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井潜水泵和集水井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87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水井潜水泵和集水井排水系统;所述集水井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还包括抬高底座和过滤网体;所述抬高底座安装在潜水泵主体的底部;能够防止泥沙直接吸入到潜水泵内而堵塞潜水泵或损坏潜水泵的叶轮。所述潜水泵主体设有吸水口,所述过滤网体围设在潜水泵主体外,且罩在吸水口上,能够阻挡漂浮物、悬浮物,防止其吸附在潜水泵上,增长清洁周期。所述集水井排水系统,包括井坑和上述的集水井潜水泵,所述集水井潜水泵位于井坑的底部,所述井坑具有井口,所述井口上覆盖有格栅式的井盖,可随时查看集水井内污染程度,可随时清理,提前防范潜水泵堵塞。提前防范潜水泵堵塞。提前防范潜水泵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水井潜水泵和集水井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水井潜水泵和集水井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上的集水井是在建筑的周围做的井,以形成局部水集中,集水井中设有潜水泵便于将水排出,达到基坑内无水施工的目的。
[0003]建筑施工过程,场地泥沙和垃圾较多,容易流入到集水井汇总,导致潜水泵出现堵塞、卡死等问题,严重磨损水泵中的叶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水井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还包括抬高底座和过滤网体;所述抬高底座安装在潜水泵主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主体设有吸水口,所述过滤网体围设在潜水泵主体外,且罩在吸水口上。
[0005]本技术的集水井潜水泵通过设置抬高底座,使潜水泵主体的吸水口升高,流入集水井的泥沙沉积在抬高底座四周的低位处,防止泥沙直接吸入到潜水泵内而堵塞潜水泵或损坏潜水泵的叶轮。
[0006]本技术的潜水泵主体外设有过滤网体,能够阻挡漂浮物、悬浮物,防止其吸附在潜水泵上,增长清洁周期。
[000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集水井排水系统,包括井坑和上述的集水井潜水泵,所述集水井潜水泵位于井坑的底部,所述井坑具有井口,所述井口上覆盖有格栅式的井盖。
[0008]本技术的集水井排水系统,集水井采用格栅式的井盖,可随时查看集水井内污染程度,可随时清理,提前防范潜水泵堵塞。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集水井潜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网体的俯视图。
[0012]图4为图3的A部的放大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的集水井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5]参见附图1

5,一种集水井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1,还包括抬高底座2和过滤网体3;所述抬高底座2安装在潜水泵主体1的底部。所述潜水泵主体1设有吸水口11,所述过滤网体3围设在潜水泵主体1外,且罩在吸水口11上。
[0016]本技术方案的集水井潜水泵通过设置抬高底座2,使潜水泵主体1的吸水口11升
高,流入集水井的泥沙沉积在抬高底座2四周的低位处,防止泥沙直接吸入到潜水泵内而堵塞潜水泵或损坏潜水泵的叶轮。
[0017]本技术方案的潜水泵主体1外设有过滤网体3,能够阻挡漂浮物、悬浮物,防止其吸附在潜水泵上,增长清洁周期。
[0018]所述过滤网体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环体31、多根连接两个环体31的纵向网丝32和多根连接各纵向网丝32的横向网丝33;各纵向网丝32绕环体31的轴线L均匀间隔分布;各横向网丝33沿环体31的轴线L的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各纵向网丝32与横向网丝33纵横交错形成多个网孔。
[0019]本技术方案的过滤网体3呈桶状,围在潜水泵主体1外,结构布局合理。
[0020]所述潜水泵主体1设有用于与排水管4连接的排水接口12,其中一网孔被设置成可供所述排水接口12穿出,便于安装排水管4。
[0021]如图2所示,各纵向网丝32由上往下依次包括有上段网丝321和下段网丝322,所述上段网丝321由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下段网丝322由上往下向内倾斜;上段网丝321和下段网丝322的夹角大于90
°

[0022]本技术方案的纵向网丝32的由上往下向外倾斜,下段网丝322由上往下向内倾斜,使过滤网体3的中部向外凸起,可以覆盖吸水口,且增加与过滤网体3的覆盖范围,提升过滤效果。
[002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过滤网体3由左半网体301和右半网体302拼接而成。
[0024]所述左半网体30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左半环体311;所述右半网体30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右半环体312;各环体31分别由一左半环体311和一右半环体312拼接而成。
[0025]各左半环体311和右半环体31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耳部313,所述连接耳部313上设有供螺丝314穿设的连接孔;左半网体301的上端的左半环体311的连接耳部313与右半网体302上端的右半环体312的连接耳部313通过螺丝314穿过连接孔进行连接;左半网体301的下端的左半环体311的连接耳部313与右半网体302下端的右半环体312的连接耳部313通过螺丝314穿过连接孔进行连接;螺丝314的末端通过螺母锁紧,操作简单。
[0026]本技术方案的过滤网体3分成两部分,方便安装和拆卸清理。
[0027]安装时,左半网体301和右半网体302分别从潜水泵主体1的左右两侧围合在一起,再通过螺丝314穿过连接耳部313配合螺母锁紧即可。
[0028]所述过滤网体3为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
[0029]所述潜水泵主体1的底部设有支脚13,所述抬高底座2上设有与所述支脚13位置对应的凹槽,所述支脚13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固定。
[0030]本技术方案的潜水泵主体1通过支脚13与抬高底座2上的凹槽配合固定位置,减少因潜水泵工作时震动而移位的情况。
[0031]所述抬高底座2的高度为10

20cm。
[0032]本技术方案的潜水泵主体1和抬高底座2可拆卸连接,可根据集水井的大小和深度选用不同高度的抬高底座2。
[0033]如图5所示,一种集水井排水系统,包括井坑5和上述的集水井潜水泵,所述集水井潜水泵位于井坑5的底部,所述井坑5具有井口,所述井口上覆盖有格栅式的井盖51。
[0034]所述集水井潜水泵的排水接口12从过滤网体3的网孔伸出与排水管连接。
[0035]本技术方案的集水井排水系统,集水井采用格栅式的井盖51,可随时查看集水井内污染程度,可随时清理,提前防范潜水泵堵塞。
[0036]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井潜水泵,包括潜水泵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抬高底座和过滤网体;所述抬高底座安装在潜水泵主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主体设有吸水口,所述过滤网体围设在潜水泵主体外,且罩在吸水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井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环体、多根连接两个环体的纵向网丝和多根连接各纵向网丝的横向网丝;各纵向网丝绕环体的轴线均匀间隔分布;各横向网丝沿环体的轴线的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各纵向网丝与横向网丝纵横交错形成多个网孔;所述潜水泵主体设有用于与排水管连接的排水接口,其中一网孔被设置成可供所述排水接口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水井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各纵向网丝由上往下依次包括有上段网丝和下段网丝,所述上段网丝由上往下向外倾斜;所述下段网丝由上往下向内倾斜;上段网丝和下段网丝的夹角大于90
°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集水井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体由左半网体和右半网体拼接而成;所述左半网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左半环体;所述右半网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平娟王道周邓海涛董炎江和勇代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良实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