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74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介入手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中,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保护伞用于捕获逃逸的血栓;伞导管用于输送保护伞;伞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伞导向口,第一导丝从伞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伞导向口穿出;取栓支架用于收集血栓;支架导管用于输送取栓支架;支架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支架导向口;第一导丝或者保护伞的伞导丝从支架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支架导向口穿出。借助上述设置,使得在取栓支架嵌入血栓过程中,破碎的血栓在逃逸过程中,能被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保护伞拦截并捕获,并随着保护伞的收回而被取出,避免在其他位置造成二次栓塞。塞。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介入手术
,尤其涉及一种取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肺动脉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凶险的急重症之一,未经治疗的肺栓塞死亡率为20

30%,位列心血管疾病中死亡原因前三名。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微创置管溶栓,耗时漫长,这段时间里肺动脉高压不可避免,必将影响心脏功能;二是开胸打开血管,去除血栓,这种手术创伤很大。相较于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腔内机械取栓治疗以其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较小的创伤,逐渐赢得病人和医生的青睐。
[0003]现有的肺动脉机械取栓主要是通过股静脉穿刺,建立肺动脉通道。把取栓的器械通过血管输送到肺动脉血管闭塞的位置,通过取栓的器械把血栓取出,使血管再通。但是在取栓过程中,当取栓支架嵌入血栓时,血栓会发生破碎并逃逸,导致其他位置的二次栓塞。
[0004]因此,亟需研究一种取栓装置以避免取栓过程导致的二次栓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以解决取栓过程导致的二次栓塞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
[0008]第一导丝;
[0009]保护伞,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所述保护伞用于捕获逃逸的血栓;
[0010]伞导管,所述伞导管用于输送保护伞;所述伞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伞导向口,所述第一导丝从所述伞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所述伞导向口穿出;
[0011]取栓支架,所述取栓支架用于收集血栓;
[0012]支架导管,所述支架导管用于输送取栓支架;所述支架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支架导向口;所述第一导丝或者所述保护伞的伞导丝从所述支架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所述支架导向口穿出。
[0013]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伞导向件,所述伞导向件包括伞倾斜部,所述伞倾斜部的连接端设于所述伞导管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伞导向口的近端侧,所述伞倾斜部在所述伞导管的径向投影能覆盖所述伞导向口;在伞导管相对所述第一导丝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导丝能贴着所述伞导向件的侧壁滑动。
[0014]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伞导向件还包括伞水平部,所述伞水平部设于所述伞倾斜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且与所述伞导管的轴向平行。
[0015]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伞导管的远端设有第一导管显影件;和/或
[0016]所述保护伞的近端设有伞显影件。
[0017]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伞连接件,所述保护伞固定于所述伞连接件上,所述保护伞的伞导丝固定于所述伞连接件上。
[0018]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支架导向件,所述支架导向件包括支架倾斜部,所述支架倾斜部的连接端设于所述支架导管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支架导向口的近端侧,所述支架倾斜部在所述支架导管的径向投影能覆盖所述支架导向口;所述第一导丝或所述伞导丝相对所述支架导管移动过程中,能贴着所述支架导向件的侧壁滑动。
[0019]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导向件还包括支架水平部,所述支架水平部设于所述支架倾斜部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且与所述支架导管的轴向平行。
[0020]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导管的远端设有第二导管显影件。
[0021]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和远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架显影件和第二支架显影件;和/或
[0022]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支架连接件和固定件,所述取栓支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所述取栓支架的支架导丝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上。
[0023]作为一种取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第二导丝,所述第一导丝或所述伞导丝或所述第二导丝从所述支架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所述支架导向口穿出。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第一导丝、保护伞、伞导管、取栓支架和支架导管,其中,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保护伞用于捕获逃逸的血栓;伞导管用于输送保护伞;伞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伞导向口,第一导丝从伞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伞导向口穿出;取栓支架用于收集血栓;支架导管用于输送取栓支架;支架导管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支架导向口;第一导丝或者保护伞的伞导丝从支架导管的入口穿入后从支架导向口穿出。借助上述设置,使得在取栓支架嵌入血栓过程中,破碎的血栓在逃逸过程中,能被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保护伞拦截并捕获,并随着保护伞的收回而被取出,避免在其他位置造成二次栓塞。另外,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分体设置,使得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可以独立输送,进而使得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可以根据血管的形态以及血栓的大小合理布置保护伞和取栓支架的位置,灵活度大大提高。最后,第一导丝可以连续将保护伞和取栓支架输送到血栓位置,避免现有技术中每输送一个器械就需要重新传输导丝的情况,进而有利于降低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伞压缩位于伞导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伞展开于伞导管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取栓支架压缩于支架导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取栓支架展开于支架导管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方法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保护伞展开;
[00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方法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均展开;
[00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方法二中的结构示意图,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均展开;
[003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方法三中的结构示意图,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均压缩;
[003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方法三中的结构示意图,保护伞和取栓支架均展开。
[0036]图中:
[0037]100、血管;200、血栓段;300、导引导管;
[0038]1、第一导丝;
[0039]2、保护伞;21、伞连接件;22、伞显影件;23、伞导丝;
[0040]3、伞导管;31、伞导向口;32、伞导向件;321、伞倾斜部;322、伞水平部;33、第一导管显影件;
[0041]4、取栓支架;41、支架连接件;42、固定件;43、第一支架显影件;44、第二支架显影件;45、支架导丝;
[0042]5、支架导管;51、支架导向口;52、支架导向件;521、支架倾斜部;522、支架水平部;53、第二导管显影件;
[0043]6、第二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丝(1);保护伞(2),位于栓塞位置远端侧的所述保护伞(2)用于捕获逃逸的血栓;伞导管(3),所述伞导管(3)用于输送保护伞(2);所述伞导管(3)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伞导向口(31),所述第一导丝(1)从所述伞导管(3)的入口穿入后从所述伞导向口(31)穿出;取栓支架(4),所述取栓支架(4)用于收集血栓;支架导管(5),所述支架导管(5)用于输送取栓支架(4);所述支架导管(5)的侧壁设有贯通至内腔的支架导向口(51);所述第一导丝(1)或者所述保护伞(2)的伞导丝(23)从所述支架导管(5)的入口穿入后从所述支架导向口(51)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伞导向件(32),所述伞导向件(32)包括伞倾斜部(321),所述伞倾斜部(321)的连接端设于所述伞导管(3)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伞导向口(31)的近端侧,所述伞倾斜部(321)在所述伞导管(3)的径向投影能覆盖所述伞导向口(31);在伞导管(3)相对所述第一导丝(1)移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导丝(1)能贴着所述伞导向件(32)的侧壁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导向件(32)还包括伞水平部(322),所述伞水平部(322)设于所述伞倾斜部(321)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且与所述伞导管(3)的轴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导管(3)的远端设有第一导管显影件(33);和/或所述保护伞(2)的近端设有伞显影件(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栓装置还包括伞连接件(21),所述保护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柱李爽郭力友夏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