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389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该智能分级系统包括图像采集系统、照明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系统和工控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用于获取岩体地下工程工作面的图像信息;照明系统用于为工作面提供足够光源;输入输出系统用于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执行数值或指令的输入功能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输出;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系统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工作面关键信息的提取、识别和量化分析结果;工控系统用于岩石隧道工作面特征信息的高性能图像深度学习计算、图像存储、数据驱动算法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分级系统对于岩石隧道开挖面围岩信息的快速获取、提取、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70%位于山岭地带,各类基础设施都需要涉及到岩石隧道工程,岩石开挖面围岩等级直接影响地下工程安全与开挖、支护参数。虽然开挖面蕴含的信息量巨大,但长期以来,仍依赖现场工程师的经验来判断围岩分级,为开挖面施工安全及施工参数判断提供直接服务。然而,由于岩石开挖面的非均质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地下工程中不良地质的隐蔽性、不可预见性,通常难以准确预测开挖面围岩的力学性态和工程状态。同时受限于岩石隧道工程工期及信息采集技术等原因,工作面的信息并没有得到充分提取、分析和利用,更不能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作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经验的丰富程度及人力等因素,往往导致对开挖面的围岩等级判断不及时、不准确,引起塌方、滑坡等各种不良后果。
[0003]目前在岩石隧道工程现场,地质技术人员采用皮尺、地质罗盘等传统工具以接触方式测量仍占主导。工程师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直接暴露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系统(1)、照明系统(2)和操作终端(3);所述操作终端(3)包括输入输出系统、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系统和工控系统;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用于获取岩体地下工程工作面的图像信息;所述照明系统(2)用于为工作面提供足够光源;所述输入输出系统用于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执行数值或指令的输入功能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输出;所述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系统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和输入参数进行处理得到工作面关键信息的提取、识别和量化分析结果;所述工控系统用于岩石隧道工作面特征信息的高性能图像深度学习计算、图像存储、数据驱动算法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支架(4)、三角架底座(5)和工作台(6);所述图像采集系统(1)、照明系统(2)均安装在可伸缩支架(4)的伸缩端;所述可伸缩支架(4)的固定端固定在工作台(6)上,所述操作系统(3)安装在可伸缩支架(4)的固定端;所述工作台(6)固定在三角架底座(5)的顶端,所述三角架底座(5)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安装在工作台(6)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岩石隧道工程开挖面围岩智能分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测距仪、温度计、湿度计和粉尘浓度计,所述激光测距仪、温度计、湿度计和粉尘浓度计均安装在工作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鸣亮黄宏伟陈佳耀张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