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91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轨道行走组件为两组分别安装于车梯底部的两侧并与地铁轨道相匹配,车梯顶部转动连接有作业平台以及侧壁行走组件,车梯中部以及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作业平台底部设有搭接平台,第二支撑架两侧设有限位柱,侧壁行走组件的中部两侧设有卡接位,末端两侧设有侧壁行走轮;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二支撑架的末端限位于搭接平台内,侧壁行走组件的两侧支架上部与限位柱抵接,侧壁行走轮与轨道侧壁抵接,第一支撑架的末端与卡接位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以及现场快速展开使用;另外,工作状态下形成互相交替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了展开结构的稳定性。开结构的稳定性。开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高铁等隧道施工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的之一,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无线宽带应用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铁民用通信网络建设成为民用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关键需求。
[0003]在地铁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在隧道壁上打孔、安装卡具和敷设通信泄漏电缆、光缆等施工作业活动。因隧道壁较高,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借助简易梯子或脚手架等登高作业,且施工作业在整个隧道范围内、作业点间距为1 米,作业人员需要频繁上下并搬动梯子,导致施工效率很低。同时,需要一名作业人员扶梯子,导致人员利用率底,人工成本高。
[0004]为解决地铁隧道施工作业问题,有人制作了简易的施工作业车,比如:中国专利公开,专利号为2013204884017的一种地铁隧道施工作业车,其存在的缺点是:该作业车的结构固定,限制了施工作业范围。中国专利公开,专利号为2012202894217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梯车,其缺点是缺乏动力,仍需下面人员推动或作业人员下来推动,作业效率很低;而且体积大,无法折叠,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通过与车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以及作业平台,因此,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以及现场快速展开使用,另外,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作业平台与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搭接平台、卡接位、限位柱实现了互相交替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了施工作业车梯展开结构的稳定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包括车梯、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轨道行走组件以及作业平台,所述轨道行走组件为两组分别安装于车梯底部的两侧并与地铁轨道相匹配,所述车梯顶部转动连接有作业平台以及侧壁行走组件,所述车梯中部以及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作业平台底部设有搭接平台,所述第二支撑架两侧设有限位柱,所述侧壁行走组件的中部两侧设有卡接位,末端两侧设有侧壁行走轮;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末端限位于搭接平台内,侧壁行走组件的两侧支架上部与限位柱抵接,侧壁行走轮与轨道侧壁抵接,第一支撑架的末端与卡接位抵接。
[0008]进一步的,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作业平台与车梯顶部的转动位置插接有限位销用于防止继续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行走组件、作业平台分别转动连接于车梯顶部外侧以及内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均为框架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行走组件包括轨道行走轮以及轨道导向轮,所述轨道行走轮与地铁轨道的顶部相匹配,轨道导向轮安装于地铁轨道的两侧壁形成横向限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脚踏板,所述轨道行走组件还包括刹车组件,所述刹车组件位于地铁轨道的两侧用于夹紧刹车,所述脚踏板与刹车组件联动用于控制刹车。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行走组件还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轨道行走轮转动。
[0014]进一步的,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侧壁行走组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

35度。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以及作业平台均通过与车梯转动连接,因此,本技术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以及现场快速展开使用,另外,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本技术的作业平台与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搭接平台、卡接位、限位柱实现了互相交替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了施工作业车梯展开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结构示意图三;
[0021]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实施例1
[0025]参见图1

5: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包括车梯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侧壁行走组件4、轨道行走组件5以及作业平台6,所述轨道行走组件5为两组分别安装于车梯1底部的两侧并与地铁轨道相匹配,所述车梯1顶部转动连接有作业平台6以及侧壁行走组件4,所述车梯1中部以及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所述作业平台6底部设有搭接平台601,所述第二支撑架3两侧设有限位柱301,所述侧壁行走组件4的中部两侧设有卡接位401,末端两侧设有侧壁行走轮402;当作业平台 6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末端限位于搭接平台601内,侧壁行走组件4的两侧支架上部与限位柱301抵接,侧壁行走轮402与轨道侧壁抵接,第一支撑架2的末端与卡接位401抵接。
[0026]本实施例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以及作业平台均通过与车梯转动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可实现折叠,方便运输以及现场快速展开使用,另外,当作业平台处于水平位置时,本实施例的作业平台与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搭接平台、卡接位、限位柱实现了互相交替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实现了施工作业车梯展开结构的稳定性。
[0027]在一具体的实例中,当作业平台6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作业平台6与车梯1顶部的转动位置插接有限位销用于防止继续转动。
[0028]本实施例通过限位销提高作业平台的使用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本实施例的限位销为传统结构的限位结构,图中并未画出。
[0029]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侧壁行走组件4、作业平台6分别转动连接于车梯1顶部外侧以及内侧。
[0030]本实施例的侧壁行走组件、作业平台与车梯之间的转动连接部分别位于外侧与内侧,两者之间转动互相不干扰,更好的折叠提高适用性。
[0031]在一具体的实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侧壁行走组件4 均为框架结构。
[0032]本实施例通过框架结构提高了作业平台与第二支撑架、侧壁行走组件、第一支撑架之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梯(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侧壁行走组件(4)、轨道行走组件(5)以及作业平台(6),所述轨道行走组件(5)为两组分别安装于车梯(1)底部的两侧并与地铁轨道相匹配,所述车梯(1)顶部转动连接有作业平台(6)以及侧壁行走组件(4),所述车梯(1)中部以及上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所述作业平台(6)底部设有搭接平台(601),所述第二支撑架(3)两侧设有限位柱(301),所述侧壁行走组件(4)的中部两侧设有卡接位(401),末端两侧设有侧壁行走轮(402);当作业平台(6)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架(3)的末端限位于搭接平台(601)内,侧壁行走组件(4)的两侧支架上部与限位柱(301)抵接,侧壁行走轮(402)与轨道侧壁抵接,第一支撑架(2)的末端与卡接位(401)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其特征在于,当作业平台(6)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作业平台(6)与车梯(1)顶部的转动位置插接有限位销用于防止继续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隧道通信系统施工作业车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行走组件(4)、作业平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珩何可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