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67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涉及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插槽,每个所述限位插槽内部共同安装有用于储存水稻种子的储存组件,所述储料箱中部贯穿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壁设置有密封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空心轴电机带动第二输送管转动、第一输送管,随后通过第一输送管管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使得第一固定板自转,进而带动棘爪的位置发生转动,在棘爪与棘齿的配合下,带动往复丝杆套旋转,往复丝杆套表面设置有往返螺纹,在往返螺纹与往复丝杆滑块的螺纹配合下,带动支撑架上下活动,在出水孔的作用下,将完成浸泡后的种子与浸泡液分离,从而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快速将种子与浸泡液分离。与浸泡液分离。与浸泡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稻育种中为了提高种植效果,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水稻浸种催芽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生产技术,特别是水稻播种较早地区,利用浸种催芽能显提高出苗率,有效减少控制苗期病虫为害影响,利于苗齐苗匀苗壮,形成壮秧;
[0003]现有催芽方法一般都是将晒后的种子放置在器皿内直接浸泡,因种子在催芽时对浸泡的时间有所需求,从而需要将种子从浸泡液中分离,且现有的催芽方法不能够快速将种子直接取出,通常人员需要手动将种子与水源分离,且种子数量较大导致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并且在浸泡完成后还需补水操作,以确保种子的发芽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在浸泡完成后通常为人工手动喷淋补水,在补水过程中,不仅需要额外人力且补水也不够均匀,使得部分种子不能及时与水源接触,导致发芽时会出现残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将种子从浸泡液中分离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包括储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1)内壁开设有若干限位插槽(10),每个所述限位插槽(10)内部共同安装有用于储存水稻种子的储存组件(5),所述储料箱(1)中部贯穿开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壁设置有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内部安装有用于对水稻种子补水的补水组件(4),所述储料箱(1)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柱(3);所述储料箱(1)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架(6),所述支架(6)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补水组件(4)旋转的空心轴电机(7),所述储料箱(1)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8),所述水泵(8)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与补水组件(4)转动连接,所述储料箱(1)底部另一侧一体化设置有出液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组件(5)包括有支撑架(501),所述支撑架(501)端部一体化设置有若干限位插板(505),每个所述限位插板(505)均限位滑动安装在限位插槽(10)内部,所述支撑架(501)上表面分别放置有放置盘(502),所述放置盘(502)内储存有若干水稻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502)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出水孔(504),所述放置盘(502)底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插槽(508),所述放置盘(502)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提手(503),所述放置盘(502)中部一体化设置有弧形挡板(5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0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定位插块(507),每个所述定位插块(507)均与对应的定位插槽(508)插入配合,所述支撑架(501)中心固定安装有往复丝杆滑块(50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4)包括有第一输送管(401)和第二输送管(402),所述第一输送管(401)和第二输送管(402)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401)管身底部套设有平面轴承(405),所述平面轴承(405)下表面与第二输送管(402)贴合,所述第一输送管(401)管身上端贯穿开设有若干给水口(4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第谷贺红林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春秋高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