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和对应连接器组件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电气连接设备,尤其是一种具有新颖构造的超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和对应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某些电气连接场合,要求多位连接器(每个“位”对应一个端子安装位置,有时“多位”也被称为“多路”或“多芯”)的至少部分位具有自短路功能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这种连接器通常被称为“自短路连接器”。通常,自短路连接器在未插接状态下,短路机构工作,使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电触点) 和壳体短接,即处于自短路状态;自短路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插合后,由短路机构造成的短路状态自动解除,恢复到正常连接状态。
[0003]传统自短路连接器使用和插接端子分离的短路机构,因此要求自短路连接器在宽度方向上为插接端子和短路机构二者均预留安装空间,这对超薄连接器的设计提出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新颖构造的自短路连接器,其使用由申请人开发的新型端子,在无需单独的短路机构的情况下,即实现未插接状态下的自短路,以及插接状态下的短路解除。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短路连接器插芯(100、300),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芯体,包括多个端子孔位,所述多个端子孔位沿连接器插芯的宽度方向排为两排;多个插接端子,其置于所述绝缘芯体的相应端子孔位内,其中,所述多个插接端子中包括第一类型插接端子(20),所述第一类型插接端子为自短路插接端子,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包括接线基部,插接部和边腿结构,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空间对称地装入所述绝缘芯体的两排孔位中,形成一个或多个自短路插接端子对,每个自短路插接端子对中的两个自短路插接端子的边腿结构相互面对并产生接触,其中,所述绝缘芯体在每对第一类型插接端子的端子孔位之间分别设有自短路空间(1710),每个自短路空间用于容纳一对自短路插接端子的成对边腿结构,并且所述自短路空间的底部设有供对配连接器插芯的自短路解除结构插入的开口结构(17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和所述接线基部连接并自所述接线基部向外延伸,所述边腿结构和所述接线基部连接并自所述接线基部延伸出,且延伸方向和所述插接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是母端插针端子或公端插针端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接端子中还包括第二类型插接端子(40),所述第二类型插接端子不具有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的边腿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一类型插接端子的插接部结构相同,但不具有所述第一类型插接端子的所述边腿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接端子中还包括第三类型插接端子(50),所述第三类型插接端子不具有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的边腿结构,且所述第三类型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类型插接端子的尺寸以及端子插接极性的至少一项不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插接端子中还包括第三类型插接端子(50),所述第三类型插接端子不具有所述自短路插接端子的边腿结构,且所述第三类型插接端子和所述第一类型插接端子的尺寸以及端子插接极性的至少一项不同。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淼,陈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