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438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电池包中的各电池单体的顶盖组件上均设置有防爆阀和热报警装置,热报警装置设置在防爆阀上,热报警装置与防爆阀的开启区域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且热报警装置伸出防爆阀的开启区域的边缘;各电池单体上的热报警装置与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形成回路;防爆阀爆破时,热报警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回路断路。通过将热报警装置设置在防爆阀上,且热报警装置与防爆阀的开启区域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且热报警装置伸出防爆阀的开启区域的边缘,在防爆阀开启时,热报警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回路会及时断路,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探测到防爆阀开启。阀开启。阀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化学储能部件,正极是含锂化合物,负极是可嵌锂石墨,它们都浸没在含锂的有机溶剂中。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正极与电解液、负极与电解液会不断地发生负反应,产生气体;同时锂离子电池各组分很容易与水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锂离子电池内部是一个隔绝水分的密闭腔体。因此随着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的不断积累,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界面、容纳锂离子电极的腔体发生形变,最终可能导致锂离子电池腔体发生破裂。为缓解锂离子电池腔体变形引发的问题,可以在锂离子电池表面设置一个泄压口,行业统称防爆阀。当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达到阈值后,防爆阀被启动,在腔体表面制造一条裂缝,释放出腔体内的气体,降低锂离子电池腔体炸裂的风险。
[0003]防爆阀开启这一动作一般发生在锂离子电池寿命末期或电池内部异常反应产生时。防爆阀开启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液会与外界环境中的水发生反应,电解液变质,阳极会被氧化,该过程还伴随着发热。因此防爆阀开启后,锂离子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开启动作进行监控。
[0004]已有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开阀探测方案,其探测方案原理是防爆阀开阀后,锂离子电池内部大量的气体冲断了布置在模组盖板表面的热报警装置的回路,从而有报警信号传回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但是报警回路设置在模组盖板表面,远离防爆阀,当防爆阀动作较小时,报警回路不能被切断,因此无报警信号反馈给电池管理系统。
[0005]有鉴于此,亟待提供一种及时、准确地探测电池的防爆阀开启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以及时、准确地探测电池的防爆阀开启。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所述多个电池模组(1)中的每个电池模组(1)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池单体(11);各所述电池单体(11)的顶盖组件上均设置有防爆阀(111)和热报警装置(115),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上,所述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且所述热报警装置(115)伸出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的边缘;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各电池单体(11)上的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形成回路;以及所述各电池单体中的任一电池单体(11)上的防爆阀(111)开启时,所述各电池单体中的任一电池单体上的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回路断路。
[0008]在该方面中,通过将热报警装置设置在防爆阀上,且热报警装置与防爆阀的开启区域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且热报警装置伸出防爆阀的开启区域的边缘,在防爆阀开启时,
热报警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回路会及时断路,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探测到防爆阀开启。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表面。
[0010]在该实现中,热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防爆阀表面,在防爆阀开启时,热报警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回路会及时断路,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探测到防爆阀开启。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防爆阀(111)上覆盖有保护组件,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与所述保护组件之间,或者,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保护组件的外表面。
[0012]在该实现中,将热报警装置设置在防爆阀与保护组件之间,或者,热报警装置设置在保护组件的外表面,在防爆阀开启时,热报警装置与电池管理系统的回路会及时断路,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探测到防爆阀开启。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防爆阀(111)的边缘被划分为至少两个边缘部分,所述至少两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至少两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的边缘。
[0014]示例性地,该第二边缘部分可以是防爆阀的边缘中除第一边缘部分的其它边缘部分。
[0015]在该实现中,在冲压制造防爆阀时,使得防爆阀的边缘的部分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防爆阀本体的厚度,从而防爆阀可以在该边缘部分的边缘开启,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防爆阀(111)的边缘被划分为三个边缘部分,所述三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三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至少一个开启区域的边缘。
[0017]在该实现中,在冲压制造防爆阀时,使得防爆阀的多个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防爆阀本体的厚度,从而防爆阀可以在该多个边缘部分的边缘开启,提高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0018]结合第一方面,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防爆阀(111)的边缘被划分为四个边缘部分,所述四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四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第四边缘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第三边缘部分、第四边缘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至少一个开启区域的边缘。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一开启区域的边缘。
[0019]示例性地,所述第三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三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二开启区域的边缘。
[0020]示例性地,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本体(111)的厚度,所述第四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三开启区域的边缘。
[0021]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三边缘部分的厚度均小于所述防爆阀
(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三边缘部分分别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一开启区域和第二开启区域的边缘。
[0022]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厚度均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分别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一开启区域和第三开启区域的边缘。
[0023]示例性地,所述第三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的厚度均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三边缘部分和所述第四边缘部分分别为所述防爆阀(111)的第二开启区域和第三开启区域的边缘。
[0024]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三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所述多个电池模组(1)中的每个电池模组(1)包括多个依次堆叠的电池单体(11);各所述电池单体(11)的顶盖组件上均设置有防爆阀(111)和热报警装置(115),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上,所述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且所述热报警装置(115)伸出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的边缘;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各电池单体上的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形成回路;所述各电池单体中的任一电池单体(11)上的防爆阀(111)开启时,所述各电池单体中的任一电池单体(11)上的热报警装置(115)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回路断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111)上覆盖有保护组件,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防爆阀(111)与所述保护组件之间,或者,所述热报警装置(115)设置在所述保护组件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111)的边缘被划分为至少两个边缘部分,所述至少两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至少两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所述第二边缘部分为所述防爆阀(111)的开启区域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111)的边缘被划分为四个边缘部分,所述四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一边缘部分的厚度与所述防爆阀(111)本体的厚度一致,所述四个边缘部分中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煌贾英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