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432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多个钢混组合梁,多个钢混组合梁配合连接形成钢混组合连续梁,钢混组合梁包括:工字梁,工字梁包括腹板、顶板和底板,腹板将顶板和底板连接;底层桥面板,底层桥面板与顶板配合连接,底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顶层桥面板,顶层桥面板与底层桥面板配合连接,顶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多个剪力钉,剪力钉设于顶板上,剪力钉穿过底层桥面板,伸入顶层桥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桥梁结构未采用湿接缝的方式,实现顶层桥面板现场无吊架施工,节省了施工周期与材料,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坠物,极大地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施工作业的安全。施工作业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是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政桥梁建设对既有交通、周边市民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干扰,代表着工厂化、装配化、机械化、绿色化、快速化施工发展方向的装配式施工正在逐步成为市政桥梁建设的首选。适用于装配式桥梁架设施工的工字形钢混组合梁正在被推广应用,但是如何快速、优质完成钢混组合梁的叠合是个施工难题。
[0003]常规的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多采用简支箱梁、预应力T梁、钢梁施工,一方面需要在现场搭设大量临时支架,施工周期长,且影响现场交通、另一方面重量大,不具有美感,且施工时有大量的现浇、焊接施工,安全风险高。
[0004]因此寻找一种施工便捷、承载力高、可以预制装配施工、满足绿色环保施工要求的新型钢混结构体系,来满足市政桥梁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5]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桥梁结构采用湿接缝连接,需要吊架施工,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施工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特征是: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多个钢混组合梁,多个钢混组合梁配合连接形成钢混组合连续梁,钢混组合梁包括:工字梁,工字梁包括腹板、顶板和底板,腹板将顶板和底板连接;底层桥面板,底层桥面板与顶板配合连接,底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顶层桥面板,顶层桥面板与底层桥面板配合连接,顶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多个剪力钉,剪力钉设于顶板上,剪力钉穿过底层桥面板,伸入顶层桥面板;其中,在横桥向相邻的两个钢混组合梁的底层桥面板之间设有槽口,槽口内填充高强砂浆;在横桥向相邻的两个钢混组合梁的两个顶层桥面板一体浇筑成型。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梁结构,加大了单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中的钢混组合梁的数量,桥梁结构在同等承载力的条件下,相当于减少了单跨钢混组合连续梁的重量,极大地减低了吊装作业的施工难度,而吊机型号的降低使得施工占用场地的减小,减低了施工区域内社会交通的压力,减少了车辆尾气的排放。本实施例中横桥向相邻的钢混组合
梁的底层桥面板在横桥向保持断开,采用高强砂浆填充预留的槽口,桥梁结构未采用湿接缝的方式,实现顶层桥面板现场无吊架施工,节省了施工周期与材料,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坠物,极大地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多个端部封板,端部封板设于钢混组合梁的端部,钢混组合梁的腹板在横桥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端部封板,端部封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相邻的钢混组合梁上的端部封板焊接形成完整结构,整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上的端部封板焊接成整体。端部封板焊接相连作为钢混组合梁安装的临时支撑,保证了钢混组合梁的稳定性。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纵桥向相邻的两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之间,多个相对设置的端部封板包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绑扎钢筋并填充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其中,一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为多个钢混组合梁在横桥向连接组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整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上的端部封板焊接成整体,端部封板作为浇筑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外侧模,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了方便,节约了成本。同时,在空腔内绑扎钢筋并填充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使钢混组合梁由简支结构转换为连续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墩顶区域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提升了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剪力钉采用均布式焊接于顶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工字梁与底层桥面板、顶层桥面板通过剪力钉相连,提高了连续梁的整体强度。