti17.5Al15.0Fe3.1Y1.2B1.2、Zr50Cu13Ti13.8Al16.6Fe3.8Y1.4B1.4、Zr50Cu18Ti12Al15Fe3.0Y1.0B1.0、Zr50.6Cu14.0Ti13.0Al15.9Fe4.0Y1.0B1.5、Zr52.0Cu12.3Ti14.2Al15.6Fe3.5Y1.0B1.4、Zr52.0Cu13.0Ti14.3Al15.2Fe3.0Y1.0B1.5、Zr52.0Cu13.0Ti14.3Al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宽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逸昊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