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及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35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及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主动灭火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AC发泡层和感温引发层,基层将AC发泡层和感温引发层包裹在内;灭火装置包括基板、展开板、第一灭火体和第二灭火体,展开板可以在温度T时向固定部弯折,使第二灭火体与第一灭火体从不同角度向同一着火点进行立体式聚焦性灭火,从而大大提高灭火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灭火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灭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及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及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系统设备设施数量庞大,地下电缆通道星罗密布,错综复杂,电的特性导致电气火灾可能无处不在、时有发生,影响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由于电气系统分布广泛、长期持续运行,电气线路通常敷设在隐蔽处(如设备、电缆沟内),火灾初期时不易被火灾报警系统发现,也不易为肉眼所观察到。电力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会沿着电缆迅速蔓延,由于带电特性扑救非常困难。同时主要发生在建筑物内,人员密集、疏散困难、排烟不畅,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震荡都是巨大的!
[0003]现有的诸多灭火手段虽然都能实现灭火效果,如采用阻燃材料,或采用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但是这些手段都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如采用阻燃材料时,一旦火势超过阻燃材料的阻燃效果,便会得不到控制,且电力系统中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采用阻燃材料制作,而采用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则需要预警到火势发生,需要很长的一端反馈即反应时间,这对于电力系统的火势控制是不利的。
[0004]因此,需要一种替代现有灭火手段的装置来对电力系统中的火灾进行主动扑灭,以提高对电力系统火灾的控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及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AC发泡层和感温引发层,所述基层为盒状,所述基层将AC发泡层和感温引发层包裹在内,所述基层贴近感温引发层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孔。
[0008]一种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采用基于上述主动灭火材料制成,包括:
[0009]基板;
[0010]展开板,具有固定部和展开部,所述固定部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展开部与基板非连接性贴合,所述展开部在低于感温引发层触发温度的温度T时会向固定部弯折α
°

[0011]第一灭火体,固定安装在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灭火体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灭火材料;
[0012]和第二灭火体,安装于展开板上,所述第二灭火体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灭火材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灭火体在达到感温引发层触发温度P时沿展开部所在平面远
离固定部弹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在温度T时由压缩态转变为膨胀态,所述气囊包括壳体和囊体,所述壳体一侧开口,所述囊体密封连接在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壳体内部填充了AC发泡剂和感温引发剂,所述感温引发剂贴附于AC发泡剂侧方,所述感温引发剂贯穿壳体的侧壁延伸至外部,所述感温引发剂的触发温度为温度T。
[0015]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开设安装槽,所述气囊嵌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基板的侧方还开设有与安装安装槽联通的侧孔,所述感温引发剂通过侧孔暴露在外。
[0016]进一步的,所述展开部上具有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两个所述第一围板设置在第二围板的两端形成一侧具有供第二灭火体弹出的缺口的容置槽,所述第一围板截面为“L”形。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围板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具有朝容置槽的开口,所述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弹射板,所述空腔内安装有与弹射板相连的弹簧,所述弹射板盖合于开口处时弹簧为压缩状态,所述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该限位块包括呈角状的折板和填充于折板角部空间中的填料,所述填料由AC发泡层剂和感温引发剂分层组成,所述填料中感温引发剂的触发温度为温度P。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灭火体与第二围板通过磁吸固定。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基层将AC发泡层和感温引发层包裹形成盒状,在该盒状贴近感温引发层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孔,从而对产生的灭火气体进行定向控制,避免产生的气体四逸,导致部分气体并不能对准着火点起到灭火效果;(2)本专利技术使第二灭火体与第一灭火体从不同角度向同一着火点进行立体式聚焦性灭火,从而大大提高灭火的效果,避免单向灭火时灭火因素隔离不完全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使第二灭火体受灭火启动条件驱动沿弹出方向弹出,使原来呈紧凑布局的第二灭火体与第一灭火体分离,并通过弹射形成对着火点的包围,进一步产生立体环绕式的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主动灭火材料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盒状基层上通孔的布置图;
[0022]图3为灭火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23]图4为火装置的灭火预备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灭火装置的灭火启动状态示意图;
[0026]图7为第二围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1、AC发泡层2和感温引发层3,其中基层1由陶瓷和塑料复合制成,AC发泡层2设置于基层1之上,感温引发层3设置于AC发泡层2之上,当高压电路温度异常上升到触发温度时,感温引发层3感温触发激发AC发泡层2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氮气和二氧化碳稀释氧气,同时产生的气体与火焰中的活性基团结合,可迅速切断燃烧的链式反应,反应过程分解大量金属离子,迅速吸收燃烧热量,实现灭火。
[0030]上述基层1采用陶瓷、塑料、单甘脂和PVC胶水按比例混合置于模具中制得,例如可以采用比例为25:12:10:8,其中,陶瓷包括氮化硅、氧化铝、六方氮化硼中一种或多种,塑料由聚乙烯和/或聚酰胺组成。
[0031]AC发泡层2为偶氮二甲酰胺、三氧化二锑、水滑石和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2]感温引发层3为镁、铝、乳糖、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感温引发层3的触发温度为300~400℃,另外,该感温引发层3的触发温度可以通过控制组分的配比进行控制,例如可以提高感温引发层3中的乳糖含量。
[0033]作为本实施例更具体的结构,如图2示,基层1将AC发泡层2和感温引发层3包裹形成盒状,在该盒状贴近感温引发层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孔4,从而对产生的灭火气体进行定向控制,避免产生的气体四逸,导致部分气体并不能对准着火点起到灭火效果。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的主动灭火材料,提供了该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灭火装置。
[0036]如图3所示,为该灭火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该灭火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灭火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1)、AC发泡层(2)和感温引发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为盒状,所述基层(1)将AC发泡层(2)和感温引发层(3)包裹在内,所述基层(1)贴近感温引发层(3)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孔(4)。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灭火材料制作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0);展开板(110),具有固定部(111)和展开部(112),所述固定部(111)与基板(100)固定连接,所述展开部(112)与基板(100)非连接性贴合,所述展开部(112)在低于感温引发层(3)触发温度的温度T时会向固定部(111)弯折α
°
;第一灭火体(210),固定安装在固定部(111)上,所述第一灭火体(210)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灭火材料;和第二灭火体(220),安装于展开板(110)上,所述第二灭火体(220)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灭火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灭火体(220)在达到感温引发层(3)触发温度P时沿展开部(112)所在平面远离固定部(111)弹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0)上安装有气囊(310),所述气囊(310)在温度T时由压缩态转变为膨胀态,所述气囊(310)包括壳体(311)和囊体(312),所述壳体(311)一侧开口,所述囊体(312)密封连接在壳体(311)的开口处,所述壳体(311)内部填充了AC发泡剂(313)和感温引发剂(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峻王一鸣刘凯张蕾汤长极王晓丽何进文鲍代生邢青松关献忠徐晨晖刘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顺能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互联网云交易分公司吉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