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钢混组合梁包括:多个锚固钢筋,锚固钢筋采用均布式设于底层桥面板,锚固钢筋用于固定顶层桥面板内沿纵桥向布置的钢筋,锚固钢筋的顶面不超过顶层桥面板的顶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顶层桥面板通过底层桥面板预留的锚固钢筋连成整体,顶层桥面板内的纵向钢筋布置在锚固钢筋内,同时根据连续梁的受力要求合理确定纵向钢筋的配置,来提供足够的结构刚度和强度保证连续梁的受力要求,使得两次叠合的桥面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有效地增加了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用于制造如本专利技术任一实施例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施工方法的步骤如下:A、在预制场内完成钢混组合梁的一次叠合,一次叠合包括:铺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底层桥面板,将底层桥面板与工字梁叠合成整体;B、将一次叠合后的钢混组合梁运输至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施工现场并架设至对应墩位;C、在横桥向相邻的两个钢混组合梁的底层桥面板之间的槽口内填充高强砂浆;D、在钢混组合梁的端部焊接端部封板,将横桥向相邻的两个钢混组合梁的端部封板焊接形成整体,以使在墩顶位置纵桥向相邻的两跨钢混组合连续梁之间形成空腔;E、在施工现场完成钢混组合梁的二次叠合,二次叠合包括:在底层桥面板上铺设
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顶层桥面板,并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底层桥面板在预制厂与工字梁进行叠合,养护达到龄期要求后运输至现场架设,在底层桥面板上进行顶层板混凝土浇筑,既减少了组合梁运输架设时的重量,又能保证组合梁的施工质量,节省了施工周期与材料。底层桥面板兼做顶层桥面板现浇时的底模,可实现顶层桥面板现场无支架、底模施工,为顶层桥面板的施工提高了极大地便利。
[0020]在步骤A中,一次叠合包括:在工字梁的顶板上布置多个剪力钉,以使工字梁、底层桥面板和顶层桥面板形成整体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工字梁、底层桥面板和顶层桥面板形成整体结构后,底层桥面板也可以承担来自桥面的荷载,提高了连续梁的整体强度。
[0022]在步骤A中,一次叠合包括:在底层桥面板上布置多个锚固钢筋,以固定顶层桥面板内沿纵桥向布置的钢筋。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顶层桥面板通过底层桥面板预留的锚固钢筋连成整体,顶层桥面板内的纵向钢筋布置在锚固钢筋内,同时根据连续梁的受力要求合理确定纵向钢筋的配置,来提供足够的结构刚度和强度保证连续梁的受力要求,有效地提高了桥梁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0024]在步骤E中,在底层桥面板上铺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多个钢混组合梁,多个所述钢混组合梁配合连接形成所述钢混组合连续梁,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工字梁,所述工字梁包括腹板、顶板和底板,所述腹板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底层桥面板,所述底层桥面板与所述顶板配合连接,所述底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顶层桥面板,所述顶层桥面板与所述底层桥面板配合连接,所述顶层桥面板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多个剪力钉,所述剪力钉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剪力钉穿过所述底层桥面板,伸入所述顶层桥面板;其中,在横桥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混组合梁的所述底层桥面板之间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填充高强砂浆;在横桥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混组合梁的两个所述顶层桥面板一体浇筑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连续梁包括多个端部封板,所述端部封板设于所述钢混组合梁的端部,所述钢混组合梁的所述腹板在横桥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端部封板,所述端部封板相对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在纵桥向相邻的两跨所述钢混组合连续梁之间,多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端部封板包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绑扎钢筋并填充有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其中,一跨所述钢混组合连续梁为多个所述钢混组合梁在横桥向连接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钉采用均布式焊接于所述顶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混组合梁包括:多个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采用均布式设于所述底层桥面板,所述锚固钢筋用于固定所述顶层桥面板内沿纵桥向布置的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的顶面不超过所述顶层桥面板的顶面。6.一种无湿接缝的钢混组合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至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所述施工方法包括:A、在预制场内完成所述钢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祥李江周涛禹辉曾学艺王晓敏叶绍其吕新阳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