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方向信息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3542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传输与处理
,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IMO技术首先在通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放置多个天线进行发送和接收,实现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信道传输可靠性。受该技术启发,后来相关学者提出MIMO雷达的概念。该雷达同时发射不相关或正交的信号,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产生多个相互独立的通道。根据天线位置和信号处理方式,MIMO可以分为两类:分布式和集中式。其中集中式MIMO雷达的阵列结构类似于普通相控阵雷达。其阵元间间距较小,发射端发送相互正交的信号,再通过多个阵元接收回波信号,发射方向图在接收端形成。通过对回波信号的观测,可以得到目标的信息,如目标的距离、到达方向(DOA)、散射特性等。
[0003]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互信息可以解释为物体的先验不确定性的减少。这表明也可以将互信息应用到雷达领域来评估系统的性能。将信息论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雷达探测系统,国内外已经进行了相关探索。在香农信息论创立不久,Woodward和Davies就展开了对雷达探测系统中目标的距离互信息问题的研究。他们采用逆概率原理,得到了单个恒模散射目标的距离互信息与时带积、信噪比的近似关系。后续相关学者还研究了利用信息论,推导出相控阵雷达的距离

方向信息及其闭合表达式。目前还没有关于将信息论应用于MIMO雷达系统进行距离

方向信息量的理论分析研究。因此,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研究MIMO雷达的空间信息量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将MIMO雷达中的空间信息定义为距离、DOA、散射特性与接收信号之间的互信息,信息内容包括距离信息和方向信息两种,推导得出了目标的距离

方向信息的理论公式,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理论指导。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通过建立好的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获取到单程时延;
[0007]S2:根据单程时延,获取到某个阵元的接收信号;
[0008]S3:将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和归一化处理,根据窄带假设,求出总的归一化时延,得到离散形式的接收信号;
[0009]S4:根据离散形式的接收信号,将雷达发射正交信号采用离散形式表达,将多个阵元的接收信号写为矩阵形式;
[0010]S5:根据噪声概率密度函数和矩阵形式的接收信号,得到接收信号和距离、方向之
间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0011]S6:根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推导出距离和方向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
[0012]S7:基于信息论中互信息的定义,通过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目标的距离

方向互信息。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为:
[0014]采用极坐标系建立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以第一根天线为原点,目标到参考原点的距离为r
p
,与极坐标法线的夹角为θ;
[0015]目标离阵元的距离为
[0016][0017]其中:r
p
为目标到阵元的距离,d为阵元间的距离,m为发射天线序列号,θ为距离与波达方向。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单程时延的获取方法为:
[0019]将每个阵列到目标的距离进行近似,得到相应的单程时延:
[0020][0021]其中c代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接收信号的表达式为:
[0023][0024]其中:m表示发射阵元的序列号,q表示接收阵元的序列号,α为目标复散射系数的幅度,为初始相位,f
c
为载波频率,τ(r
p
,θ,m,q)表示双程时间延迟,w
q
(t)表示均值为0、带宽为B/2的加性复高斯白噪声。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总的归一化时延为:
[0026][0027]式中:K=B/f
c
,代表信号带宽与载波频率之比;
[0028]窄带对发射信号的影响为:
[0029]ψ
m
(n

τ
mq
)≈ψ
m
(n

Kr)
[0030]最终离散接收信号为:
[0031][0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雷达发射正交信号的离散形式表达为:
[0033]发射多载波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0034][0035]式中:k代表子载波的序号,a
mk
表示第m个阵元的第k个子载波所携带的Chu序列值,N代表采样点数;
[0036]离散形式ψ
m
(n

Kr)为:
[0037][003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接收信号的矩阵形式为:
[0039][0040]其中:为关于角度θ的发送导向矢量;S(r)是一个关于归一化距离r的矩阵,表示延时的基带信号;为关于角度θ的发送导向矢量,W表示噪声矩阵。
[004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42][0043]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0044][004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为:
[0046][004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目标的距离

方向互信息为:
[0048]I(ZR,Θ)=log2DΩ+E
z
[∫∫p(r,θ|z)log2p(r,θ|z)drdθ][004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香农信息论中,互信息被用来量化降低传输信息的先验不确定性。本专利技术将MIMO雷达中的空间信息定义为距离、到达方向、散射特性与接收信号之间的互信息。利用概率分布函数,贝叶斯准则等性质并采用Zadoff

Chu序列产生正交信号,推导出了MIMO雷达的距离

方向信息的理论公式。该公式对于MIMO雷达所能获取的信息量有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衡量标准。信息变化的规律反映了雷达系统的信息获取效率,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指导。
附图说明
[0050]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5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MIMO雷达极坐标系统模型图;
[0052]图3为MIMO雷达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仿真结果图;
[0053]图4为天线数不同时,MI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建立好的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获取到单程时延;S2:根据单程时延,获取到某个阵元的接收信号;S3:将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采样和归一化处理,根据窄带假设,求出总的归一化时延,得到离散形式的接收信号;S4:根据离散形式的接收信号,将雷达发射正交信号采用离散形式表达,将多个阵元的接收信号写为矩阵形式;S5:根据噪声概率密度函数和矩阵形式的接收信号,得到接收信号和距离、方向之间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S6:根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推导出距离和方向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S7:基于信息论中互信息的定义,通过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目标的距离

方向互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的建立方法为:采用极坐标系建立MIMO雷达的探测系统模型,以第一根天线为原点,目标到参考原点的距离为r
p
,与极坐标法线的夹角为θ;目标离阵元的距离为其中:r
p
为目标到阵元的距离,d为阵元间的距离,m为发射天线序列号,θ为距离与波达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单程时延的获取方法为:将每个阵列到目标的距离进行近似,得到相应的单程时延:其中,c代表电磁波的传播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接收信号的表达式为:其中:m表示发射阵元的序列号,q表示接收阵元的序列号,α为目标复散射系数的幅度,为初始相位,f
c
为载波频率,τ(r
p
,θ,m,q)表示双程时间延迟,w
q
(t)表示均值为0、带宽为B/2的加性复高斯白噪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MIMO雷达的目标距离

方向信息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将接收信号下变频到基带,得到
并以奈奎斯特采样速率B对信号进行采样,得到采用奈奎斯特采样率对时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令τ
mq
=Bτ(r
p
,θ,m,q),归一化时延被分成两部分,分别为发射传播时延τ
m
和接收传播时延τ
q
,得到τ
mq
=τ
m

q
将归一化极径r=r
p
/d和d=λ/2代入,得到发射传播时延为式中:K=B/f
c
,代表信号带宽与载波频率之比;总的归一化时延为:窄带对发射信号的影响为:ψ
m
(n

τ
mq
)≈ψ
m
(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曼曼徐大专刘甜掌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