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传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78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陶瓷传感器壳体,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传感器,所述外壳外壁设置有抗冲击组件,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滑槽、缓冲弹簧、滑块、支撑杆和内套,所述滑槽设置在外壳内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滑块设置在缓冲弹簧一端,所述内套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内套与滑块之间;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在使用时加工设备工作产生震动,震动带动外壳震动,此时传感器在减震组件的作用下,利用支撑杆将内套支撑住,并且支撑杆另一端利用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然后利用一端的缓冲弹簧进行压缩进行缓冲减震,降低设备震动对传感器的影响,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传感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传感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应用于各种机械加工设备上,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将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在使用中,通常设有相应的保护壳保护传感器内部电子元件免受外力的损坏。
[0003]现有的传感器壳体在安装于机加工设备上使用时,设备运转会产生较高频率的震动,震动会使得传感器容易损坏,降低传感器寿命,目前的壳体对于传感器减震存在一定不足,并且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外力的撞击磕碰等容易损坏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陶瓷传感器壳体,解决了设备运转会产生较高频率的震动,震动会使得传感器容易损坏,降低传感器寿命,并且传感器可能会受到外力的撞击磕碰等容易损坏传感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陶瓷传感器壳体,包括:外壳和传感器,所述外壳外壁设置有抗冲击组件,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减震组件;
[0006]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滑槽、缓冲弹簧、滑块、支撑杆和内套,所述滑槽设置在外壳内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滑块设置在缓冲弹簧一端,所述内套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内套与滑块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开设在外壳内侧,且所述滑槽环形阵列排布在外壳内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内壁一端,且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一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安装在滑块一端,所述支撑杆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内套外侧,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内套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冲击组件包括滚珠、旋转套、受击外套和受击槽,所述滚珠转动连接在外壳外壁,所述旋转套活动安装在滚珠外壁,所述受击外套固定连接在旋转套外壁,所述受击槽开设在受击外套外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受击外套采用弹性橡胶制成,所述受击槽呈三角型,且所述受击槽环形阵列排布在受击外套外侧。
[0012]本技术中:
[0013]该陶瓷传感器壳体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在使用时加工设备工作产生震动,震动带动外壳震动,此时传感器在减震组件的作用下,利用支撑杆将内套支撑住,并且支撑杆另一端利用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然后利用一端的缓冲弹簧进行压缩进行缓冲减震,降低设备
震动对传感器的影响,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
[0014]该陶瓷传感器壳体通过设置抗冲击组件,当外力作用在受击外套上,受击外套弹性橡胶发生形变,此时使得外力转向受击槽,受击槽利用三角形的角度,可将正面受力进行偏移,然后受到偏移的力会迫使受击外套利用旋转套进行旋转,将受力偏移,将力分解进而提高壳体的防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8]图中:1、外壳;2、传感器;3、抗冲击组件;301、滚珠;302、旋转套;303、受击外套;304、受击槽;4、减震组件;401、滑槽;402、缓冲弹簧;403、滑块;404、支撑杆;405、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陶瓷传感器壳体,包括:外壳1和传感器2,外壳1外壁设置有抗冲击组件3,外壳1内侧设置有减震组件4;设置抗冲击组件3的作用是用于降低外力对外壳1及传感器2的影响,设置减震组件4的作用是用于降低加工设备工作时震动对传感器2的影响,其中传感器2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0021]减震组件4包括滑槽401、缓冲弹簧402、滑块403、支撑杆404和内套405,滑槽401设置在外壳1内侧,缓冲弹簧402设置在滑槽401内部,滑块403设置在缓冲弹簧402一端,内套405设置在外壳1内部,支撑杆404设置在内套405与滑块403之间;滑槽401用于滑块403在内部滑动,缓冲弹簧402的作用是用于对设备工作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支撑杆404的作用是用于将内套405支撑在外壳1内部,再利用内套405进行固定传感器2。
[0022]滑槽401开设在外壳1内侧,且滑槽401环形阵列排布在外壳1内侧,滑槽401设置有四组,每一组对称设置,缓冲弹簧402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401内壁一端,且缓冲弹簧40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块403一端,缓冲弹簧402支撑在滑块403和滑槽401内壁之间,滑块403移动时会拉动缓冲弹簧402或压缩缓冲弹簧402,支撑杆404一端活动安装在滑块403一端,支撑杆404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内套405外侧,传感器2固定连接在内套405内侧;其中滑槽401开设有槽口,用于支撑杆404在移动时不妨碍支撑杆404的运动轨迹,在加工设备工作震动时,固定有传感器2的内套405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利用支撑杆404带动滑块403移动,此时滑块403会拉动或推动缓冲弹簧402,利用缓冲弹簧402进行减震。
[0023]抗冲击组件3包括滚珠301、旋转套302、受击外套303和受击槽304,滚珠301转动连接在外壳1外壁,旋转套302活动安装在滚珠301外壁,受击外套303固定连接在旋转套302外壁,受击槽304开设在受击外套303外侧,受击外套303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受击槽304呈三角型,且受击槽304环形阵列排布在受击外套303外侧;设置滚珠301的作用是用于旋转套302旋转,设置受击外套303的作用是用于承受外部冲击,设置受击槽304的作用是用于将受力进行偏移,具体的,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外力会作用在受击外套303上,然后受击外套303利
用弹性橡胶的可变形性产生形变,此时使得外力转向受击槽304,受击槽304利用三角形的角度,可将正面受力进行偏移,然后受到偏移的力会迫使受击外套303利用旋转套302进行旋转,将受力偏移,将力分解进而提高壳体的防冲击性能。
[0024]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外壳1将传感器2固定于加工设备上,在加工设备工作时,产生震动,震动带动外壳1震动,此时固定有传感器2的内套405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利用支撑杆404带动滑块403移动,此时滑块403会拉动或推动缓冲弹簧402,利用缓冲弹簧402进行减震,降低设备震动对传感器2的影响,延长传感器2使用寿命,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外力会作用在受击外套303上,然后受击外套303利用弹性橡胶的可变形性产生形变,此时使得外力转向受击槽304,受击槽304利用三角形的角度,可将正面受力进行偏移,然后受到偏移的力会迫使受击外套303利用旋转套302进行旋转,将受力偏移,将力分解进而提高壳体的防冲击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陶瓷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传感器(2),所述外壳(1)外壁设置有抗冲击组件(3),所述外壳(1)内侧设置有减震组件(4);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滑槽(401)、缓冲弹簧(402)、滑块(403)、支撑杆(404)和内套(405),所述滑槽(401)设置在外壳(1)内侧,所述缓冲弹簧(402)设置在滑槽(401)内部,所述滑块(403)设置在缓冲弹簧(402)一端,所述内套(405)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支撑杆(404)设置在内套(405)与滑块(40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1)开设在外壳(1)内侧,且所述滑槽(401)环形阵列排布在外壳(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传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402)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401)内壁一端,且所述缓冲弹簧(402)另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新博华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